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遊戲測試被迫中止,大白拿測溫槍一照,小米note的機身溫度居然直接飆到了50.1度。
“看來小米note的溫度牆就是50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閾值,系統就會立馬開啟強制降溫模式。”
大白測評雖然隸屬於星雲科技營銷部,但他的測評內容還是相對客觀的,沒必要為了黑而去黑。
越客觀的評價,越能讓星雲科技營銷部旗下的博主做大做強,同時也越能凸顯出星雲手機的優勢。
或許這一代星火、星雨在跟其他手機廠商較量時還能有來有回,而下一代就會進入全面起飛階段。
很顯然,小米note遊戲28分鐘就開啟強制降溫模式的做法並不能讓消費者們滿意,溫控太差勁了。
雷布斯宣傳的四張石墨散熱板、cpu導熱工藝等並不能壓制住室溫25度的火龍810,直接翻車。
當然,為了保證測試的嚴謹性,大白測評又在小米note將溫後測試了一輪狂野飆車,得到的結果與上一輪的測試基本相同。
至於1080p的60幀錄影,小米note還沒撐過10分鐘就達到了溫度閾值,開啟了強制降溫模式。
“我知道螢幕前的你們可能感受不到,但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這款手機使用起來非常燙手。”
機身溫度50度是什麼概念?只有試過的人才能知道,不過大白測評認為,發熱也與調校有些關係:
“因為我的室溫是25度,現在還是冬天, 所以小米可能對晶片、系統調校還沒有調到夏天模式。”
大白測評說的也是實話, 如果一款手機的發熱明顯控制不住,那麼手機廠商的排程策略會更保守。
說完之後,大白測評又把排程策略更激進,並且帶有主動散熱裝置的星火-熾拉出來對比了一下。
得到的結論是, 如果星火-熾不開散熱風扇, 在溫度上和小米note相差不大,可開風扇就不一樣了。
星火-熾的機身最高溫度直接降了6~8度, 整體效果非常明顯, 42~44度不涼快,但也不至於燙手。
缺點就是, 星火-熾在開啟風扇之後, 電量和噪音有點控制不住。
風扇給cpu降下來的功耗節約的電,還不夠給風扇供電的,這麼一對比, 蘋果反而坐收漁翁之利。
別看蘋果從來不做散熱,但他們的a系列晶片功耗確實低,在這一點上,不管誰來了都不好使。
不過蘋果的價格同樣也非常高昂,如果單論價效比的話,在現在這個時間段, 驍龍801是最好的。
價格夠便宜, 效能也足夠用,二手市場99新的星火-烈已經跌到了1500以內, 還有小米4同樣不錯。
可別認為驍龍801就不燙了,這顆晶片它也燙,只不過它的燙, 還在人們的接受範圍內。
再加上驍龍805、808的襯托,才顯得它好像還不錯, 包括所謂的神u驍龍660、855、865也燙啊。
全靠其他晶片吸引火力, 功耗和價效比全都是火龍襯托出來的,
如果為了追求更極致的效能, 自帶散熱風扇,排程激進的星火-熾就非常不錯, 最起碼它不燙手啊!
大白測評這麼一對比,星火-熾的優勢立馬就出來了,而且還有在一小時內就能充滿電的星雲閃充。
或許在室溫比較高的情況下會充得比較慢,但它仍然是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充電速度最快的手機。
這期影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如果說小米note頂配版是意外翻車, 那接下來的測評…
又有連續幾家手機廠商的新款手機, 栽到了溫度測試這一環節當中,測試結果有的還不如小米note。
不做主動散熱, 根本壓不住驍龍810的功耗,這下子, 各方直接把矛頭指向了罪魁禍首:高通。
這波叫做火力轉移,在內部矛盾沒辦法解決的情況下,把矛盾轉移到外部,一致朝著高通開火。
高通在收到訊息後當場就懵了, 他們知道晶片有問題,但從來沒想到驍龍810的問題會這麼大。
於是乎, 降頻處理的方案再次被提了出來, 各大手機廠商和高通紛紛陷入比較混亂的地步當中。
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 在開始反應新買的手機發熱嚴重:
“睡覺之前習慣性把手機放在了枕頭下面, 結果剛睡著就被燙醒了, 這可是裝癟穀子的枕頭啊!”
“新買的手機收到了,女朋友很喜歡,五分鐘遊戲溫暖半小時,從此再也不怕大姨媽的拜訪~”
“太燙了!手機放在那裡待機都溫熱,看一會兒影片直接燙到握不住,更不用說打遊戲了!”
“我還專門買了手機殼,本來以為手機殼能隔熱,沒想到戴了手機殼,直接燙到彈高溫警告!”
“手機後蓋上可以放張冷水溼透的紙巾,外接水冷效果不錯!”
“好傢伙,敢情我買臺手機,還得配上電腦的水冷散熱才行?”
“對不起, 我向星火-熾道歉,原來你不是半成品, 火龍出世也不是開玩笑,這顆晶片真的燙啊!”
“我也道歉,現在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星火-熾要裝散熱風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