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四十四章 家人

大明萬曆十八年11月兗州府,此時整個大明已經換上了銀裝,滿眼望去除了一片雪白之外什麼都沒有,此時天津農場裡的土豆該到了搶收的時候了把,誰知道老天爺這時候突然降下大雪,看來小冰河期的威脅已經越來越近了,想到這裡馬車裡的朱以歌心中就充滿了危機感,滿臉的愁雲。而在一旁的兩位夫人鄭氏和李氏眼看著丈夫一天天的唉聲嘆氣,憂愁滿面的自己卻不能為夫君分憂,所以也是面無喜色,就這樣一家人帶上家丁禮物就這樣朝著魯王府前進。

大明第一代魯王本是太祖爺第十子朱檀,據史料記載朱檀生而兩月封王,可見當初太祖爺對這個兒子是多麼的喜愛,只是後來的事情至多是有些不如人意,導致了魯王嗑丹藥而死差點氣死太祖爺,所以雖然魯王府雖然在兗州內算是最輝煌的建築了,但是百姓們暗地裡誰也不會朝著魯王府辱罵唾棄,蓋因為後來歷代深以為恥決心洗心革面所以魯王在整個兗州府裡風評頗為上佳,這也造就了魯王在山東都是頗受愛戴的,不過大明朝的親王待遇就別指望了,幾乎全部都以肥豬為目標養活,自從靖難之役後大明的親王郡王再也沒有名正言順的掌過兵權,什麼三護衛的都統統收回,所以魯王府一脈能出了一個朱以歌這個異類也算皇室裡的奇事了,這也不知道對魯王一脈來說是福還是禍呢?

魯王府王宮正殿中央正端坐著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頭戴黑紗纏金絲翼善冠,身著元青色四團龍的龍袍,朱履玉帶身寬體胖面色紅潤顯得很是富態,沒錯,這位就是朱以歌的爺爺現任魯王朱頤坦,如果按照歷史的程序來推算這位老人應該在萬曆二十四年薨接任者將是朱以歌的二叔高平王朱壽曾繼位,此時這位魯王沒有了往日裡的威嚴,只剩下期盼孫兒回家的期望以及怕孫兒會不會埋怨自己的患得患失,就在魯王胡思亂想的時候王府的總管太監入殿稟報說世孫大人已經快到了王府門口了,一句話就將老王爺的思緒拉了回來。

朱頤坦舒了一口氣緩了一緩神說道:“既然快到了就派人接接他們,省的他們迷路嘍,呵呵呵,孤的大孫兒回家嘍!”

“諾”

隨著一聲後,總管太監緩步的退下,立即就派手下的一隊小太監前去迎接,王府之內歷來是沒有什麼秘密的,這不,不一會兒整個王府都知道王府的世孫大人回家了,這可是朝廷承認的入了族譜的正宗世孫,這回大家的心裡也都是長舒一口氣了,雖然魯王還有幾個兒子,但是除了幾位郡主之外孫子輩的男丁還一個沒有,所以魯王府徹底的尷尬了,這就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好在流落在外的世孫大人終於回家了,這也算是緩解了一定的尷尬,無論是兗州府的官員或是百姓皆是彈冠相慶,不光是魯王有後人了他們的烏紗帽保住了,還有一層更深的目的,大概是因為朱以歌這糧神的名聲已經深入人心了把,能巴結上這位糧神只要人家指甲縫裡露一點點,就夠大傢伙吃上一輩子了,而且山東也曾向朱以歌買過不少的糧食種子,所以朱以歌到來眾人歡喜也算是在官員百姓畏皇室如虎的大背景下少見的場面了。

王府宮殿正殿內滿是哭哭啼啼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辦喪事呢,其實哭有很多種而此時則是喜極而泣,尤其是老魯王朱頤坦更是激動的渾身肥肉顫抖,哭的是聲淚俱下一邊哭還一邊說著爵兒為父對不起你之類的話,無非是觸景生情,誰叫朱以歌和他的名義上的父親長得太像的緣故,魯王一陣錯愕差點對著朱以歌喊出爵兒二字。

而此時朱以歌的內心何不是波濤驚瀾呢,一開始見過的兩位叔父只是和自己後世的父親有那麼三分像,這也只是令朱以歌的內心找回了一絲親人般的感覺,而當朱以歌抬頭看見自己祖父的時候,那一刻朱以歌瞬間就驚呆了,因為,眼前的這位老人和朱以歌初中時去世的爺爺長得一模一樣,此時朱以歌徹底的傻眼了,剛抬頭看見的時候朱以歌差點就下意識的說出:“爺爺您老人家咋也穿了???”幸虧朱以歌反應及時硬生生的憋了回去。此時穿越以來的各種壓力令朱以歌脆弱的一面徹底展現出來了,上去跪在魯王的面前抱著痛哭起來,無怪乎朱以歌從小就崇拜爺爺,但是爺爺從小對自己特別嚴格而自己那時候還小根本不懂事,所以常常惹得爺爺生氣,爺爺年輕的時候參加過抗ri游擊隊戰爭勝利後在本地主政一方,算是個老一輩的geming先驅,為了百姓做過許多事情,當時的自己哪裡知道爺爺的苦心,無非能讓自己長大考上公務員主政一方光宗耀祖,但是自己卻辜負了爺爺的一片苦心,大學畢業後居然當上了漁民最後落得個穿越的下場。

