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這一批折迭屏手機都被沃克以一萬六千美元一臺的價格收走了,並且重新簽署了一份協議。
接下來沃克要拿這批折迭屏手機做什麼,賈因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這款手機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張建智一來一回就賺了幾個億,不得不說折迭屏手機還是賺錢的,但本身沒有成為爆款的潛質。
因為折迭屏手機受到製作工藝、成本的限制,並不適合大規模量產,加上折迭屏市場相對較小。
所以後來的國產手機廠商,在做折迭屏時,並不會備太多貨,而是採用賣一臺生產一臺的方式。
三星折迭屏除外,畢竟品牌影響力在,大部分元器件還能自主生產,根本不用擔心庫存積壓問題。
劉大郎同樣也不擔心,第一批折迭屏手機只是試水,沃克的事情他也知道,讓他們先探路就行。
如果真的能把這批手機重製一下,並且炒作起來,成為時尚潮流,星雲科技會立馬大規模量產。
在春節前後,星雲科技一共給員工們放了15天年假,這個假期時間在國內已經能吊打各路資本家。
等待員工陸陸續續返回星雲科技時,劉大郎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果然, 學生年代才是最輕鬆的。
想一想, 每年的高考結束時,馬上就會有一群孩子們扔掉開始瘋狂的通宵、上網、逛街…
他們以為自己終於解脫了,殊不知他們離開的才是天堂,因為再也不會有這麼純粹努力的時間了。
暑假、寒假、法定節假日, 這些東西離開了學校之後, 很少會像讀書時那麼期待,根本沒時間過。
當然, 每個人都不一樣, 劉大郎認為,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 一定要記得提高自己的精神修養。
星雲科技回到國內, 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很多廠商沒辦法達到的高度,暴露出來的問題也非常多。
那就是核心凝聚力不夠強,所以劉大郎必須在新的一年裡, 給星雲科技規劃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於是,年後第一天,他就把各部門高層集中到了星雲會議中心: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就不搞什麼形式主義了,我想說的是:無論你們在去年有過什麼樣的成就,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還不夠好!
我們的目標一開始就不是成為一個普通科技公司, 不管是星雲科技,還是星空互娛、星雲通訊、星雲投資, 離行業頂尖還差得很遠。
擋在我們前面的不止有各大國產廠商,還有國際巨頭,他們的實力強大, 已經開始陸續出手了!”
劉大郎手一按,背後的大螢幕上頓時出現了一張張資料圖:
“截止到目前, 已經有超過三十九供應商, 不願意再給我們提供原材料, 包括一些關鍵元器件!
尤其是半導體矽片的供應量減少, 我們的晶片產量會大幅度下降,具體解決方案我稍後公佈!
這種情況在未來可能還會更糟糕, 我們必須防患於未然,在他們真正動手之前,把技術發展起來!
5g是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好機會,但星雲通訊從成立到現在, 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意義上的突破。
具體原因相信你們都知道, 所以在今年, 我們會加大對星雲通訊的研發投入,開始進行a輪融資。”
星雲通訊在成立之時就拿到了天使輪投資, 但只有幾百萬,跟沒有一樣, 全靠星雲科技的投入。
但隨著星雲科技負責的東西越來越多,對星雲通訊的投入明顯不夠用了,5g這個東西實在太燒錢。
動輒上千億的投入,還不一定能取得實質性成果, 不過劉大郎有【科技寶典】,投入上會少很多。
完整版的5g通訊技術只需要3000萬積分, 換算下來是300億, 他想換個閹割版5g技術都換不了。
星雲通訊融資的目的就是錢, 再加上星雲科技的投入, 最多一年時間, 就能把5g通訊技術搞出來。
別的不說,至少要比華為和老美的專利技術更多,到時候再安排幾個npc帶著研發人員自己玩去。
透過npc的引導,讓他們以為星雲通訊的5g是自己研發出來的。
搶到一部分專利後,再來幾輪融資帶更多的大佬入局,星雲通訊的支持者越多他們才會賺得很多。
新一年星空互娛的主要精力則是放在遊戲、影視、體育上,其他的娛樂領域則由星雲投資來解決。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錢來支撐,畢竟除了星雲通訊和星空互娛,星雲科技也非常需要錢。
晶片設計、影像感測器設計、測試實驗室,還有兌換高等級生產線、營銷宣傳、工資、售後等等。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錢, 而星雲科技目前最直接的來錢方式只有兩個:官方投資和消費者終端業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