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巔峰:分手後,我青雲直上

第19章 政治智慧

這正是鄭儀前世為官積累的政治智慧,既要為底層發聲,又要給決策者臺階。

“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鄭儀的話術開始轉折。

他列舉了幾項具體的惠民政策,將問題從“體制問題”轉化為“執行過程中的銜接不到位”。這樣既保留了張海峰發言的核心價值,又避免了過於尖銳的矛盾。

“...這讓我們更加堅信,在現有制度框架下,透過最佳化執行細節、加強基層法治隊伍建設,完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臺下,程安書緊繃的眉頭已經舒展開來。王振國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什麼。

鄭儀用餘光掃過全場,繼續道:

“建議建立'基層法治觀察員'制度,讓更多像張海峰這樣的同志能夠及時反映問題...”

這個提議既呼應了張海峰的發言,又給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它為高層提供了一個既能瞭解真實情況,又不會動搖體制的緩衝帶。

鄭儀的聲音沉穩有力,每一句話都精準踩在政策與現實需求的平衡點上。

“基層法治的關鍵不在於立法有多完善,而在於執行有多到位。”

他拿出了一份詳盡的資料分析,這是前世他任基層公務員時整理的痛點,更是重生後走訪物流園的實證研究。

“建議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由司法部門聯合工會、律協,定點派駐法律顧問。”

“推動勞動仲裁程式簡化試點,對事實清楚的欠薪案件,實行‘48小時受理’制度。”

……

每一句話都切中要害,每一條建議都直擊現行體制下可最佳化的空間。

他既沒有否定張海峰反映的問題,又給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讓領導既看到了問題,又看到了政績的可能性。

會場的氣氛逐漸熱絡起來。

前排,王振國停下記錄的筆,抬頭看向鄭儀的眼神已經帶上欣賞;徐永康教授摸著鬍子,眼中滿是欣慰;程安書雖然表情依舊平靜,但微微前傾的身體語言暴露了他的興趣。

周慕雲坐在臺下,表情不再是那般的不在乎。

他本來只是例行公事來參加這個論壇,畢竟林家和新誠集團都需要掌握政策風向。

在他眼裡,這種場合不過是學者們的清談,政客們的表演,真正關鍵的東西從來不會在這種公開場合討論。

可鄭儀的發言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年輕人。

那不是書呆子的空談,也不是馬屁精的奉承,而是紮根現實的政治智慧。

他想起林志遠曾不屑地評價鄭儀:

“一個會抱大腿的鳳凰男罷了。”

但現在看來,這個評價顯然太過膚淺。

臺上,鄭儀正在總結:

“法治建設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基層實踐。正如我和張海峰同志的經歷所證明的,學者與工人、政策與執行、理想與現實,從來不是對立面,而是法治進步的一體兩面。”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周慕雲也跟著鼓掌,但嘴角的笑意卻逐漸轉冷。

看來,林志遠這次遇到的,不是個簡單的對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