幸好,這個穿越卻令朱以歌在另一個世界騰飛起來,不光是主政一方還成為了手握大軍的邊關大將。朱以歌一邊無盡的思念著,一邊口齒不清的哭號著:“爺爺——是孫兒不懂事啊!!!都是孫兒的錯!!爺爺——孫兒日後再也不離開您了!!”這一通大哭徹底的嚇呆了包括朱以歌的幾位叔叔在內的所有魯王府的親戚們,皆是停止了“喜極而泣”呆立當場,三叔朱壽鋐甚至有些酸溜溜的心裡吐槽道:“不至於吧,大侄子啊這可真的演過了吧,太過分了!得了!老爺子看他的眼神徹底的變了,哼哼!怪不得人家能無視宗室身份還能領兵呢不是沒有原因,看來這演戲的功夫咱可是學不來,羨慕不得啊”

“好好.”朱頤坦看見眼前和自己的長子長得一模一樣的長孫本來就是有一種失而復得的喜悅再加上朱以歌上來就是說自己不好,說自己不懂事瞬間朱以歌懂事有出息的評價出現在了朱頤坦的腦海裡,本來就是當年朱頤坦自己的錯但這個孫子上來就是給你自己一個大臺階下也算是減輕了朱頤坦內心的愧疚感同時望著這麼滿意的孫子,老人甚至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只能斷斷續續的連說好.

就在這時,被朱壽增牽著的只有4歲大的小弟朱壽鏞更是滿臉好奇的盯著這個黑胖黑胖的大傢伙,似乎聽父親和兄長說過這個人是自己的晚輩—大侄子,但是自己總是琢磨不透大侄子是神馬東西啊?可以吃嗎?就在這個小傢伙胡思亂想的時候另一邊的朱頤坦和朱以歌爺孫倆也鬆開對方想,朱以歌緊接著領著妻子們向著回到座椅上的朱頤坦行禮,而朱頤坦看著朱以歌一下整出兩位妻子也算是頗為滿意,看來開枝散葉的事情不用擔心了,但是雖然心裡很滿意嘴上還是不忘了叮囑朱以歌記得要多多廣佈子嗣,開枝散葉。說著同時一旁躬身而立的朱壽增兩個兄弟確實羞愧的面色一紅,本來哥幾個倒是不少但是大多夭折了,所以剩下的就他們哥幾個了,可是就是偏偏沒有為老爺子誕下孫輩後人,所以哥幾個與這王位失之交臂也沒什麼怨言了,無後嗣這是在歷史上都是不容繞過的問題了,雖說在歷史上這哥倆也算是頗有賢名,但是偏偏生不出兒子來,所以王位就便宜了朱壽鏞這個小正太身上,不過朱以歌出現了所以大明朝的第一隻小蝴蝶終於開始輕輕的扇動了小小的翅膀,不出意外的話朱以歌這個朝廷冊封的魯王世孫將會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畢竟魯王還沒有再立世子呢!

一家人終於相認也算是功德圓滿,皆大歡喜了,幾天過去朱以歌拋卻了那些朝堂陰謀軍政大事全都不管每天都是與家人盡享天倫之樂了,在這幾天裡朱以歌最大的樂趣就是抱著叔父大人牽著兩個媳婦一家四口就這麼去兗州各大市集遊玩,當初剛看見這個小叔叔的時候朱以歌還有些扭捏不好意思,但是當祖父板著個臉,說必須給你叔父磕頭行禮的時候,朱以歌才意識的中國的家族輩分是多麼的嚴謹,沒辦法只能不情願的給這個小孩磕了三個響頭,隨後朱以歌終於想起了這個叫鏞哥兒的小孩是誰了,原來這位就是日後南明的明義宗魯王朱以海的生父,怪不得呢,當初看這篇歷史的時候還詫異得很他的爺爺朱頤坦跟他差了整整70歲上下而且朱壽鏞的生年還是問號,所以朱以歌才很詫異,但是這麼一看真人就徹底明白了原來是老來得子啊,人小輩分大。還好朱以歌的輩分小也習慣了後世的時候能通著村裡的小孩叫爺爺這次叫這個小孩叔叔也算是不小的進步了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