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二十四章 接戰(下)

隨著各種神機箭不要錢的砸向日軍,只見日軍前鋒中皆是露出了驚恐的目光,在他們眼裡那種大筒就已經很少見了,更何況是這種‘聲勢浩大’的神機箭,所以人死的不多但是光士氣上的打擊就是無法彌補的;而眼看著自己的前鋒部隊衝到距離明軍拒馬陣不到兩百步時勢頭被阻擋住小西行長在中軍帥旗下用千里鏡看的是一清二楚此時他雖然心急如焚但是也無可奈何,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時候全軍已然壓上,由於在國內戰爭規模不大所以沒有留預備兵,所以這個壞毛病終於顯現出了惡果來;全軍壓上沒有後備兵接應萬一在衝鋒途中勢頭衰弱很容易被敵軍來個反殺;所以小西行長想到這裡,也是毫無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指揮中軍也一起壓上去企圖以泰山壓頂的態勢一舉攻破明軍陣地大營。

願望是豐滿的,但是現實卻是骨幹的。勢頭衰落的日軍攻擊已經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脅了這也給明軍陣型轉換贏得了一點喘息時間;此時日軍前鋒部隊已經衝到了距離壕溝不到百步大約八十步的距離,這個距離內遠端火炮是無法發威了這次日軍中的遠端輸出火繩槍隊也就是鐵炮隊終於開火了,但是這些火繩槍也只是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在八十步陣型散亂且是一邊奔跑一邊開槍說真的這些高難度非常規動作真心的夠難為現在的日軍了,或許日後他們的子孫能做到這些高難度動作吧。

所以在日軍前鋒衝到距離壕溝八十步的時候稀稀拉拉的火槍聲彷彿是老天都在嘲笑日軍的不自量力;火槍戰果不佳完全是小西行長氣昏了頭所導致的,因為在這種前裝滑膛的時代為保證那‘坑爹’的命中率,這時候大多數火槍戰法都是列隊緩步前進主要是佇列整齊可以保持整體的火力延伸性以及集中開火的命中率,但是隨著明軍的遠端武器大炮以及神機箭的‘反覆蹂躪’此時日軍前鋒陣型散亂到早已是街頭鬥毆的水準,若不是憑著心中兇悍的那口氣否則這時候倭寇早已崩潰了;就是這樣倭寇的前鋒陣中的弓箭手看火槍不夠猛還依然用手中的竹丸弓三三兩兩的徒勞射擊;此時已經衝到六十步距離的日軍反倒是用看似威力不大的竹丸弓對明軍前沿造成了一些損傷不過沒有什麼大礙;眼看日軍越來越近,陣前的吳惟忠向傳令兵點頭示意,傳令兵當即領會向著拒馬陣後的虎尊炮陣地發射了訊號‘隨著訊號發出這一門門的虎尊炮終於發出‘飢渴難耐’的吼聲

“啊啊——舊的麻袋——”

“刺啦嘩啦嘩啦——”

虎尊炮這種代表著大明最高科技水平的火炮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這種火炮是戚繼光將軍在江南抗倭時發明的,其重量輕,射角高結實耐操尤其是受到野戰部隊的一致青睞,但是其射程太近的詬病確實是一個令人無語的尷尬身為炮居然和一些火槍的有效射程一般遠,不過在大明軍中這種火炮依然受歡迎,而在原來的歷史上虎尊炮的子孫後代到了清代中後期逐步演變成了劈山炮繼續發揮餘熱;不過在一支火器化高度集中的軍隊中,光有一種遠端輸出火力是不可能的,像是遠端的重炮以及中程的火箭以及近程的虎尊炮三者配合才能在敵人的進攻道路上演繹出多彩絢麗的血舞之花。

隨著一陣陣的慘叫聲不絕於耳,虎尊炮不是發射實心彈而是主要發射散彈,碎石頭破鐵釘只要能裝進去的都能發射出來‘很快對面的倭寇就悲劇了,本來在五百步時就被串了一陣‘糖葫蘆’然後再是火箭密密麻麻的不要錢的砸過來,再加上現在的虎尊炮無良的一打就是一大片,打完之後還渾身上下都是麻子想想就令人惡寒.

