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想打鐵

第36章 一次改變命運的對話

“i’m back!”

兩世為人的蘇楓很清楚喬丹這次復出會有多震撼。

不過,因為已經提前知曉這段劇情的原因,所以蘇楓本以為自己的內心不會產生太大的波瀾。

然而,很快蘇楓便發現:

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只有身在此間,你才能切身體會到1995年3月,在邁克爾-喬丹宣佈復出時,這場地震帶給你最直觀的衝擊。

全美的所有電視臺,無論在播什麼新聞,什麼節目,在這一刻,都停下了。

而這樣的新聞待遇,一般只有在米粒家大統領遇刺、海灣戰爭時才會出現。

電視裡,當邁克爾-喬丹的身影出現時,人們起先是不知所措,接著是懷戀,然後便是再也攔不住的興奮。

在布萊恩特家,當蘇楓與科比還有科比的父親喬一起看到這條新聞時,蘇楓注意到了這對父子的表情變化。

科比的身體在顫抖,止不住的顫抖。

喬緩緩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那罐可樂,而在易拉罐上,蘇楓注意到了一個明顯的凹痕。

一團又一團的火焰在這一刻彷彿就要從科比的胸腔中噴湧而出。

坐在沙發上的喬不停地抖著自己的腿,而他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

“i’m back!”

他。

邁克爾喬丹。

回來了!

整個北美隨即瘋狂!

與喬丹有關的所有代言、商業股票瞬間暴漲。

同時,北美七大博彩公司第一時間將芝加哥公牛的奪冠賠率從1賠40修正為了1賠5。

公牛隊接下來剩下的門票不管是主場還是客場,全部售空。

nbc電視臺緊急調整了喬丹復出首戰對步行者的直播計劃,由原先的只對半個美國直播變成了全美直播。

所有的報紙頭版在第二天都刊登了邁克爾-喬丹的照片,以及配上了他那句經典的“i’m back!”。

各大電視臺、報社都在緊急調動他們能調動的籃球記者,而接下來,這些人只有一個任務:

飛往芝加哥,帶回有關喬丹的第一手報道。

這是何等的輿論影響力?

這是何等的能量?

這是何等的人氣?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沒有社交網路的年代。

可是,這次喬丹復出引發的連鎖反應,就算是在未來,也是相當罕見的。

有人說,邁克爾-喬丹在後三連後才正式封神。

但是事實上,在1995年的3月,當他宣佈復出時,他便已經坐上了神位。

nba震動了。

北美四大體育聯盟震動了。

如果說大衛-斯特恩親手捧出了邁克爾-喬丹這尊大神,那麼現在,這位猶太小老頭已經不敢相信他所看到的一切了。

就算nba已經提前得知了喬丹復出的訊息,就算斯特恩做好了無數個預案,但是在喬丹面前

這些,都不值一提。

整個美國,已經瘋了。

nba所有的超級巨星們頓時壓力倍增。

其中以衛冕冠軍休斯敦馬賽克首當其衝。

在喬丹宣佈復出的第一時間,人們便想採訪大夢還有湯帥。

但是蘇楓知道

這會兒的湯帥還在轉大招呢。

所以,這次馬賽克選擇了沉默。

無數喬蜜們已經止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了。

瞧吶,不管你們之前打的有多熱鬧。

現在,和我們一起來看結局吧。

對於此時正處在失業危機的美國而言,當得知喬丹復出時,米粒家大統領克氏鷹醬甚至在接受採訪時激動地說道:“喬丹的復出會為美國增加1000萬個就業崗位。”

芝加哥市長在這一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抱著喬丹親一口,因為他知道,芝加哥的經濟,它又活過lei了!

咳咳。

總而言之就是.

奈何蘇楓沒文化。

一句臥槽行天下。

……

而就在蘇楓正平緩著喬丹復出帶給自己的震撼時,一旁.

科比忽然開口道:“我決定了。”

蘇楓轉頭看了一眼科比,並向科比傳送了奧尼爾問號表情包。

大哥,您決定了啥?

“我要跳過大學,把我的天賦直接帶進nba!”科比嚴肅、認真且不帶開玩笑的看著蘇楓說道。

蘇楓:“.”

嗯.

嗯。

其實蘇楓很想告訴科比,就這事兒,你不用告訴我,我也早知道了。

不過這一世,在與科比成為朋友後,蘇楓也算是親耳破除了關於科比為什麼跳過大學,直接進入nba的傳言。

事實上,蘇楓前世,有關科比為什麼跳過大學的猜想有眾多版本。

而科比本人以及很多科比傳記裡,通常採用的都是:

“我一定要在他退役前,和他在球場上進行公正的較量!”科比激動地對蘇楓說道。

蘇楓不傻,他知道,科比說的這個他,正是邁克爾-喬丹。

雖然這會兒的nba允許球員跳過大學,但是熟知歷史的蘇楓很清楚,哪怕是這一時期,直接跳過大學的球員在nba也是另類。

1974年,高中畢業的摩西-馬龍因為家境貧寒,不忍看見母親操勞,決定跳過大學,去賺大錢。

1989年,獻祭了智商換來籃球天賦的肖恩-坎普認為,既然他連作弊都無法透過大學考試,那不如去打nba得了。

加上達洛比和威爾肯斯,沒錯,1995年以前,nba的高中生就是那麼稀少,個個都是大熊貓。

因此,敢於跳過大學直接進入nba的球員,要麼是天賦異稟,要麼就是有著自己必須跳過大學的理由。

但是蘇楓記得很清楚,95年,會有加內特,而96年,會出現科比和小奧尼爾,97年則會有麥迪。

並且接下來,還會有很多大學讀到一半就跑來參選的球員。

要知道,這可不是未來。

這是90年代,這會兒的球員,一般會先在大學打3到4年,之後再加入nba。

哪怕是文斯-卡特,也在大學讀了三年,而鄧肯就更不用說了,在讀完大學後,“石佛”才慢悠悠地加入了nba。

如果從選秀質量上來看,除了眾所周知的96年黃金一代外,97年、98年的選秀質量同樣很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