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低端手機市場,大郎手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近三個月內,總銷量佔據了百元機市場的38.7%。
這個資料相當恐怖,同時也從側面反應出了中老年人市場的潛力有多大,他們的消費能力並不差。
當然,消費過一次後,想讓他們在短時間換手機是不太可能了,說不定一臺手機能用三年以上。
還有一部分中老年人,用的就是子女退下來的手機,本著節約的精神,他們也不可能買大郎手機。
所以擴充套件產品線對大郎科技來說非常重要,本身大郎的利潤就低,只能靠銷量來彌補單體利潤。
薄利多銷,靠數量取勝,尤其是在電視機這一塊,大郎t15一上市,又引發了一波電視機熱潮。
“42寸版本,999元!”
“52寸版本,1399元!”
“62寸版本,1899元!”
並且打出了宣傳語:“讓普通人也能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
這一波相當於再次向紅米宣戰,我們的電視機出來了,62寸只賣1899,你們的電視機在哪裡?
大郎的矛頭只針對紅米,別的不針對,因為確實打不過,在電視機領域,大郎只有價格和尺寸。
其他方面一無是處,因為比配置、比品質、比設計、比綜合體價、比生態補貼硬體統統比不過。
大郎電視機沒有的,紅米也沒有,所以大郎t15只針對紅米,也只有紅米電視機的價格在千元內。
但大郎t15仍然是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兩千元以下尺寸最大的智慧電視機,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
一分錢一分貨,兩千塊不到買的電視機,還想要有四五千塊錢超級電視的體驗,肯定有點不現實。
其實繼續走低價路線,劉大郎頂著不小的壓力,因為大郎科技內部已經出現了一部分反對的聲音。
剛開始為了擴張市場,大郎科技走低價路線他們能理解,但一直走低價,最終利潤只會越來越低。
因為大郎科技跟紅米走的方向不一樣,大郎直營店的擴張、維護、售後付出的成本都非常高。
但至少從現在來看,大郎直營店還是賺錢的,並且總利潤不低。
至於後續發展,劉大郎更希望把大郎直營店打造成一個以大郎手機為基礎的微型智慧家居市場。
透過炊餅os,把一些簡單的,經濟又實惠的產品賣到最底層,普通人用不起的科技,算什麼科技?
或許在未來,大郎產品在硬體上已經沒辦法盈利,甚至出現虧本的狀況,劉大郎也不會讓它倒下。
同時,他也會想辦法用其他方式,給大郎科技創造更多的收益。
因為大郎科技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那麼簡單,它還承載著星雲科技一部分理想信念。
對於普通消費者,尤其是底層消費者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也不知道大郎的未來是什麼。
他們也不需要知道,他們能看到的,只是大郎t15上市了,62寸大電視只賣1899,這就足夠了。
跟他們說什麼背光、螢幕材質、顯示效果、色深,他們也聽不懂,而且也不在乎這些東西。
難道他們不知道四五千的電視機更好嗎?能買得起嗎?如果說高階是硬實力,低端就是看良心。
劉大郎不能保證大郎科技的產品有多好,但肯定沒有那麼差!
果不其然,在大郎t15上市的當天,大郎直營店、大郎旗艦店又掀起了一波熱潮,首銷成績驚人。
42寸版本的大郎t15在一天的時間內就賣出了超過五萬臺,至於62寸版本,銷量只有一萬臺左右。
對於追求極致低價的價效比使用者來說,42寸版本已經夠用了,999的價格就算用壞了也不心疼。
而其他的產品,智慧飲水機、空氣清淨機等等,銷量都在正常範圍內,反正這些都是貼牌產品。
非要說區別的話,就是這些產品裝了炊餅os,作為星雲os的簡化版系統,同樣可以接入星雲os。
62寸版本的大郎t15,劉大郎本來就沒打算賣多少,他們有一個更重要的用途:用做廣告宣傳。
星空互娛那邊,炊餅超人和小星的動漫已經制作了前五集,每集21分鐘,已經進入到了稽核當中。
理論上來說,50個工作日才能完成最終稽核,星空互娛又加了一點錢,30個工作日就能完成稽核。
在稽核過程中,星空互娛已經提前放出了宣傳片,兩部動漫的宣傳片一出,立馬吸引了無數眼球:
“臥槽!兩部動漫宣傳片已經出來了?星雲這是要搞事啊!”
“這個月他們的活躍度也太高了吧?還讓不讓其他廠商活?”
“出完星雨手機,又出大郎電視機,連動漫都做出來了!”
“下一個是什麼?遊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