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火紅年代的文藝明星

第560章 會有轉機

“好主意!”陳雪茹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我們可以把籤售會的時間和活動資訊寫上去,吸引更多人來。”

“那就這麼定了!”李向榮說,心中充滿了力量,“雖然現在挺艱難,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會有轉機。”

“沒錯,我們要為夢想繼續奮鬥。”陳雪茹微微一笑,心中重燃希望。

兩人互相鼓勵,疲憊感在這股鬥志中漸漸消散。他們知道,雖然前路坎坷,但只要攜手並進,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迎接書店的光明未來。

在七八十年代的一個午後,李向榮和陳雪茹坐在小書店的角落,開啟了傳呼機。這個古老的裝置在當時顯得格外重要,能夠幫助他們迅速聯絡外界。

“我來試試聯絡之前簽約的出版社。”李向榮說道,心中充滿期待。他快速撥弄著傳呼機的按鈕,傳來清脆的嘟嘟聲。

陳雪茹緊張地看著他,心中默默祈禱。李向榮一邊等待回應,一邊說:“如果能得到出版社的支援,不僅能幫我推廣《生活小記》,還可以為書店爭取更多資源。”

“對,我們可以告訴他們書店的現狀,看看能否獲得一些幫助。”陳雪茹補充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幾分鐘後,傳呼機終於響起,李向榮趕忙接聽,語氣中透著激動:“您好,我是李向榮,之前與您簽約的作者。我想諮詢一下關於《生活小記》的事情。”

電話那頭的聲音略顯沙啞,但充滿熱情:“李老師,久違了!您的書在市場上反響不錯,我們一直在關注您。”

李向榮心中一喜:“謝謝!其實我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書店暫時關閉,但我希望能透過一些宣傳活動重新啟動。”

“當然可以,我們支援您!如果您能提供一些宣傳資料,我們會在下期雜誌中為您做一個特別推薦。”出版社的人爽快地答應。

“太好了!”李向榮激動不已,趕緊記錄下對方的建議。他轉頭看向陳雪茹,眼中滿是欣喜:“他們願意幫我們,還會在雜誌上做推薦!”

陳雪茹也忍不住微笑:“這真是個好訊息!我們可以把活動資訊和書籍的亮點整理成資料,儘快發給他們。”

“沒錯,我會盡快準備好。”李向榮充滿幹勁,“這次機會不容錯過!”

掛掉電話後,陳雪茹和李向榮都感到一陣輕鬆,似乎重重的壓力稍微減輕了一些。

“我們要把這個機會好好利用,爭取讓書店重開。”陳雪茹堅定地說。

“對,我們一定能重新點燃大家對書店的熱情!”李向榮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兩人迅速開始整理材料,心中再次燃起了鬥志。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迎來書店的光明未來。

李向榮整理完材料,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決定親自去見之前一直與自己對接的出版社編輯王偉,想要進一步溝通書店的情況和宣傳活動。

“我去見王偉,直接告訴他我們的計劃。”李向榮對陳雪茹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好主意!面對面溝通總能更有效。”陳雪茹點頭支援,“我相信王偉會理解你的困境。”

李向榮迅速穿好外套,準備出門。“我會盡量爭取更多的支援,讓他們知道書店的重要性。”

“記得帶上你之前的書和一些活動資料。”陳雪茹提醒道,“這樣可以更直觀地展示你的想法。”

“對,感謝你!”李向榮笑了笑,心中感激不已。他抓起幾本《生活小記》和活動的宣傳資料,匆匆向書店外走去。

走在街上,李向榮的心中充滿了緊張與期待。他回想著與王偉的每一次交流,心裡默默盤算著要說的內容。到達出版社後,他深吸一口氣,走進大樓。

“李老師,您來了!”王偉看到他,立刻站起身來,熱情地迎接。“我剛剛聽說了您書店的事情,真是可惜。”

“謝謝你的關心,王編輯。”李向榮微微一笑,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我想和你討論一下書店的未來,以及我們可以怎樣合作。”

兩人坐下後,李向榮詳細講述了書店的現狀和他對未來的設想,特別提到希望透過書籍和活動重新吸引顧客的計劃。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王偉認真傾聽,點頭表示贊同。“書店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支援。”

李向榮心中一陣欣慰:“我希望能借助出版社的力量,做一些聯合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書店。”

“當然可以,我們可以考慮在我們的雜誌上做一個專題,介紹書店的活動和您的書。”王偉的眼中閃爍著熱情,“這樣能讓更多讀者知道書店的價值。”

“太好了!這正是我想要的。”李向榮感到一陣興奮,“我們還可以邀請一些本地作家來書店舉辦分享會,進一步增強互動。”

“這個主意不錯,我會盡快幫您聯絡相關的作家。”王偉認真記錄著,臉上露出讚許的神情。

隨著討論的深入,李向榮和王偉的交流變得更加順暢,雙方都充滿了希望。他們知道,這次合作將是書店重生的重要契機。

“謝謝你,王偉。”李向榮感激地說,“有你這樣的支援,我相信書店一定能迎來新的開始。”

“我們一起努力吧!”王偉堅定地回應,雙方的目標愈加明確。

王偉認真地聽完李向榮的計劃,神情變得凝重:“李老師,您說的這些我都非常支援,但我必須坦誠地告訴您,這個事情屬實是太遺憾了。”

“您是說書店的關閉嗎?”李向榮略感不安,心中浮起一絲擔憂。

“是的。”王偉嘆了口氣,“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國營單位對書店的監管非常嚴格。很多時候,決策並不完全基於事實,而是受制於一些政策和輿論壓力。”

“我明白。”李向榮點了點頭,心中愈發沉重,“但我相信,書店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更在於它對社群的文化貢獻。”

“我也這樣認為。”王偉的眼中透出一絲同情,“不過,有些事情並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才能讓更多人理解書店的意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