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權

第38章 進軍光學領域!

一個小小的手機攝像模組,內部卻極其複雜,分成了七大部分。

保護膜,鏡頭組,對焦馬達,紅外線濾光片,影像感測器,主控晶片,線路連線基板,七大部件缺一不可,都要達到極其精密的程度,才可以最終呈現出完美的影像。

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無疑是影像感測器。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影像感測器的主要玩家有三個,索尼,三星,再加上美國豪威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豪威科技其實已經被我國韋爾股份悄悄收購了,變成了一家地地道道的國產公司。

在技術轉移和收購一途,我國其實一直在努力,只不過由於這些東西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而已。

貿易戰和全球圍剿之所以建立,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國在技術領域真的很強勢,只要你願意賣,我全都買,這種氣勢如虹的全產業鏈攻勢,說起來蠻嚇人的。

低檔產品先且不論,只要市場上的高檔貨,無論歐菲光還是舜宇光學制造的模組,把它拆開,裡面多數都是索尼的影像感測器。

所以這次三星搞出的大動作,才會掀起滔天駭浪,他們本來就是影像感測器第二大玩家,現在又收購了第一大玩家索尼,相當於壟斷了感測器市場。

一旦他們斷供,國內中高檔攝像模組,全部都要停產。

至於感測器第三大玩家豪威科技,他們體量比較小,技術比起三星和索尼也差了一些,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大量供貨,完全沒有可能。

原本並不抽菸的羅佳,此刻一根接一根的抽著,而他的大腦則在以驚人的速度運轉。

大多數人眼中的危機,其實也是機遇。

三星這次斷供,一下讓出了大量市場份額,關鍵是誰能第一時間站出來,填補這個巨大的空缺。

天漸漸亮了,羅佳拿起電話,打給李默然,向他說明公司將要進軍光學領域的決定。

電話那頭,李默然應該是剛剛睡下,他迷迷糊糊聽到羅佳的話,立即被嚇了一跳,進軍完全不熟悉的光學領域?這也太冒險了吧?

“冒險個毛蛋,技術不是問題,時間緊迫才是真的。”羅佳心說,他掌握著星外文明的技術,自然很有底氣。

電話挨個打過去,李默然負責主持軟體研發,羅佳負責出架構,編寫核心模組,公司其他程式設計師完成輔助工作。

硬體由麻省理工畢業的雙料博士安然負責,羅佳負責出主要設計,安然負責帶硬體團隊進行完善。

沙展和顧鵬東負責聯絡各大院校,緊急招募一支光學團隊過來,交由安然管理,負責感測器設計,然後羅佳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動,包括材料應用,成像分析,演算法等等。

反正聲勢一定要大,到時候就說是團隊合作的功勞,千萬別所有光環都被羅佳自己佔了。

最後,羅佳把電話打給洪濤。

洪濤是京城人,滿嘴京片子,溜得很,社交能力在公司眾多理工宅男裡首屈一指,最適合與外界打交道。

羅佳在網上查到,幾天前,有家位於烏錫工業園的手機模組工廠,名叫英太光學,因為入不敷出準備破產。

上千名工人失業,在工廠外靜坐討薪,勞動部門和地方正在與廠家協商,讓他們把欠工人的薪水給發了。

混到連薪水都發不出來,英太光學的負責人應該很著急才對,羅家讓洪濤去談談,低價把這家工廠收購下來,作為公司的生產基地。

任務佈置下去之後,羅佳便驅車到烏錫電子市場,買了整整一車原材料和零部件,另外,還購買了二十部最新型號的華為mate系列手機。

然後,他便關上門,鑽進車間裡進行研究。

攝像模組中的零部件,幾乎都可以從市場上買到成品,唯獨感測器需要羅佳自己做。

英太光學之所以倒閉,就是因為感測器做的實在太差勁了,但他們的生產線卻是現成的,到時候換上高精密機械手臂,再經過重新設計和原材料改進,就能大幅提高感測器效能。

研究攝像模組的同時,羅佳還與在滬都的總公司時刻連線,推進設計部門的工作,關鍵技術都在羅佳腦袋裡,缺了他可不行。

經過三天沒日沒夜的折騰,星辰公司第一批攝像模組總算出爐了,每一顆四千萬畫素感測器,都是機器人用他們靈巧的手工打造出來的。

羅佳和在滬都的沙展聯絡,然後帶著這批樣品,連夜趕往華為設在滬都的2012實驗室。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