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二十七章 活烤倭寇(上)

“為了大日本帝國的未來,為了關白大人的大業、大和的勇士們!呀給給——”小西行長終於下達了最後的衝鋒命令,他已經沒有退路了,這時候如果再不將最後的底牌全部壓上來的話,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才出現眼前的這一幕小西行長紅著眼像個神經病似的狂熱的鼓舞著士兵。

“伊凱——”

“殺——”

“殺——”

“伊凱——”

“隆隆隆——”

倭寇們經過小西行長的鼓動後,皆是赤紅著眼睛緊握著武器氣勢洶洶地發起了衝鋒;其實這個時代什麼狗屁的天皇,什麼玩意的大日本帝國,這個時代即使是日本人也是無法免於封建荼毒的,各個大名上百年混戰,也隨之養成了有奶便是孃的性格;實際上,所謂的武士道還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了甚至其萌芽也不過十九世紀甲午戰爭時期在逐漸形成的。而在甲午戰爭後日本國內還做過一項調查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答案出乎眾人意料,大多數人都認為贏了是僥倖輸掉才正常,普遍日本人都認為冒犯上國真的沒什麼好下場的。

300多年後的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尚且如此更何況現在的封建時代的日本;那些倭寇之所以發狠實際上是困獸之鬥的表現命都要沒了還不拼命更待何時,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倭寇能爆發出這等力量,可惜他們生不逢時困獸之鬥可以面對血肉之軀但是如果面對火藥武器的話,那麼就只能以悲劇收場了.

“殺啊——”

“咦?”數百步的距離的衝鋒早已讓狂熱的倭寇士兵冷靜下來,其實此時衝鋒在最前的倭寇距離明軍陣地也就剩下兩百步了,前面的額士兵甚至全都閉著眼有一種“挺身就義”的覺悟了,蓋因為到了這個距離火炮火箭按照平常明軍的習慣早就都招呼上了,但奇怪的是正當他們準備去見天照大嬸的時候居然沒有事,這是咋回事?難道是唐人攝於大日本帝國的軍威都逃光了?許多倭寇士兵更是不得其解,從而這也使得衝鋒的倭寇大軍陣型一陣錯亂,前面的慢慢緩下腳步有些遲疑,後面的不知情還在全力衝鋒,就這樣在明軍陣地前兩百步的距離由於倭寇士兵的遲疑導致了軍隊衝鋒隊形的一陣散亂,這也使得倭寇的衝鋒勢頭銳減;其實這才是最要命的,在戰場上尤其是在衝鋒的道路上容不得半點遲疑,而日軍很明顯就犯下了這個錯誤,而這個錯誤將會付出的則是生命的代價。

“好友庫——”

“巴嘎,前面到底怎麼回事?居然停了下來?萬一唐人的火炮打過來該怎麼辦?小野君!快快滴!同知前面的那些蠢貨立即整好隊伍重新發起衝鋒,違令者軍法處置!”小西行長知道明軍的三板斧異常犀利,所以面對前方士兵的疑惑不解突然放緩腳步,大為關火;所以這才叫上旁邊的副官立即同知前面的指揮將領。

其實在這個時候小西行長這個戰鬥豐富的老軍伍也覺得有些疑惑,和一絲猜疑;為什麼都到了二百步了居然明軍陣地上一點動靜都沒有,就是小西行長這個時候也有些疑惑了;不過小西行長很快就拋掉了雜念,他覺得唐人如果沒有最最犀利的三板斧和騎兵的話那麼他們的步兵就跟草雞一樣沒啥區別;所以當這個念頭充斥小西行長整個腦海之時,接下來的一刻鐘他就成了又一個深受所謂的戰場習慣傷害的將領了。

《孫子兵法雲: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這句話很是全面的詮釋了這個側翼戰場的形式,當倭寇還是要頑固的以為要衝到跟前就等於是勝利的時候,其實他們不知道在整個側翼戰場的正面整整方圓差點一里幾乎都佈置上了地雷以及燃燒彈等物;前人發明地雷並且應用到了戰爭中,但是誰也沒有將這些“土肥圓”當成主角對待,直到今天這些**.絲們才被它們的伯樂朱以歌發覺並且大規模的應用的戰場上,這回這些鄉巴佬也快要馬上能體會到當主角的感覺了,嘿嘿~~想想就讓人開心(地雷的心聲.)

這時羅子乾等一干明軍早已在壕溝後面的丘陵等隱蔽起來;說真的,一開始當這些日軍面露猙獰的烏央烏央的衝過來時羅子幹拿著千里鏡的手都不由自主的顫抖了,這個至多在山東搞一搞土匪承襲父親職位的******當時心裡真的是一陣突突了;反倒是一旁的同樣害怕的軍官們看見自家的參將大人這幅模樣居然士氣大振,連帶著影響著周圍計程車兵們也鎮定許多;一開始羅子幹還有些納悶,直到聽見手下一個守備跟同僚小聲交談道:“哎呀,你看看羅大人不愧是能當參將的人,人家看來不光是有個好爹還有一身的膽識呢,瞧人家在那裡一動不動鎮定自若的樣子,而且雙手都激動的發抖,我的天啊,有這麼牛的上官,咱們還擔心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