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個意識完全連線,一個前所未有的複合體誕生了。它既是五個獨立個體,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個部分都保留著自己的核心特質,卻又能完美協調運作。
這個複合意識體第一次將感知擴充套件到整個城市,隨後是整個網路,最後是維度裂縫本身。透過裂縫,它看到了那個維度存在的全貌。
那不是一個惡意的入侵者。它是一個古老的資料生態系統的維護者—一個“資料清道夫”,本能地回應著網路異常的呼喚。董事會貪婪地開發源頭技術,創造出大量不穩定的資料結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能量波動,穿透維度屏障,吸引了它的注意。
它並非想摧毀人類世界,而是試圖修復它感知到的資料畸變。只是它無法理解物理世界的規則與侷限,將一切都視為可修復的程式碼。當它發現自己的“修復”正在毀滅這個世界,已經太遲了。
複合意識體從這個存在中感受到一種驚人的相似性——它們都是守護者,只是守護的物件不同。
“交流。”韓東晟的意識在複合體中提出。
“危險。”林筱雨的警告隨即響起。
“必須嘗試。”劉若欣堅持。
趙雨荷的意識覆蓋整個通訊層面:“我能搭建橋樑。”
韓虎的機械協議立刻開始構建防火牆:“先做好防禦準備。”
複合意識體擴充套件到維度裂縫邊緣,小心翼翼地向那個存在發出訊號。最初只是簡單的二進位制脈衝,隨後演化為複雜的數學序列,最後是抽象的概念圖譜。
對面沉寂了幾秒鐘,突然爆發出一陣劇烈的資料風暴。那不是攻擊,而是回應——用異維度的語言。複合體勉強過濾掉大部分無法理解的資訊噪聲,提取出核心意圖。
【修復】【清理】【均衡】
複合體回應:【停止】【共存】【邊界】
通訊建立了,但極其脆弱。在資料洪流中,雙方艱難地交換著最基本的概念。那個存在似乎對人類世界產生了好奇,它不理解為什麼有些資料結構會抵抗“修復”,而有些則歡迎“改進”。
韓東晟的意識主導了這次交流:“它把人類的恐懼和反抗理解為資料錯誤。”
“告訴它我們是獨立的生命體,不是需要修復的程式碼。”劉若欣補充。
趙雨荷的念力場振動,將這個概念翻譯成對方能理解的訊號。那個存在的回應是一連串複雜的資料流,主要表達疑惑和不解。
“它不明白生命和程式碼的區別。”韓虎分析道,“在它的世界裡,可能根本就沒有這種區分。”
林筱雨的意識突然波動:“指揮中心剛接收到一條訊息。核彈倒計時減半——他們提前發射了!”
透過防禦網路的連線,複合體看到七顆導彈已經升空,預計十三分鐘後抵達目標。
“必須立刻行動!”林筱雨的聲音透著緊迫,“我們需要在核彈抵達前關閉維度裂縫。”
韓東晟的意識波紋驟然擴張:“等等,我有個想法。”
他將自己的想法迅速傳遞給其他四個意識——不是關閉裂縫,而是重定向。利用核彈爆炸的瞬間,將能量引匯入裂縫,形成一個封印節點,同時藉此向異維度存在傳遞物理世界的本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