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三十七章 李巧巧身世

天津衛朱以歌的宅子的大廳內,朱以歌神色古怪看著眼前焦急來回踱步的金泰中,心中不由得誹腹道:“這個老熟人至於那麼著急嗎?就跟見著自己失散多年的親閨女似的,真虛偽!”就在朱以歌心中暗自鄙視的時候,李巧巧在鄭苗苗的陪同下從內宅來到到大廳內,向朱以歌和各位客人到了聲“福”。緩緩抬起頭後,當金泰中看見李巧巧的面容後(哇真像你爺爺)很是親切的來了句朝鮮語:“.思密達.思密達.”然後就看見李巧巧瞬間就石化了,緊接著渾身顫抖神色激動,痛哭流涕的樣子,當場朱以歌就怒了,笑話!自家的老婆一看就是被這個老棒子欺負了,身為一個合格的老公,當自己的妻子受委屈的時候必須第一時間衝鋒在前,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李巧巧目瞪口呆的想要說不要的時候,朱以歌從椅子上蹦了起來,抬腿就是一腳,照著金泰中就是一記金華大火腿,邊踢邊說:“你這個老玻璃,敢欺負本將爺的女人,你是活膩味了吧嗯?”直踢得金泰中眼冒金星,口吐隔夜飯,此時金泰中胸中雖然氣憤但是形勢比人強所以口中還不斷地求情:“上國將軍大人誤會了思密達.上國大人手下留情思密達.”

朱以歌抬腿還要在踹,當即被一旁的李巧巧連忙拉撤住說道:“夫君萬萬不可啊!金大人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說明了妾身的身世啊!誤會!誤會了!夫君切莫動腳.”

“啊?”朱以歌當場當機了有些詫異的問道:“不是吧你得身份我還不知道嗎?不就是遠房的宗室嗎?怎麼你還能有什麼身份?”

“嗚嗚~~~”李巧巧一邊抽泣著一邊回答道:“夫君,妾身也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其他身份,只是剛剛金大人說道妾身爺爺的名字和爺爺的事蹟,心中震撼不已,原來妾身本名叫做李賢本來是朝鮮王室的嫡親血脈和當今王上同是明宗大王的子孫,所以按照妾身的輩分應管當今大王叫王叔才對,並且王叔以為妾身和全家早已被害總想法彌補所以妾身一直有一個追封的封號——慶城翁主意指繼承祖父一脈,所以當妾身得知自己還有親人在世時才會如此激動的”說完李巧巧還有些臉紅的低下了頭就像是個做錯事的小姑娘似的。

這麼一說開,大家就明白了,朱以歌的臉皮也夠黑好似忘記之前踹過朝鮮使臣的樣子,摟著金泰中一邊稱兄道弟,一邊還厚顏無恥的絮叨之前的老關係——接待情誼,還一邊說彆著急走,定要盡下地主之誼不可,那邊金泰中也是暗自汗顏心道:“嗯,論起厚顏無恥還是上國厲害啊,嗯,是不是考慮下讓家族的那些不肖後輩多來大明留學一番,也好能將這等精深的文化學走,嗯就這麼辦等下少不得要和朱將軍套套近乎.”就這樣兩人懷著不同的目的看起來好似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勾肩搭背,搖搖晃晃的走向宴會大廳,旁邊的東廠番子們全都是目瞪口呆,暗歎道:“這魯世孫真乃高人也啊!說翻臉就翻臉,說和好就和好,當真是捉摸不定啊!看來日後還是少惹其人為妙,嗯,就連魯藩一脈也最少別得罪”殊不知日後的魯藩一脈也正因如此才被錦衣衛和東廠的人視之為洪水猛獸不敢招惹.

“朱將軍!外臣有一事請求將軍通融,不知將軍能通融否?”朝鮮使臣金泰中忐忑的問道,上首位置的朱以歌正喝著興起心中不由得一陣掃興,這個老棒子居然如此掃興,每次當你高興的時候就趁機要這要那的,和他們後世的子孫一個德行,真沒救了。當即朱以歌面色略微掃興說道:“貴使有何要事請講?我朱以歌能辦的絕對幫你辦了就是了,再說!就憑咱倆這老相識的關係,小事一樁嘛!”也怪朱以歌這個大嘴巴,時常就犯上一會,再想反悔可就來不及了

“這怎麼好意思呢!是這樣,王上非常想念翁主,所以想接翁主回朝鮮這.不知”說著說著金泰中看著朱以歌慢慢的冷笑著,逐漸的話音變弱了還伴隨著顫抖,不對啊三國演義裡的劇情沒錯啊,咋不安套路內!!這位爺可是不敢輕易招惹的,自己怎麼把這事忘了,完了得意忘形了,這件事是不能善了哇。

