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舟準備用腦海裡的漢語言程式語言開發智慧助手。
作為一門新的開發語言,還只有李舟自己會的情況下,除了使用txt文件,李舟反正是想不到還有什麼好的開發工具了。
看著空白的txt文件,李舟覺得,完成智慧助手的開發後,有必要要著手寫一套開發工具出來。
一個程式的開發往往離不開庫,庫檔案是計算機上的一類檔案,提供給使用者一些開箱即用的變數、函式或類。庫檔案分為靜態庫和動態庫,靜態庫和動態庫的區別體現在程式的連結階段:靜態庫在程式的連結階段被複制到了程式中;動態庫在連結階段沒有被複制到程式中,而是程式在執行時由系統動態載入到記憶體中供程式呼叫。使用動態庫系統只需載入一次,不同的程式可以得到記憶體中相同的動態庫的副本,因此節省了很多記憶體,而且使用動態庫也便於模組化更新程式。
在作業系統中,許多應用程式並不是只有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檔案,大多數程式模組被分割成一些相對獨立的動態庫。當我們執行某一個程式時,相應的動態庫檔案就會被呼叫。一個應用程式可使用多個動態庫檔案,一個動態庫檔案也可能被不同的應用程式使用,這樣的動態庫檔案被稱為共享庫檔案。
好吧,說到底,其實就一句話,沒有庫,就算李舟寫出來智慧助手的程式碼,那也只是一段可讀性不高的章節段落,完全不能生成一個可以在手機或者計算機上執行的程式。
所以在開發智慧助手前,李舟還需要著手寫一個一個漢語言庫,不過李舟腦海裡有現成的漢語言庫,是系統定義好的,他只需要當一個程式碼搬運工就好。
寧靜的609宿舍裡,除了有節奏鍵盤敲擊聲,只有宿舍外的空調外機聲可聞。
七月的天氣,即使是建在背靠大山風景區山腳下的chzu學院,依然也夏日可畏。
李舟吹著空調吹來的涼爽微風,舒適的敲打著鍵盤。漢語言庫不僅僅包含著現代化的漢字,依然還包含古代使用的象形文字。用系統的解釋來說,象形文字才是人工智慧誕生的關鍵。
三個小時後,已經是深夜十點,李舟也終於靠著他那單身二十年的手速,成功的將腦海裡的漢語言庫完整的搬運了出來。
李舟看著只有不到一兆大小的漢語言庫,深深鬆了一口氣,千萬不要小瞧只有不到一兆,只有不到一兆大小的漢語言庫正是漢語言的魅力所在。
就好比“冬天,有多少穿多少。”,“夏天,有多少穿多少。”,同樣是“有多少穿多少”,但是表達出來的意思卻完全不同。作為土生土長的夏國人,大家都明白冬天冷,自然是有多少就穿多少,夏天熱,更是要有多少穿多少。
()
換個外國人,可能就十分的不理解這個“有多少穿多少”,到底是穿多少。
而漢語言庫的優點就在於可以“智慧”的依據不同場景理解什麼時候該多穿衣服,什麼時候該少穿衣服。
李舟扭扭頭,舒展了久坐不適的身體,就開始完善漢語言庫。雖然庫已經定義完了,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對庫進行封裝,如此一來,以後需要用的時候,只需要呼叫介面就行。
修改了txt文件的字尾名成.fx後,李舟熟練的進入了電腦的命令列介面。隨著李舟輸入了一個個連續的指令,一個蜂窩狀的圖形出現在了電腦桌面上,並不停的旋轉著。
這個不停旋轉的蜂窩狀圖,正是完善後的漢語言庫。每一個蜂窩都代表著一個介面,不僅如此,旋轉的蜂窩圖,本身就是一種檔案加密方式,其帶有“自我判斷”能力的表現,說是人工智慧的雛形也不為過。想要破解這樣的帶有“智慧”的檔案加密方式,李舟覺得,至少五十年內,還沒有哪個國家能破解,這還是李舟將各國使用超算破解的前提下預估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