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下完命令,轉身找來李嗣業商量此事,李嗣業嘆了口氣,沉默片刻道:“如果吐蕃軍前軍是二千人的話,那這次來襲之敵至少也有八千,而我們只有三千人,確實是個嚴峻的考驗啊!陽明,馬匪那邊就暫且放一放吧!度過眼前這一劫再說。”
猶豫了一下,他又道:“只是這裡是吐蕃境內,若爆發激戰容易被吐蕃找到藉口,說我們大唐先挑釁,朝廷那邊可能會找我們麻煩。”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戰鬥如果在吐蕃境內打響,就變成唐朝入侵,大唐會在政治上被動,李林甫更不會放過自己,可如果退到沙州,影響士氣不說,要命的是城牆還遠遠沒有修好,怎麼抵擋蝗蟲般的吐蕃軍,想到此,李清暗暗有些懊惱,早知道那段城牆就不要拆的,可他又怎麼可能料得到吐蕃軍會在盛夏時來襲。
忽然,他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吐蕃來攻打沙州,如果他抵擋不住,沙州危急,那朝廷會不會調安西或者河西軍甚至隴右軍來支援,那吐蕃攻打沙州會不會只是個誘耳,目的是打亂朝廷的兵力和物資部署,甚至聲東以擊西。”
他越想越有可能,八千人來進攻沙州並沒有什麼意義,而吐蕃一次戰役投入的兵力最少也要五到十萬,可見它的主要目標絕不是沙州。
李清立刻果斷道:“不能退回沙州,必須就在這裡將吐蕃軍截住,一切後果和責任都由我來負!””
他眺望遠方大片大片濃郁的密林和起伏的山巒,似乎聽見了隆隆地馬蹄聲,心中暗暗忖道:“二千前鋒隊,不知他們會不會知道這裡有一支三千人的唐軍?”李清搖了搖頭,“應該是不知道,只要佈置得當,也未必不能以少勝多。”
。。。。。。。。
大唐隴右節度使和河西節度使皆由皇甫惟明一人擔任,但其長駐隴右鄯州,為了將皇甫惟明的戰略重心轉到河西,於是,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便精心策劃了一步險棋,偷襲沙洲,這是他從年初便開始佈置之局,他透過在沙州親吐蕃的羌人,也發現了沙州豆盧軍的異樣,兵力明顯減少,雖然不知其原因,但他敏銳地感到,這必然和皇甫惟明有關,若拿下沙州導致大唐臨時換將,那他的隴右計劃也就成功了一半。
七月初,在他準備開始攻打大唐隴右的前二個月,遠征沙州的偷襲行動便悄悄拉開了帷幕,吐蕃一共派兵八千人,主將為著名大將鐵刃悉諾羅,其中前軍兩千人,皆是輕騎,由吐蕃新興之將論泣藏率領。
論泣藏約三十歲出頭,和其他吐蕃人一樣,青藏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將他的面板灼得粗糙不堪,他身材不高,但異常壯實,肩寬背厚,堅固的鎖子甲披在身上使整個人變成了一個正方體。
清晨的一場短兵相接,消滅了唐軍的一支斥候隊,但畢竟跑掉了十幾個,而且這些斥候還有接應之人,這使他有些猶豫,原本天衣無縫的偷襲計劃竟然出現了漏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惜沒有唐軍俘虜,否則可問出端倪。
唐軍漏就意味著他們的計劃暴露,這是個極為兩難的選擇,巨大的風險和巨大的收益同在,論泣藏一時拿不定主意,他找一塊比較方正的大石盤腿坐上去,這是他遇到困頓時的習慣,他隨手用泥塊在大石勾畫著距離,從此地到沙州約一百二十里,此時已是午後,若有斥候用最快的馬速回去報信,那唐軍大隊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才能趕到,況且贊普說沙州唐軍不足兩千,即使有兵在外,也會趕回去守城,這是兵之常理,誰都知道,守城要比野戰更佔優勢,