仗打到這裡,日軍的前軍終於承受不住壓力開始出現了逃亡的現象了,不過大部分倒是依舊‘步履瞞珊’的堅持衝鋒,而那些逃兵最終沒有逃脫掉小西行長的督戰隊的一刀;其實仗打到這裡日軍已經有些撐不住了,全因雖然前軍損失過半但是中軍的一萬人還毫無損傷那才是大將的真正主力所在,再加上後軍五千人輔兵,那麼按照日軍的戰力戰損比來算整個軍隊還遠沒有達到崩潰的階段,所以此時日軍依然面露猙獰的發動決死衝鋒,前軍死傷過半中軍再補上就這樣,日軍愣是衝到了明軍壕溝前四十步;這時有經驗的日軍也知道明軍的三板斧改用完了,還剩下最後一個火槍了;到時候一近身那麼就是明軍的末日了

“預備——放——”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隨著一陣陣炒豆子聲響後一輪三段擊的火槍終於發射完畢,這個時代火槍的命中率本來就不咋地,再加上這些大明本土製造的火槍各種型號都有這也就造成了射程威力的不統一鑄造不合格槍管薄厚不均,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日軍沒多大傷害一輪下來至多打死上百人左右,當然如果是朱以歌那種精良的燧發槍的話那麼射程威力完全會有保障性就是命中率都會有所增加;很快火槍手射擊完畢後就退下刀盾兵在前長槍在後立刻補位,馬上戰場即將就是他們的舞臺了。

“呀給給——”

“啊呀——雅蠛蝶——這是什麼——”

當日軍終於衝到拒馬陣前不到十多步的時候終於壕溝開始發威了,這個時候戰爭挖壕溝還沒有後世的塹壕戰那樣以壕溝作為掩體,而是此時普遍的都將壕溝當做陷阱以及阻隔所用,所以這時候挖的壕溝不深而淺,溝內多荊棘利刃;因此上面鋪上一個脆薄木板再鋪上一層層薄土和枝葉,很自然的日軍衝鋒在第一線計程車兵就中招了一排排來不及‘剎車’計程車兵像是下餃子般的掉下去;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很快就能破開拒馬陣和明軍短兵相接了,沒想到在拒馬陣前居然還埋藏著這麼惡毒的陷阱,這也令許多日軍士兵感到異常氣憤,這時他們口中又多了一個罵明軍的話——卑鄙無恥的唐人

“好友庫——好友庫——快快滴——快快滴——”前方督戰的中級軍官們不斷的聲嘶力竭的吼著以圖重整隊形繼續衝擊,很快他們的努力得到回報,也許是日軍計程車兵兇悍異常,面對滿布陷阱的壕溝沒有退縮反而踏著填滿壕溝同伴的屍體越過壕溝.逐漸的衝到了明軍拒馬陣前;說是拒馬陣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倉促間製造的其中用料木頭沒有風乾尖頭只是削尖而已沒有裝鐵刺所以顯得脆弱不堪。

與此同時明軍陣地前長槍刀盾兵的間隙湧上不少的弓箭手列陣於前,倭寇眼看就就要衝破粗製濫造的拒馬陣了此時拒馬陣離明軍弓箭手也只剩下不到20步左右,但是即使這樣明軍中各個將領們也知道要極大的發揮自身的長處——遠端輸出,所以趁著還剩下20步的時候利用各部的弓箭手集中來一次齊射,而對面的日軍組織起來的弓箭手也不斷的叢集還擊;說時遲那時快,日軍經受住不小的傷亡終於撕開了拒馬陣整整撕開一個大口子,朝著明軍蜂擁而上;此時明軍將領們知道最後一搏到了,往常別的軍隊到了這個份上早就熬不住崩潰了,沒想到這些倭寇的戰力確實是令人大跌眼鏡頗有獨到之處,這也是明軍將領們不得不承認的,所以他們很快就認清了這個事實,紛紛拔出刀在親兵的簇擁下來到陣列長槍手的後面這也算是前沿了;這裡不得不說明軍將領的一個壞毛病就是大多數將軍都喜歡帶著親兵衝鋒在前,而本應該居中指揮的位置卻空無一人,所以這種現象才是最可怕的,就連日後薩爾滸之戰劉挺和杜松就是這麼‘身先士卒’後被當成靶子活活被後金軍射死後部隊群龍無首導致潰散,這或許應該是冷兵器過渡到熱兵器的一個陣痛吧,而且喜歡衝鋒的將軍統兵人數最好不要超過一萬,如若不然則是滅頂之災;而此時大明朝表面上看起來強大不無比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弊端,等到之後李如松陣亡後這個不好的開端就如止不住的如山洪一般越流越多,此時倭寇已經衝了過來,明軍大陣內的將士們齊齊一聲大喝“呼哈——”

頓時長槍如林,刀盾入牆所有身先士卒的將領們也緊握刀柄準備迎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