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三十章 認親,成婚(中)

兩天的時光是短暫的,朱壽增和朱壽鋐兄弟二人在這兩天裡走馬觀花的玩遍了整個天津好玩的地方,回來後直呼大開眼見了。此時經過兩天的準備一切都妥當後朱以歌穿著換好了新郎穿的狀元服今天也算是他的小登科了按制這天男子都可以穿著狀元郎的服裝所以成婚也成為小登科了,看著鏡子中自己穿著新郎服越發的英武偉岸的身影,朱以歌的心中不由的出現小小的失落,如果要是自己的父母看見自己今天成親該多好,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期盼自己能早早結婚早早生子,可惜在那個時空沒有實現的願望卻在這個時空半年多就實現了,這對後世未免有些諷刺吧。

整個天津衛知道天津衛最高軍事長官結婚後,各級的官員來送禮的絡繹不絕,沒辦法出淤泥而不染的事情真的很可怕,你不接著那麼將來關係就會僵硬怎麼可能打好工作呢,這是個人情的社會亙古不變的道理,至少這不算貪汙賄賂,而是正常的禮尚往來罷了,也沒有超出朱以歌的底線,所以也就欣然受之了另外不光各級的官員就是所有的受過朱以歌恩惠的流民現在能有這麼好的生活也一直為沒有報答朱以歌的機會而感到羞愧,所以當朱以歌帶著伴郎團隊伍進京師迎親的時候呢,整個道路都已經堵截了,只見烏央烏央的全是人,當人群看見朱以歌出來後所有人皆是激動的跪了下來,並且所有人的手上都拿著自認為自己最貴重的拿得出手的禮物獻給朱青天朱大人,這是中國古代老百姓最淳樸的感激之情的表達。朱以歌當即下馬拱手相迎,激動的說道:“諸位鄉親們,今日是朱某的大喜之日,更與眾鄉親們同喜,待朱某迎回新娘之後,我與諸位定要同飲三日一醉方休!”“我等恭候大人——我等恭候大人——”所有的百姓皆是激動的齊聲高呼。

按照大明成婚的規矩,朱壽增和朱壽鋐是不能和朱以歌前去迎親的因為他們是叔伯長輩只有同輩的兄弟才能跟著迎親(民間叫做接媳婦後來也有小姑子一同前往)所以鑑於兩位郡王的尷尬神色(拿不出人啊)經商量由朱以歌的兩位把兄弟和以師禮相待的王秉璋帶上隊伍前去迎親,此次迎親珍饈瑪瑙人參皮草黃白之物自然是少不了了,由於朱以歌開拓了遼東航線的海上業務,所以黃白之物人參皮草自然是不缺的粗略算下至少有20輛大車,看來這鄭家真是好福氣,姑姑嫁給皇帝侄女嫁給王世子,看來有時候一個家族靠著一兩個女人興起也不無道理。迎親隊伍中最出彩的就應該是朱以歌的陸軍了現在的陸軍的規模還沒有來得及招兵所以還是之前自己當千戶時候的規模全員共2000多人,雖然沒有擴招但是現在的隊伍裡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是小旗官的職位,所以每個千戶基本是不滿編的其實稱呼軍官團來稱呼這支軍隊更為恰當些,5600人的軍隊的框架已經被朱以歌搭起來了,就等著成完婚後——擴軍了!

2000多大軍護送著聘禮車隊整齊一致的向著京城行進,一路上的行人要不是看到士兵多是隻有一把自衛的腰刀後都是以為是哪個軍鎮的大軍大舉進攻京城了,這2000多人的隊伍竟然走出了20000多人才有的氣勢,所以不怪路人們的遐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由於有著聘禮車隊所以隊伍走的不快,整整行軍兩天直到第二天臨近黃昏才到京師,此時京師剛好關閉城門了街上的行人開三三兩兩快要宵禁了也就你很少有人走動了聽到城門的動靜皆是瞪大眼睛在院門探出腦袋觀望著,當隊伍來到京師的廣渠門下後所有的守軍禁軍幾乎嚇傻了,嚇得連下面的人叫開城門都忘記了回應一聲了,軍官們更是隻有雙股戰戰哆哆嗦嗦的看著眼前的這種給人如一股黑雲壓來的軍隊。正在此時當下面的劉以生覺得剛才沒人搭理自己氣憤的大聲吼著叫開城門完後,上面的守城軍官千戶才剛剛反應過來,一想起剛才自己的失態再加上對方是迎親的不是幹仗來的,當即腰桿子硬了起來,惱羞成怒的吼道:“爾等軍伍整齊人數眾多況且此時已經黃昏宵禁閉城我做不得主,不能放爾等入城,請將軍(劉以生是指揮使僉事授懷遠將軍前文王輔輸錯了他的職位是指揮使同知)稍後,卑職先行稟報上官後再開城門也不遲,得罪了!