論泣藏用手抹去了埋伏的可能,他站起身來仰望天空,日已偏西,如果自己抓緊時間,便能在今晚趕到沙州,打唐軍個措手不及。
兩千吐蕃輕騎在論泣藏的大聲命令下迅速整隊,隨即又如一支筆直的長箭向西北方向射去。
一口氣奔出二十里地,青藏高原上的氣候瞬息萬變,剛才還是烈日炎炎,轉眼便已陰雲密佈,低矮的雲塊風起雲湧,在頭頂上飛逝,遠方的雲山在劇烈翻騰向上,一場暴風雨眼看漸漸逼近。
二千吐蕃騎兵象箭一般疾馳,越過一個又一個高高低低的丘壘,穿過一片又片濃郁的密林,腳下是柔軟而厚實的草墊,前方便是甘泉水河谷,據斥候報告,沿著甘泉水可直達敦煌縣。
天空烏雲密佈,遠處已經漆黑一片,一座座山峰被黑雲吞沒,彷彿有什麼惡魔要降臨人間。
時間還只是下午,但夜已經在甘泉水的上空提前到來,河谷裡陰沉沉的,但吐蕃軍對這一切都似而不見,長長的馬腿在飛奔,向前!向前!響如暴雨的馬蹄聲在空曠的河灘上敲打,如一群餓狼在撲向遠方的目標。
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異狀,甘泉水的水位彷彿是枯水季節,而現在卻是雨量充沛的盛夏,約奔出幾里地,前面領路的幾個斥候發現了異狀,驚得連聲叫喊:“將軍,這個水位比昨晚淺了很多,有問題!”
論泣藏的臉刷地變得慘白,突然意識到了敵人狠毒的一計,不等他下命令,大地象平地起了一聲悶雷,又象野獸低鳴,陰慘慘的烏雲下一道黑線在百步外已經清晰可見,微微反射出異樣的亮色。
河水洶湧咆哮,激起的暗黑色浪花足有二丈多高,不等吐蕃軍反應過來,河水便一口吞下了數百名騎兵,驚惶、恐懼、魂飛魄散,剩下的一千名騎兵狂喊著,互相踐踏,如山崩地裂般向岸上沒命地逃去,河岸又高又滑,戰馬湧堵在一起,根本無法借力上躍,論泣藏見形勢危急,連連在馬臀上狠狠抽了幾鞭,繼續向前狂奔,要和洪水賽跑。
但就在這時,從河岸兩邊的密林裡爆發出驚天動地吶喊聲,數百名唐軍霍地衝出,手中冷冷地端著伏遠弩,一名軍官一聲令下,密集的箭矢鋪天蓋般呼嘯射來,數百名衝上岸的騎兵被射得人仰馬翻,紛紛重新墜入河中,論泣藏更是連人帶馬被紮成豪豬一般,重重摔倒在地,洶湧的洪水從他身上衝過,轉眼人影皆無。
又一陣喊殺聲隨勁風吹來,埋伏在上游一里處的一千大唐騎兵終於趕到,長槊直擊、橫刀翻飛,最後剩下的三百多名吐蕃軍再無戰意,紛紛奪路而逃。
遠方的山丘上慢慢出現幾匹戰馬,一道閃電在他們頭頂劃過,撕開沉沉的黑幕,將大地瞬間映照成亮白色,只見中間那匹戰馬上,唐軍主將李清正用冰冷的目光盯著河谷中的戰場,這是一場一邊的戰鬥,自然的力量和安西軍的強弓勁弩將二千吐蕃前軍全部殲滅,最後只有百餘殘兵[拼死逃出生天,消失在白天的夜色之中。
“所有傷兵一個不留,全部殺死拋入河中。”
這是李清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言罷,他抬起頭來凝望遠方,暴風雨已經轉了方向,向東而去,濃如墨汁的天空漸漸開始稀薄,變成灰黑色,隨風吹散,一座座曾在黑雲中戰慄的雪山又露出了藍寶石一般的光芒,就在那雪山下,另一支更龐大的吐蕃主力正向這邊浩蕩開來。
李清的臉色變得異常嚴峻,那一戰,他將無巧可用,只能用大唐的戰刀來捍衛唐軍的榮譽。
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前方等待他的,將是什麼。。。。。。。。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