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北洋稱霸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之路,輝煌之續(大結局

萬曆帝能在宅在家中掌控朝政數十年之久又豈是昏庸之輩,事情爆發開始萬曆帝就將目光瞄準在朝廷上計程車紳集團。

說實話,沈一貫之所以在當年不降反升,除了萬曆帝向士紳們釋放和善的訊號之外就是為了害怕士紳勢力打壓後反而鬥不過武官集團,身為帝王精熟平衡之術乃是最基本要素,於是這才有了沈一貫在雙方的妥協之下撿了個便宜,然而沈一貫卻猶不自知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士紳的命運在萬曆帝那冷厲的眼神中終於被判處死刑了。

以楚太子案為引子,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江南士紳集團徹底被清除朝堂之外,當然江南士紳集團也不甘心,既然東頭不亮那就西頭亮,江南士紳集團在大部分成員失去高官厚祿後杭州成立東林書院,整日裡不幹別的除了飲酒作樂就是到處瞎比比,最終在國事愈發穩定之下這些到處發牢騷的江南籍士子們只得屈服於國家機器之下老老實實地做事,再也不敢有結黨營私行為。

隨後在朱以歌於朝堂上輔佐,萬曆帝掌控全域性,十多年的時間過去後大明帝國國泰民安,雖然小冰河期愈演愈烈,天災如喝水一般常見;但隨著大明工農業科技不斷攀升,廢除的張居正新法重新實施並新增上攤丁入畝制度後,大明的稅收和財力更是得到歷史上的頂峰,國家有錢了即便你老天爺再怎麼不高興,也不怕你!

再加上大明國土照比歷史上更加廣袤無邊,許多邊荒地區到處都有大明百姓辛勤勞作的身影,而這些百姓也正是這些土地永遠屬於華夏民族最有力的證據!

…….

萬曆四十八年八月,萬曆帝朱翊鈞駕崩,諡號明神宗。同年九月太子朱常洛在朱以歌的支援下繼承皇位,年號泰昌。

泰昌十年朱常洛駕崩,這個時空由於有著朱以歌的扶持,泰昌帝登基後並沒有發生什麼三大案,同時本就身體虛弱的朱常洛在朱以歌的有意引導下最終尚且能堅持十年之久。

在這十年裡也是大明朝發展最為關鍵的時刻,如果把萬曆盛世看座開創者,那麼泰昌十年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後來朱以歌攝政長達二十年多年之久的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

農曆甲申年,西元1644年,大明崇禎五年,已經主動退出朝政的朱以歌以魯王的榮訊繼續留在天津養老。已經七十五歲的朱以歌先後眼看著自己的兩位妻子離開人世,就連自己的次子弘燎也在前兩年暴病而亡。

曾經巧巧去世時還死死的抓住自己的雙手叫自己一定要照看好弘燎,可惜朱以歌天不遂願;朱以歌就在這幾年裡一直都對亡妻懷著深深的愧疚感中活著。

“咚咚咚~~”就在朱以歌回憶往事的時候,書房的門敲響了。

“父親,陛下發來電報,後日晌午陛下將乘坐火車來探望父親…”說話的是朱以歌與鄭苗苗所生的第四子朱弘燃,三十出頭的朱弘燃雖然早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但在自己的老父面前一點也不幹露出半點的不恭敬。

“哎呀~~~陛下這是要做什麼~~何必來看我這一老朽矣~~”朱以歌搖了搖頭苦笑著吩咐道:“你去招呼一聲你劉叔、王叔還有你俞叔,告訴他們陛下後日過來看望我等老朽,別忘了穿的精神些~~”

“遵命,父親!孩兒這就去安排…..”應聲後朱弘燃悄然退下…..

說道崇禎帝朱由檢,不得不說,隨著泰昌帝在位十年,他與他的皇兄天啟皇帝朱由校都受到朱以歌良好的教育,所以這兩個小傢伙自然對朱以歌這為師傅尊崇有加,當然在朱以歌的可以改變下,朱由檢的性格也逐漸的走出童年的陰影原本的刻薄寡恩性格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說到電報和鐵路,實際上也是朱以歌順水推舟弄出來的成果;實際上在泰昌十年間朱以歌並沒有直接將有線電報和鐵路技術全都拿出來,說實話一個技術的生成是需要整個社會達到瓶頸後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才會生成相對應的技術。

所以說,朱以歌在攝政初期就一直力主建設整個國家能大範圍適應黑科技的基石。果不其然,就在天啟十年時這些黑科技的技術終於成熟,而大明朝百姓也愈發對著方面有著無限的需求,最終這些黑科技在因勢利導之下很快地融入大明帝國的社會中,為大明朝騰飛再次平添一股助燃劑。

……

又過了五年,整整八十歲的朱以歌抱著重孫與老友劉以生下棋時,驀然目視夕陽處….

大明崇禎十年三月,魯王朱以歌薨世,同年四月受不了打擊的萊國公劉以生也與家中去世。

當得知朱以歌與劉以生最後兩個碩果僅存的中興大臣去世後,崇禎帝大慟,當即罷朝三日舉國同哀。

同年四月份朱以歌的世子朱弘煜千里迢迢從俄羅斯前線趕回天津奔喪,五月份在朝廷的諭旨下繼承魯王爵位。

而關於朱以歌這位大明朝的傳奇王爺,事後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為朱以歌上諡號,實在是因為朱以歌的功績已經不足以用語言描述了,最終或許只有‘賢’這個字能基本附和朱以歌一聲的功績吧。而濟國公李以全、萊國公劉以生、閩國公俞晨、吳國公王輔等一干中興文武大臣們也都配享太廟生榮死哀。

……

大明覆業十五年,西元1912年,當大明走過544年的光輝歲月後,最後一位大明天子順應民意秉承祖訓,還政於民,一個嶄新的篇章就這樣掀開了第一頁…….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