“嘿嘿嘿~~”朱以歌一臉陰笑的說道:“金使臣,那意思是想讓巧巧先回孃家住上一段時間把,然後我再奏請朝廷向朝鮮求婚,如此是否?嗯也對,按照我們這的風俗婚前幾個月是不能見面的,嗯還是按照規矩辦事才好,嫁妝按規矩也是要送的,嗯!要的不多也就是人參皮草來個千百斤的,木材金銀珠寶什麼的你們就看著給把,我是不會看重這等俗物的隨便來個幾百萬兩就得了,記住哦!別給太多拉哈,多了我可跟你急眼了啊!嘿嘿~~”

說完之後包括金泰中在內的所有朝鮮使團差不多都被氣的夠嗆如果眼神可以殺人的話,朱以歌已經死上一萬遍了,尼瑪!你是搶劫還是娶媳婦,娶個媳婦就那麼貴,本來朝鮮就窮的底朝天,乾脆大朝鮮國都給你陪送算了見過無恥的倒是沒見過這等無恥之徒,不愧為上國,什麼人都有,而一旁的東廠的番子和陪酒的王輔和劉以生,李以全等人皆是目瞪口呆,呆若木雞反正是無法形容了,全都有些羞臊的臉紅起來,眼神中那意思我們不認識這個人。

李巧巧還羞臊的拉扯下朱以歌的衣服,那意思你注意點形象.

朱以歌看見朝鮮使團氣的夠嗆心中大懷快意,眼睛眯笑著說道:“哈哈哈!老金啊!你太不幽默了,你做人可真是失敗啊,大家都知道開開玩笑嗎?”下首的座位的金泰中連忙訕笑著說:“開玩笑,開玩笑啦!”此時朱以歌臉色一變面容一冷,陰沉的若有所指說道:“那我也希望剛才金大人所說的也是玩笑話!咱們明人不說暗話,別總是說話含糊其辭的,什麼回朝鮮居住,是長住不回?還是住一段時間?你可要說清楚嘍!再說你們朝鮮說話一貫含糊其詞閃爍不定,開國之初趁著我大明受困韃子威脅無暇顧及遼東,你們居然靠著大忽悠居然忽悠走了圖們江南岸的東北六鎮,還妄想得寸進尺的伸手要鐵嶺,哼哼~~手伸的夠長的想的到挺美,不過本將軍可不是朝廷之上的那群蠢貨所能糊弄的,還望金大人想好了再說話——”

朱以歌的一番話著實嚇壞了所有人,金泰中的眼神也有些躲躲閃閃飄忽不定,只是心道被撞破了事情一般,好生尷尬,一旁的陪酒的王輔和東廠的番子也是目瞪口呆的傻眼了,說好的就是喝喝酒,怎麼還談到國家大事上了,不過話說,當年那事是真的???眾人的心理不斷地嘀咕琢磨,越看越覺得這幫棒子們不安好心,怎麼看都不像是什麼好鳥.(真實歷史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明朝還一直以為是朝鮮當帶路黨夥同日本一起打大明來後來逼得沒轍了朝鮮宣祖寫血書呈現大明天子,大明才相信後出兵的,)

那邊的朝鮮使團也是尷尬萬分,自家事自家清楚,當初的鹹境道是怎麼來的大家都清楚,而這次也是朝鮮一貫的外交作風——耍小聰明,以為能百試不爽,誰想到碰上個比他們自己還了解自己的大明人,真應了那句話人在江湖飄呀哪有不挨刀啊!這次就是想要把翁主帶回朝鮮,好和那些世家聯姻由於宣祖自己沒有適齡的女兒所以只能在宗室裡找但是其他的宗室翁主也用完了沒辦法朝鮮太小了正所謂池淺王八多,就是這個道理。於是就有人不知道在哪裡打聽的提出建議說慶城君一脈還有個翁主在大明,其實王室裡的公主除了有這些作用外,其他的還有什麼能看重你的地方,所以他們雖然也瞭解到朱以歌貌似和李巧巧私定終身了,但是按照自家的一貫外交作風,還是抱著僥倖的心理來這裡碰碰運氣,萬一朱以歌是個大傻子呢,先糊弄過去,然後弄回朝鮮聯姻完後,生米煮成熟飯,你還能咋地,你又沒明媒正娶的,將官司打到大明天子那去都不見的輸,願望是美好的,但是現實是骨感的,雖然朱以歌看著挺傻的,但是有一個傻傻的外表卻有著一顆大灰狼的心,所以金泰中他們就杯具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