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fps遊戲,傳統的fps遊戲我們要做,除了這個外,我再給你們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大逃殺。”
大逃殺?
fps專案組的員工都有些懵,專案組組長問道:“是類似於生存王者的那種嗎?它不是還沒上線?”
“有一點類似,可以把它稱為戰術競技型射擊類沙盒遊戲:
玩家在遊戲地圖上收集各種資源,並在不斷縮小的安全區內對抗其他玩家,讓自己生存到最後。”
劉大郎給fps專案組的員工畫了一個簡單的地圖,隨後再一進行講解,後者立馬明白了是什麼意思:
“董事長不愧是董事長!”
“不過開發這種遊戲,手機配置是不是有點跟不上?”
“前期可以先把畫質解析度、遊戲幀率都降下來,不需要它能有多好的體驗,只需要能玩就行。”
劉大郎不是很想選擇大逃殺型別的遊戲,但不得不承認,大逃殺遊戲在一段時間內火遍了全球。
只可惜火得快涼得也快,再加上外掛氾濫,透視、自瞄、追蹤子彈、穿牆、飛天、無敵等太多了。
倒是後來的企鵝拿到了手遊版權,做成了一款全民遊戲。
現在有劉大郎提供經驗,做起來可比開發簡單多了。
至於外掛方面,因為fps遊戲的特性,所以這種東西根本禁不掉,好在劉大郎還有【科技寶典】。
到時候直接從【科技寶典】中兌換一個應用安全防護系統,任何外掛都逃不過安全系統的檢測。
“關於競速類遊戲,我希望它能在競技性更強一些,同時能兼顧社交,在建模上一定要下功夫!”
fps射擊和競速遊戲,在遊戲平衡上是最難把控的,不過星空互娛的最終目的,不是初期就要盈利。
把傳說級武器、神車等等全部都砍掉,以競技性為主,先把大量的玩家吸引過來,並留住玩家。
隨後在不是特別影響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各型別氪金功能。
如果側重競技性,在盈利上肯定不如企鵝強,但星空互娛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擴大星雲科技影響力。
透過這些遊戲,以及星雲應用,把星雲os的影響力擴大,再順便把星雲科技產品給賣出去。
到時候再借著遊戲、生產力的名義,推出遊戲平板、電競耳機、星火遊戲套裝等,收割一波韭菜。
當然,劉大郎會為了照顧氪金玩家,專門推出幾款重氪遊戲,滿足氪金大佬需求的同時還能回本。
這些都不著急,星雲科技的硬體如果發展不起來,星空互娛出任何遊戲,也只是普通遊戲廠商。
當星雲科技的硬體技術發展起來時,和星空互娛相互促進,影響力絕對不會是1+1那麼簡單。
而且星空互娛想要進軍的娛樂領域,可不僅僅有遊戲領域,還有未來的短影片、影視、文化等。
劉大郎將三個遊戲專案組安排好之後,花了一筆重金來為星空互娛打造伺服器和資料儲存中心。
開發遊戲和建設星空互娛基地同步進行,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從星雲科技脫離出來單獨運營。
星雲科技本身還是以硬體發展為主,先把硬體市場給打下來。
核心生產工廠中,長庚晶片已經投入到了量產,第一批200萬顆晶片,很快就能交付給官方使用。
為了提升產能,劉大郎又從【科技寶典】當中兌換了兩條d級奈米soc生產線。
按照現有3000/小時的產能,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200萬顆長庚晶片就能生產出來,速度還可以。
剩餘的資金,則主要投入到了星雲分部、星雲專櫃和大郎直營店的建設當中,以及宣傳渠道上。
雖然星雨在國內不需要再請代言人,但該有的宣傳卻不能少。
星雲科技再次拿出了他們擅長的電視廣告,這次可不是洗腦營銷,也不是在三四線城市播放。
而是把星雨、星火的宣傳短片,直接打到了國內最大的電視臺上,一時間帶來的反響非常好。
因為星雨和星火的宣傳短片本身質量非常高,在一堆尷尬到摳腳趾的廣告中立馬就脫穎而出。
感謝海龍義鳴、遊星神、夕吳的打賞!感謝燚哥兒、toto0000、王大路的路、似繁、小妞_哥再呼、讀者的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