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隆冬——隆隆咚——”
十一月二十一日午時三刻,這種正適宜殺人的時間段,在大同江北岸遠遠地撲面而來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不錯!這支騎兵就是李如松大軍從平壤趕來的援軍先頭騎兵部隊,雖然極速奔波五十多里地但是所有人馬雖略顯疲憊,但也難掩其彪悍的氣息,對於超過五十里的中長途奔襲來說速度不快的蒙古三河馬是最好的選擇,它們悠長的耐力使得這些騎兵即是剛剛趕到戰場也能有戰鬥力投入作戰,要不然當年成吉思汗的大軍也不會靠十多萬匹母馬和為數不多的公馬組成的騎兵稱霸亞歐非了
“籲——”
“唏律律——”
“軍門!快看!前面不遠就是大同江了,咦前面江對岸怎麼火光盛盛炮聲如雷的樣子?難不成天津鎮的兄弟們早已交上火了?”查大受疑惑的問道。
“嗯,看見了!天津鎮的火炮之威果然強勁那,你們聽聽這炮聲竟然聲聲不息,如若我所料不差的話,現在倭寇的主力日子可不好過啊,哈哈哈哈!”李如松分析道。
“額軍門咱們現在是否立刻過江呢?”祖承訓問道。
“嗯,看炮火的程度,估計仗打的至少有一個晌午了,這麼短的時間勝負就顯而易見可見天津鎮實力強橫那,看來世人皆以為朱以歌善用水師誰知道他的陸師更猛那!哈哈,既然如此咱們再不抓緊過去,恐怕就連湯水人家都不給咱們留一口了,傳令下去找船隻從下游段渡江過去!”李如松說道。
“遵命——”
此時,山腳戰場和十里外的主力戰場勝負都已經差不多揭曉了,勝利女神開始身處雙手向兩處戰場的明軍揮手致意,山腳下的三個大名的軍團都不是豐臣秀吉的嫡系所以身為在國內的失敗者仗能打到這個份上就算不錯了,六萬多人戰損已經七成了,若是此時整個軍隊崩潰也沒人說三道四的了;很快,劉以生看見剩餘的這不到兩萬人的倭寇被火炮和劉以生反覆的轟擊和絞殺早已是毫無戰心,各自為戰於是劉以生看準了這個時機,命令道:“告訴馬隊立刻突擊建功立業盡在今朝!全軍凡是囫圇個的兄弟跟我衝哇!”
“殺呀——”
劉以生命令一下,憋了老一肚子氣的這群“偽輔兵”乍一聽進攻命令,徹底如撒歡野馬一般,在其各個把總帶領下朝著不遠處近在咫尺的倭寇衝去,此時的倭寇剩餘的殘兵都在距離明軍陣地五百步的距離聚攏在一起看著眼前如狼似虎撲過來的明軍每個人早已是瑟瑟發抖,眼神中到處都是惶恐之色,陣中的三人西鄉隆二、島津義弘和黑田長政不由的對視苦笑,隨後西鄉隆二悲涼的說道:“事已至此,已無法挽回了,看來我們發動這場戰爭就是個錯誤的決定,誰想到我們以為再衝幾次就能使對面的唐人扛不住壓力崩潰,誰知他們居然一直都留有後手,多麼可笑我等之前還坐井觀天洋洋自大,想想我就無地自容.”
“哎,西鄉君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倒不如想想我們的後路該怎麼辦吧,想必那大元帥也肯定凶多吉少了。”黑田長政苦澀說道,隨即島津義弘也說道:“時間不等人了,前面看樣子已然崩潰了現在敗兵正在向這裡湧來了,我看不如就捨棄了大元帥那邊我們各自帶著少數的本部精銳趁此脫身或許還來得及,看現在唐軍手段盡出,焉知等會還會有什麼變數?”
“島津君此言有理,西鄉將軍你以為呢?”黑田長政眼前一亮附和道。
西鄉隆二是毛利輝元的直屬大將,他要為自己的主上負責,所以這些為數不多的毛利家精銳就是他最後的信念了,所以西鄉隆二也沒說的直接同意,就此三人定計後當即率領各自的本部精銳共六千人其中島津家和黑田家損失沒有毛利家中所以各自兩千五百人而毛利家的就只剩下一千人了,看著這些背影充滿蕭瑟的本家的足輕武士西鄉的眼裡不由的落出一滴似是懺悔的淚水。
很快軍中就得知三大主將率先帶領部下逃走了,剩餘的一萬人不是在倭國內臨時徵召來的輔兵就是剩餘的朝鮮炮灰,這些在得知精銳部隊逃走後,徹底沒有了主心骨整個一萬多人就像個人才市場那般亂糟糟的互相逃竄你猜我他踩我的一副兵敗如山倒的畫面。此時劉以生也不含糊這麼好的機會太難得了,當即率領大軍先是火器開路然後馬隊跟進接著步兵掩殺,很明顯的明軍特有的戰術此時被劉以生玩的是行雲流水,猶如藝術班充滿了美感;前面是哭爹喊孃的各種倭語和朝鮮語的求饒音後面則是一路勢如破竹的明軍的喊殺聲一時間在戰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種趕羊戰術無論是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價效比最高的戰術,這一路上由於沒多少騎兵夜不收加上親兵馬隊也不過總共一百騎,所以這一路下來追出的二里自然不能與騎兵的效果好。
好巧不巧的,正當劉以生抱怨朱以歌咋沒把騎兵派來的時候,就在此時大同江下游戰場西側的方位想起一陣陣馬蹄聲從斜刺裡殺出一彪人馬,清一色的騎兵,一人雙馬,頭戴范陽帽,身披鴛鴦棉甲,左手持韁繩右手握三眼銃。果然僅憑這一身裝束就知道,這是遼東鐵騎沒錯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劉以生的吐槽起到了作用,這個時候加入戰團的遼東鐵騎就像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的稻草一般,原本覺得還能保住性命的倭寇敗兵這回看見騎兵殺到,皆是面色蒼白渾身顫抖,他們已經沒有逃跑的勇氣了。這些敗兵不斷的道路上跪下,一邊磕頭一邊哆哆嗦嗦的用鄉音求饒。可是再求饒也是沒用誰叫這些都是那些遼東騎兵的湯水呢,人家朝廷之人首級不認人,所以此時所有的騎兵心中皆是默默的說了句抱歉了,隨後這些騎兵就如切瓜砍菜一般風捲殘雲的將那些逃跑的倭寇一路砍殺,所獲的首級自然是不少人均至少能得到一個首級。
看著騎在大馬上心滿意足的遼東騎兵,此時劉以生也是呆立在當場久久無語,要不是朱以歌反覆囑咐說北方將門是咱們盟友之類的話,不然的話就以劉大參將的脾氣早就上去摟頭一槍了,哪還容得這些人如此囂張。當下這場戰事至此也快完了,劉以生有氣沒處撒就罵起這些不開眼的小兵,指揮他們打掃戰場爭取在這些殘肢斷臂中能找到一些完整的首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