“你——”劉以生氣的滿臉通紅但是又無可辯解,本來人家就是按照程式來的真的說不出什麼來,所以兄弟幾人帶著隊伍就這麼等著所有人除了軍官騎在馬上之外所有士兵皆是排成整齊的方陣一動不動的挺拔站立著,城牆上面的守城的兵丁皆是看西洋鏡的看外面的場景。突然,狂風颳起,秋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剛剛還晴空萬里,這就陰雲漫布。

“咔嚓——”一聲雷響,暴雨緊跟著傾盆而洩,大雨一來所有的兵丁亂作一團趕緊在城樓裡找來避雨的地方抱頭鼠穿的四處躲藏著,而此時城下所有的官兵包括朱以歌等軍官在內皆是肅立站在城下,一動不動像個木樁子似的給人一種寒意。而城牆上面的守城兵丁看見這等場景後皆是眾軍大駭,不可思議的看著這群“木樁”軍隊,此時城牆上面有些的老軍伍瞬間反應過來,失聲尖叫道:“天啊,戚家軍!!!,我當年在薊鎮的時候就是看見戚家軍也是在雨中無上官命令皆是在雨中肅立,眾軍大駭當時就威震整個九邊。這群殺才不會是那幫戚家軍吧,不對了,沒聽說有什麼仗要打啊,怎麼還會調戚家軍呢?奇怪!”其餘年輕的軍丁聽見後滿臉的崇拜,彷彿這個老兵就是無所不知的樣子,看的那個老兵直飄飄然起來。

過了半個時辰後(也難怪人家真沒有為難的意思,只是京城太大了一個小時效率算快了)那個千戶才氣喘吁吁的登上城樓他也聽手下說過城下的軍隊大雨中肅立無人左顧右盼,起初還不信,世界上哪還有戚家軍那樣的軍隊定是蒙人呢!當這個千戶登上城樓的那一剎那,整個人都呆住了,按照現在的話說是“李寧一切皆有可能.”這個千戶看見了他人生中第二隻戚家軍因此心中驀然的生氣一股軍人之間的敬佩感,無怪乎這個千戶太崇拜戚家軍。當即千戶反應過來,大聲吼了一聲:“開城門,準備薑湯!!”還真是巧了,當城門開啟大軍“哐哐”的整齊邁入城門後雨水瞬間就停了,天氣隨著雨水的沖刷沖走了夏天的暑氣,涼爽宜人,再加上城門開了不用搞得露宿街頭的尷尬心情也就格外的好了起來。

那位盡忠職守的千戶看見朱以歌后就反應過來說道:“原來是朱大人啊!請朱大人入軍營勿要擾民。”“嗯,自然如此,辛苦這位兄弟了,來人給這位兄弟拿些喝酒的酒錢給眾位兄弟們喝喝酒去去寒氣。”朱以歌客氣的回道。一眾軍官皆是滿臉大喜稱謝。

“小姐——小姐——不好了,姑——姑爺他”小翠氣喘吁吁的上氣不接下氣,還沒說完就被鄭苗苗遞來一杯水順順氣然後接著說道:“小姐,姑爺的迎親隊伍今日黃昏才到,剛剛守城的官兵礙於規矩沒有讓姑爺入城,還下起了大雨,小姐您猜怎麼著?”急的鄭苗苗直掐撓小翠,“快說,快說後來怎麼樣了,他沒有被雨淋著吧?”小翠見狀也不賣關子了,接著誇張的說道:“小姐您是沒看見那,那個場面有多壯觀!當時暴雨傾盆所有城牆上的官兵抱頭鼠竄好不狼狽的樣子,而反觀姑爺他們整個隊伍沒有一人左右顧盼,皆是肅立當場,眾軍大駭啊。全程的百姓都打聽到了都在說咱們姑爺是習得戚將軍不傳兵法,活活的戚家軍二號呢。不對!在我看來姑爺是第一的最好滴!”

鄭夫人緩步邁入鄭苗苗的閨房,含笑著看著女兒嬌羞的樣子,她最清楚自家女兒最喜歡英雄人物了,而這個朱以歌不就是當朝妥妥的英雄嗎?不光能練兵殺敵還能治民屯糧,幾乎是全能型人才,這也令其父鄭國安和其夫人頗為欣慰得此佳婿能有幾人啊?鄭國安雖然叫鄭貴妃父親鄭承憲為叔父但是兩人從小年歲相近,典型的小叔大侄(大家族都這樣作者本人25歲已經有一個孫子了這輩分.)。兩人一起進學,一起玩耍,情同手足,所以當初鄭貴妃才會想到這個和父親差不多大的兄長家的女兒已經待字閨中,兩家本來就親近再加上鄭國安一直在外地為官兒女年幼受不得舟車勞頓所以鄭苗苗就被從小寄養在了侯府中和自己的小叔叔鄭國泰一起玩耍長大,所以當鄭貴妃想起這個小侄女後當即拍板這門親事就這麼定下來了,笑話朱以歌多優秀的人才,經大明的邸報已經聞名大明瞭這麼優秀的人才怎麼能便宜了別人。

自此鄭苗苗自從那次二人見過面(農場那次邂逅..)回來之後就一直住在這誠毅侯府內,等待著黑馬王子的降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