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諸葛亮

第四章 肥皂和香皂

出現在黃月英和諸葛泠面前的,是兩塊手掌大小的物件,稍大一點的呈長方形,略顯粗糙,淡淡的土黃色,上面刻著簡單的圖案;另一塊橢圓型的是淡粉色的,上面刻著細緻的圖案,是一朵梅花。

黃月英拿過小塊的物件,只覺觸手滑膩,還聞到一股淡雅的香氣。她好奇的問到:“小均,這是什麼?”

諸葛均吩咐阿秀端來一盆水,給兩人示範了一下用途。兩人試用了一下,立刻喜歡上了這個東西帶來的滑膩貼慰的感覺,洗過臉後,格外清爽。

泠兒把小臉伸到黃月英面前,問到:“嫂子,你快聞聞香不香?”

黃月英把瓊鼻湊到泠兒臉上,聞了一下,笑道:“香,咱們泠兒不用這個,小臉也是香的。”

諸葛均又拿過一塊沾了油脂的很髒的白布,放入水中,用另一塊東西塗在上面,然後用手揉搓,不一會,就起了許多細細的白沫,換上清水投過,白布潔淨如新。

“這個叫肥皂,是用來洗衣物的;這個叫香皂是用來洗臉和沐浴用的。”

漢朝的時候,窮人們就用清水;富人們才用一些植物的花或花粉來洗臉和沐浴,去汙的效果自然不好。

肥皂的生產工藝十分簡單,就是用油脂和燒鹼一起煮,分解為高階脂肪酸和甘油,前者經過加工成型就是肥皂。香皂生產也不復雜,將香料和白皂經過加工研磨後壓制成所需的形狀就是香皂。

原料來源也十分廣泛。動物油脂,豬、牛、羊都行。燒鹼學名氫氧化鈉,主要原料是生石灰。在漢朝已經普遍使用了。

諸葛均的父親是個化工企業家,因此他才讀的化工大學。弄出技術簡單的肥皂和香皂,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黃月英天生聰慧,對天文地理、格物術算均有研究,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科學愛好者。對於新鮮事物是一定要弄明白的。於是,諸葛軍將生產原理和肥皂去汙的原l理,詳細的講解了一遍。

諸葛均這幾天的變化實在太大,黃月英對這個小叔子,越來越弄不明白了,就問他從那裡學來的。他說這些也是那個道士教的。她覺得他說的不是實話,但是他不說,黃月英也就不追問了。

原來,諸葛均知道了家裡的情況後,見到黃月英為難的樣子,就想種地是解決不了現狀的。只有經商才能解決問題。

漢朝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不過是指政治地位低。而且也只是在社會中上層才體現出來。普通百姓對商人的富裕生活還是羨慕的。權貴們、大家族裡也大多經營著一些生意,僅靠朝廷俸祿是滿足不了奢華生活的需求的。

尤其是現在,軍閥混戰,靠的是軍隊,軍隊是要糧餉的,商人的地位就提升了許多。劉備集團中就有許多商人出身的,比如張飛,劉備的第一支人馬就是靠的張飛的家產拉起來的。糜竺一家是標準的商人,對劉備的資助是巨大的,這也是劉備娶糜貞的主要原因。糜竺在214年劉備入主益州時,被封為安南將軍,地位比諸葛亮還高。

他想了不少後世的產品,在分析了現有的條件後,覺得香皂和肥皂比較適合,就先弄出了這個產品。

諸葛均和黃月英商量肥皂、香皂的銷售問題。

黃月英的叔父就是商人,她對商業是不陌生的,知道肥皂、香皂能帶來的巨大利益。女人結婚後,以老公為主,她首先想到的是諸葛亮,如果將配方交給劉備集團去生產,會給劉備集團帶來財力上的巨大支援,從而增加諸葛亮的分量。

諸葛均熟知歷史,以諸葛亮的才智,在劉備集團中嶄露頭角是必然的事情,沒必要錦上添花。而且劉備現在沒有穩定的地盤,被人攆得到處跑,也沒有生產的能力。

說服了黃月英後,諸葛均決定自己生產,將銷售交給黃月英的叔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