顧瀾看得心花怒放,這些都是錢啊!看著這些野草藥,顧瀾只覺得白花花的銀子向自己飛來。
只是現在沒帶工具來,不能採回去。
顧瀾在山半腰轉了一圈,決定下山。今天只是看看,明天再來採集。
決定了草藥的大致範圍,顧瀾就準備下山。
剛邁出幾步,突然一股柴火煙味迎風吹了過來。
奇怪,這山上又沒住人家,怎麼會有煙火味?而且這柴煙味兒很濃重,好像燒了大量的柴火似的。
該不會有人在這山裡野炊吧?這滿山的枯枝敗葉的,要是著火了那可不得了,會把整個山給燒光的。
那樣豈不是會把這山上的藥草給燒沒了嗎?
顧瀾決定去看看怎麼回事?
為了這滿山的藥草和白花花的銀子,顧瀾怎麼也得走這一遭。
沿著柴火煙味兒一路走去,那煙火越來越多,遠遠看著,就好像真的是把山燒起來了。
顧瀾記得新聞中有一篇報道,說是幾個中學生到山中野炊,做燒烤吃,臨走時沒澆熄火苗,結果火勢竄起來,越燒越大,把整座山給燒得光禿禿的。
報道新聞的主持人痛心疾首地囑咐聽新聞的人,在山上,不管是扔菸頭還是野炊,只要跟火有關的,一定要把火完全熄滅才能離開。
顧瀾心急得不行,這要是真燒起來,古代滅火用水只能靠人提肩挑,那怎麼能滅火呢?
現代消防車,飛機都用上了還是滅不了山上的大火。
越想越心急,顧瀾乾脆把裙子捋到半腰,露出裡面的中褲,朝濃煙跑去。
等到濃煙跟前一看,顧瀾傻眼了。
沒人野炊,沒人放火。
只有一座高大的窯窖聳立在哪兒?
滾滾濃煙正是從那窯窖出口煙囪裡冒出來的,順著風飄揚。
原來有人在這山裡燒窯。
也是,古代燒窯那用得起煤炭。用柴火燒窯既不費錢又可以就地取材,一舉兩得。
還真是靠山吃山啊!
顧瀾走上前去,就看見一個壯實的中年男人蹲在窯窖口往裡面塞柴火,窯窖四周擺滿了燒好的陶罐。
而在另一處,則有一大堆燒壞了的陶罐,要麼是成色不好,要麼要裂縫,要麼缺個角。
看到那些燒壞的陶罐,顧瀾眼前一亮,這些陶罐用來培育蔬菜倒是不錯。就是不知道這窯主肯不肯給。
“大叔,你這是在燒窯嗎?”顧瀾走過去,很有禮貌地給中年男子打招呼。
中年男子轉過身來,一副憨厚誠實的表情。
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四方臉,中等身材,身材很壯實。臉上的面板黝黑粗糙,額角上有一道道皺紋。穿著一身灰布卦衫,腳上穿著一雙黑色布鞋,鞋上沾滿了灰土。
他看著顧瀾,摸著頭憨笑道,“小姑娘,你在叫我嗎?你怎麼跑山上來了?一個姑娘家隨意上山,也不怕遇著毒蛇。”
“這山上有毒蛇嗎?我怎麼沒遇見?”顧瀾笑著回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