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像ov這種靠外觀創新的手機本來就不好受,星雲科技再進來攪局,就是雪上加霜。
攪局不成功還好,關鍵是星雨還攪局成功了,並且成功找到了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這就麻煩了。
ov高層連夜召開會議,對下下一代產品進行了重新規劃,並把之前的設計方案直接給重置了一遍。
劉大郎還不知道,oppo r7和vivo x6已經跟他印象裡的完全不一樣了,走上了另外一種風格。
另一邊的小米科技,雷布斯同樣在規劃新的產品,在小米4之後,有一款重量級旗艦產品即將釋出。
那就是小米note,原本小米計劃在明年只發布小米note和小米4c,將一部分精力集中在紅米上。
開玩笑,再不鞏固自己的價效比市場,那群如狼似虎的友商,就該把紅米吞的連一點渣都不剩了。
已經先後有小辣椒4gmini,酷派大神f2等等殺進了千元機市場當中,再加上還未官宣的魅藍…
雷布斯的日子不會太好過,小米4倒是很受歡迎,但飢餓營銷的方式,註定會讓一批使用者沒有耐心。
劉大郎知道,小米5、小米9時代,是小米,以及oppo、vivo、魅族等一眾手機廠商最艱難的時候。
因為這個時間段的華為太強了,線上和線下同步發力,差點把小米、ov等廠商給打包團滅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華為有更多的核心技術,所以星雲科技在營銷的同時,一定不能不發展技術。
好訊息是,兩款長庚晶片,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實驗階段,不好的訊息是,有晶片他們也用不上。
40奈米的製程,註定了長庚晶片是一款為其他領域打造的商業晶片,放手機上連聯發科都打不過。
星雲科技的優勢在於:有【科技寶典】在,技術、晶片等問題,研發投入要比華為少非常多。
這就意味著,星雲科技有更多的錢用來打市場,用來做營銷,用來擴充套件自己的產品線,補上差距。
在星雨-沐釋出後,星雲科技一方面給星雨-沐做宣傳營銷,一方面則繼續在各個渠道為星火-熾造勢。
“史上最強遊戲機!”
“浴火而生!御風而行!”
這兩個口號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剛進入九月份,星雲科技再次放出了新的星火-熾宣傳影片。
星火-熾的風格延續了星火-烈,內建小風扇,再加上詳細的拆解式宣傳片,引起了全網熱議。
因為手機裡放風扇,這種想法在人們看來,簡直太瘋狂了。
短短一天時間,星火-烈的風扇就霸佔了各大主流社交媒體熱搜:
“臥槽!我看到了什麼!”
“這是人能想出來的設計?”
“風扇設計容易積灰吧?”
“往手機裡裝風扇!?”
“完了,星火-熾撲街了!”
“不用看都知道續航崩了!”
“4000毫安電池帶不動吧?”
“不懂就問,驍龍810這麼強嗎?還需要靠風扇來散熱?”
“……”
和星雨-沐不同的是,各大主流媒體都在唱衰星火-熾的設計,認為在手機裡內建風扇,不是好選擇。
因為可以預見,星火-熾上市之後,使用者們會面對積灰清理困難,手機厚重,續航拉跨等種種情況。
面對質疑,星雲科技第一時間站出來解釋:“星火-烈的內建風扇,有一定的自動清潔能力。”
“在續航上,內建風扇可以透過效能模式調節,加上星雲閃充,即便手機沒電,也能快速回血。”
如果沒辦法充電,星雲充電寶可以啟用星雲閃充,如果還覺得續航不滿意,那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至於機身厚重…,這點沒辦法,星火-熾的裸機重量為205克,在這個年頭,就是妥妥的板磚。
當然,喜歡星火-熾外觀和設計的,同樣大有人在,這也得益於第一代星火-烈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
還有很多人記得,星火-烈是一眾手機廠商裡第一個在釋出會上宣傳散熱的手機,出發點非常獨特。
星火-熾更是把散熱做到了極致,星雲科技的這種做法,忍不住會讓人想:散熱有這麼重要嗎?
如果星火-熾用的是驍龍835,或者驍龍6系列的晶片,散熱就不重要,可星火-熾用的是驍龍810啊!
辣雞高通隔三差五就出火龍,聯發科又不給力,但凡競爭對手多一點,也不至於讓它這麼囂張。
現在主流媒體越不看好星火-熾,火龍810爆發的時候,他們就會越想念星火-熾的散熱系統。
“笑吧笑吧,用不了多久,你們就笑不出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