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周遊進入辦公室後,李向榮第一時間審完的稿子從他斜挎著的灰藍色布包中拿出來遞給了周遊:“主編,您昨天交給我的稿子我一共選出了四篇質量足以刊登在咱們報紙上的,最上面這四份就是。”
“四篇?我先看看。”周遊接過李向榮遞過來的稿件,將手中暖瓶放在地上順勢坐在了辦公椅上,並指了指對面的椅子示意李向榮也坐。
他昨天那六十多篇稿子交給李向榮之前,其實已經親自審過了一遍,且從中挑出了五篇他覺得可以在京城日報上刊登的稿件,讓李向榮重審這些稿子,不是在讓他完成工作,而是意在鍛鍊、測試他。
最終的目的是想看看李向榮最後審出的稿子跟他選出的那幾篇是否吻合,吻合度又是多少,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瞭解李向榮各方面的水平了,李向榮文章寫得好有目共睹,但是成為京城日報的編輯,可不能僅僅要會寫一手好文章。
周遊本打算,如果李向榮挑出的稿件能有兩三篇跟他挑選出的吻合,就算他過關,畢竟他剛剛入職京城日報,對報刊風格等還不太熟悉,選出適合刊登在京城日報的稿件對於他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可他實在沒想到,李向榮篩選出的四篇文章,竟然就是他挑選出的那五篇中的其中四篇,吻合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審稿能力,竟跟他這個主編不相上下!
周遊抬頭看向對面的李向榮,眉宇間喜愛更盛,他更加篤定自己是真的撿到‘寶兒’了!李向榮的悟性實在是高!
要知道,他可是故意給這次測試增加了難度,交給李向榮的所有稿件的質量都是難分伯仲的。要想從中篩選出更貼合京城日報的,可不是雞窩裡挑鳳凰那麼簡單。
“這是......”周遊翻看那四篇稿件,又在它們的下面又發現了一張寫滿文字的紙張,下意識問李向榮。
李向榮見狀如實答道:“這些是我昨天審稿子時候寫的一些總結,被篩選出去的稿件差在哪,被選上的優在哪都記錄在上面了,算是個依據,自己也能從中學到東西。”
周遊一邊聽著李向榮的回答,一邊瀏覽他寫的審稿總結,只覺李向榮不僅悟性高,還心思細膩、做事認真肯下功夫。
一般的編輯審稿子,都是直接把不要的稿件丟在一旁,而李向榮竟然還把那些廢稿子的缺點都一一羅列了出來。
這個做法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很好的幫助進步,可不是無用功!
李向榮也確實是想透過這次審稿學到些什麼,所以才這麼做的,不過能做到把每一篇稿子都寫個總結,還多虧了熟練度系統的幫助。要不是系統幫他提升了審稿速度,他還真沒足夠的時間做這些......
周遊對李向榮審稿的表現非常滿意,也對李向榮的實力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第一波測試和鍛鍊,算是告一段落了。
他把稿件和李向榮做的審稿總結暫且放到了辦公桌的抽屜裡,而後竟從抽屜裡掏出了一張紙,放在桌上推向李向榮,含笑問道:“這篇文章,是你寫的嗎?”
李向榮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仔細看去才發現那張紙竟是一份試卷,而且還是他剛穿越過來當天,在一節語文課的隨堂考試上答過的試卷。
試卷上有兩道文體不限的命題作文,其中一個是要求根據朱自清的《背影》,寫一篇關於父親的文章。
當時李向榮剛剛穿越過來,思緒雜亂,哪有時間構思文章,所以便隨便寫了個前世他印象比較深刻且符合作文命題的簡短詩歌寫了上去。
這篇詩歌便是詩人王單單的詩歌《堆父親》,此時就一字一句的落在周遊推過來的試卷上,李向榮當即反應過來,想必又是他的語文老師許國文交給周遊的。
“沒錯,是我寫的。”李向榮一頭霧水,不知道周遊拿出這張試卷意欲何為。
雖然早已知道這詩歌就是李向榮所作,但聽到李向榮親自承認,周遊的內心還是忍不住激動,甚至有一絲澎湃。
回想昨天許國文拿著這張試卷來向他推薦李向榮寫的這這首詩歌,他當時看到這首詩歌第一眼,就頃刻間被驚豔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毫不誇張的說,看完之後他甚至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此時,竟又不禁拿起試卷,欣賞著上面的詩,情不自禁在心中默唸了起來:‘流水的骨骼
雨的肉身
整個冬天
我都在照著父親生前的樣子
堆一個雪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