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
戰場之上,戰火燃盡漸漸的飄出一股股難聞的臭煙;天空中的禿鷲集團正在戰場的上方不斷地盤旋著,準備著帶下面的兩條腿行走的動物離開後就可以享受到一場久違的大餐了。
這條不知名的朝鮮王國通往平壤城的小路上三千多倭寇躺在了這裡,他們用侵略者的鮮血灌溉了這一片土地;戰場上只剩下明軍士兵在打掃戰場以及逐一的割首級,麻木的表情只在這一刻微不可查的露出了一絲欣慰;戰場一處的高地上,渾身是血的李如松、祖承訓等大將,面露得色的俯視著整個戰場,就像是在欣賞著自己的作品一般。
“將軍!我軍的戰果已經出來了,除了倭寇的頭目小西行長率數百殘兵一開始就逃跑後,其餘的都撂在這裡了,包括小西行長的副將大村純忠也被梟首,對了將軍鴨綠江那邊的戰場已經有夜不收傳信過來了他們的戰果也統計出來了,正面戰場殺敵七千多人斬首四千級,側翼戰場殺敵八千多人的首級三百如此除了小西行長和數百親兵之外加上咱們這裡殲滅的四千人倭寇的主力算是徹底被咱們殲滅了,我軍傷亡有四千多人除了正面戰場有一些外其餘的幾乎沒多少,所以此戰大勝啊將軍!”查大受向著李如松所在的高坡跑來激動地額彙報道。
“嗯,很好!先通報監軍楊鎬大人待核實完畢後再一起快馬發往京城報捷吧!”李如松意氣風發的回答道。
“將軍,莫不如我軍趁勢追殺下去殺進平壤去多好!”祖承訓一臉驕橫的說道。
旁邊的李如松翻了個白眼,說道:“說你老祖沒腦子還不信,平壤也算是朝鮮數得上的大城,你認為我們這些騎兵能趕著馬上城頭嗎?再說了這一場大戰下來,我軍傷亡不小繼續休整,還是會和楊元那裡的步兵合併一起再說吧”
“嘿嘿嘿~~~這幫癟犢子的小矮子,要不窩在烏龜殼裡不出來,我老祖非把他們的腸子都打出來不可!”祖承訓落了面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只得在嘴上對著平壤城內的倭寇發發狠。
另一邊,大明天津衛塘沽港碼頭上,從皮島歸來的朱以歌終於將要回到天津,此時整個天津的文武皆是矗立在碼頭上等候著天津鎮總兵朱以歌的到來。
“哎你們看,大霧之中隱約有著不少的船帆,會不會是總兵大人到啦。”一個眼睛尖的文吏突然看見碼頭前海上大霧中的一片船帆後有些欣喜的大聲說道。
“哦?嗯,還真是如此,看樣子卻是大哥到了,要不然又有誰能帶著這麼多戰船趕來咱們這!”劉以生理所當然的說道。
一旁以穩重為出名的李以全也隨聲說道:“我看,諸位還是先下碼頭吧,二弟帶著船隊上岸物資戰船不少,少不得難免發生點碰撞,諸位大人莫不如先去炮臺鎮堡等候如何?反正大人下船後也必然會先去那裡休息一番的。”
“額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卻之不恭了,我等先行告退”一眾官吏就這麼識趣的退去了。
其實早在朱以歌從寧夏出兵之前就拉著李以全談了談心,叫李以全不要向之前那樣叫自己大哥了,說實在話朱以歌這個本身就是現代人就很受不了讓一個大你七八歲的人叫哥哥,叫叔叔還行那證明是輩分大這叫大哥是何道理,既然結拜就應該誠心結拜才是啊,也不管李以全之前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思,反正朱以歌從那以後就和李以全說開了,要不然咱們真正的拋開身份認真結拜,要不然就一拍兩散;還別說,之前很是頑固的李以全當即就嚇壞了,所以當時就有些不自在的叫了一聲朱以歌“二弟”;其實,這也難怪,李以全本身年近三十了,危機感尤為嚴重,所以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將自己的身段放的再低也值得的,所以在朱以歌和劉以生不理解的事情,到了李以全這裡就很好解釋了。其實之前劉以生也覺得很變扭,這回李以全一改口,那麼這三兄弟的聯絡貌似在不知不覺中更緊密了,這些細節倒是不為人知的.
不多時,朱以歌上百艘大小船隻的船隊終於靠岸了,首先靠岸的就是朱以歌的旗艦定遠號。話說,塘沽港自從朱以歌剛剛在塘沽當上千戶的時候,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水泥資源大力整治建設碼頭,今天的碼頭毫不誇張的說就是整個世界都找不出停泊量這麼大的港口,為什麼朱以歌會建造這麼大碼頭呢?原因全賴一開始的航海基地系統,朱以歌也是bb黨的一員,素來崇拜鉅艦大炮所以噹噹時朱以歌第一次點開系統之後,當眼光定格在了系統最高階別武器十九世紀時期的時候,那艘德國薩克森級戰列艦頓時就令這個偽bb黨神魂顛倒,無法自拔;所以當朱以歌看見自己能夠有希望駕駛著這艘定遠號的‘本尊’的時候,朱以歌從此徹底不淡定了,即使不為別的只是為了能駕駛這艘無敵戰艦也要以此為目標大肆建設可供其停靠的港口和船塢,可惜現實距離夢想是多麼的遙遠,因為個各種的陰差陽錯以及這個坑爹的積分實在太難掙,朱以歌的航海系統解鎖圖鑑一直是不溫不火的;誰叫他當初在天津上岸呢!這可是就連對海盜們都覺得鳥不拉屎的地方,而且再加上其中沉浸兩年以及地盤的發展,所以直到現在朱以歌的船隊靠著俞晨地毯式的打海盜,打海戰以及進行中各種航海活動這才掙得“少有的可憐”的積分將航海圖鑑解鎖出蓋倫型戰船來,甚至由於積分的窘迫就連日後的飛剪船都還沒有解鎖出來,所以朱以歌的船隊雖然龐大,但是其船舶的先程序度照這個世界來說到沒有多少至多是系統出品船體堅固耐.操、火炮更加先進罷了,所以朱以歌現在的旗艦水平也只是現在西方最先進的蓋倫船型的排水量一千噸戰艦而已就算如此朱以歌的主力戰艦也只是兌換了“八大遠”就很悲劇的被積分清零了,殊不知,這個絲毫不知滿足的朱以歌不知道這個時代要論戰艦,一千噸以上戰列艦即使在西洋的各國都沒有幾艘,也只是朱以歌還在以後世的思維在理解這個時代的做事風格,所以才會令朱以歌感到積分一直都不夠用。所以現在的朱以歌可是看見能掙積分的活計就滿眼冒紅光,這也是朱以歌將陸上作戰全權交給劉以生和李以全來指揮而自己卻親率艦隊伏擊倭寇艦隊的原因;朱以歌這次算是要玩個大的了,如果在第一次抗倭援朝朱以歌就在露梁海搞倭寇水師搞上那麼一下子,那麼看來日後的歷史程序沒準就真被朱以歌徹底的給扳出軌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