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是呀~~是呀~~”
“劉將軍說得對~~”
“嗯~~~好!既然這奴兒不知好歹那麼老夫可就卻之不恭了,這薩爾滸緊要地形老夫可就笑納了~~”李成梁說完就命令大軍開始再次安營紮寨,當然本身薩爾滸城就有一圈小城牆,所以大軍也毫不費力就依託的這小城安營紮寨剛好合乎掎角之勢的兵法佈防。
薩爾滸這個地方的宿命雖然隨著明朝大軍“搶佔先機”,但是宿命就是宿命即便是改變了方法這個地方依舊執行者宿命者的職責。
實際上薩爾滸距離努爾哈赤老巢如此之近,久經沙場的努爾哈赤又怎麼會不明白這個淺顯的戰術常事,只是這薩爾滸之地地形狹窄溝壑縱橫極易分散大軍的兵力,所以本身就兵少的努爾哈赤無論如何也不會選擇在這裡無限放大自己的劣勢的。
於是乎,努爾哈赤運用靈巧的戰術繼續他的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將自己部眾全部集合在一起然後逐個擊破各路明軍,而這次大戰最為重要的棋子就是明軍的正面大軍了,這是大明的主力部隊而且人數最多且距離撫順近在咫尺,只要努爾哈赤順利擊破這支大軍那麼大明的遼東腹地就猶如沒了內褲的少女一般向努爾哈赤敞開雙腿任君摘採。
歷來賭徒的心裡全都是希望以小博大,而很不幸的是明軍的正面大軍就成為努爾哈赤第一個要賭的目標,籌碼就是勝者滿盤皆贏而輸者滿盤皆輸…..
“呼哧呼哧~~~”舒爾哈齊喘著粗氣跑到努爾哈赤跟前上氣不接下氣地稟報道:“啟稟大汗!明軍已經成功在薩爾滸城駐紮全部佔據所有入關的緊要出口把守嚴密….”
當舒爾哈齊說完後,努爾哈赤這時臉上才露出一副奸計得逞的笑容道:“立即按照計劃行事分出一千人實行疲敵之策,其餘主力隨我與第二日拂曉奇襲明軍劉綎部和麻貴部。”
“喳!”
隨著努爾哈赤命令一下夜晚宛若女真人的天下,因為女真人本就是在山林裡的漁獵民族所以由於長期吃肉的緣故夜盲症在這裡還真是少數人患上,所以矮壯的女真人靈巧地在山林裡騰挪自如,不一會兒負責疲敵的一千建州精銳士兵敲響銅鑼開始了他們的使命。
實際上女真人並不是諸多無腦小說中說的那樣是什麼草原民族,有這種想法的兄弟們可以多翻翻歷史書了;女真人原屬於通古斯人在通古斯河一代生活隨後才逐漸遷徙到大興安嶺山區,漸漸地在遼東繁衍生氣愈發壯大,從女真人喜歡在山林裡建造堅固的山城寨子就不難看出這絕對不是草原民族到處搬家習俗能做到的。
而歷史建州女真也不是真正馬術就有多好,只是他們虛心好學向科爾沁蒙古學習了騎術和曼谷列戰術,這才將女真人的步兵和弓箭手按上了一雙千里鞋。是的沒錯,女真人真正的殺手鐧可不是什麼“騎射”反倒是凡是遇敵軍立即下馬排成密集陣型先用重弓手攢射然後趁敵軍大亂後以身披重甲的重步兵手持重兵器猛衝敵陣,憑藉著勇猛的戰鬥作風和不怕死的戰鬥意志這才是建州女真崛起的不二法寶。
而滿清忽悠漢人三百年多年的“騎射無雙奪天下”純屬扯淡,這種女真式騎射原本就是騎馬和射箭的意思,只是被漢人誤解為和蒙古人一樣騎在馬上射箭,這兩種話的意境根本就是兩種意思。前者這需要靠武勇而後者則需要技術活才能如此;再者說精熟“騎在馬上射箭”戰術的蒙古人為什麼還要在軍中配置至少百分之四十的重騎兵呢?
還不是因為世界上任何一種戰術都無法橫行其道,騎射之法雖然在戰略上的主動性更加自由,但在臨戰之時只能起到負責襲擾嚴密軍陣的作用,而最後一錘定音的還是最後的蒙古重騎兵完成,當然也不是說輕騎兵的騎射毫無作用,只是寸有所短尺有所長罷了,各有千秋各有優劣誰也不能保證一個單一兵種能包打天下,閒話扯多了再度回到正文…..
此時在努爾哈赤軍中佔據多數的還是重步兵,大量得到蒙古戰馬和戰術的時候還是努爾哈赤在中期結盟和親科爾沁蒙古之後才會得到的,此時努爾哈赤全部兵力依舊是如明史上記載的那樣馬三步七以弓箭手和重步兵為主。
雖然都是步兵,但這些常年鑽山溝子的漢子那耐力體力可不是吹的,為什麼努爾哈赤有底氣來一個“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術,還不是有這些耐飢渴,善勇武的鐵血戰士方能完成;果不其然,就在那一千人在夜晚不斷騷擾明軍時,努爾哈赤已經帶領主力轉移到靠北邊的劉綎部和麻貴部,劉綎部因功調到薊鎮當總兵,而麻貴也因功任大同總兵,這兩部除了兩位將軍的百多名親兵之外全都是剛剛接手一年多的隊伍,所以說這兩支隊伍對於主將的陌生和不協調也終於給了努爾哈赤可乘之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