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從手機開始

第66章 不跟你玩了~

而且這種為特定用途設計的輔助晶片,在研發投入上會相對更少一些,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

好在長庚1和長庚2成功了,雖然不能當成手機處理器來用,但生活裡用到soc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按照協議,兩款長庚晶片在流片成功後,第一時間就送了一批樣品到官方進行更深層次的測試。

通常來說,一款晶片從流片成功到量產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

但對於星雲科技來說,只要原材料供應沒問題,隨時可以量產。

這些東西交給研發部來做就行,如果產能不夠,可以直接從【科技寶典】當中再增加生產線。

劉大郎現在手握76萬積分,甚至可以直接來一條c級奈米soc生產線,但是設計圖紙的時間太長了。

等他們設計出來,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谷歌等等早已經用上了更先進製程的旗艦晶片。

這就是自研晶片加自己生產的劣勢,連三星自主設計的晶片都沒有打敗高通,更不用說星雲科技。

如果沒有【科技寶典】,劉大郎斷然不會走這條路,像oppo、vivo、小米走買辦路線才是正解。

先佔領一部分市場,研發出一些獨門技術,等有了足夠的資金之後,再投入到更高科技的研發中。

當然,這種發展模式的弊病也很明顯,想要後來居上,彎道超車打敗國際巨頭的可能性幾乎為0。

兩款長庚給星雲科技開了一個好頭,隔壁影像感測器的研發專案組也陷入了一種瘋狂工作的狀態。

其實影像感測器的研發沒有那麼難,但劉大郎要求研發出來可以用在自家產品上,這就有點難了。

所以在進度上,影像感測器的研發一直落後,倒是其他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感測器都做了出來。

比如光線、距離、重力、加速度等感測器,雖然比不上頂級感測器,但用在手機上也綽綽有餘了。

手機上又不需要那麼頂級的感測器,能夠應付日常使用就夠了,螢幕、效能、影像提升才更直觀!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星雲科技的動作少了很多,有不少人猜測星雲科技應該在規劃下一代產品。

殊不知,星雲科技已經拿到了官方的大量訂單,長庚量產的同時,還獲得了大量的研發資金。

整個星雲科技工業園再次向外擴張了一圈,總佔地面積超過500畝,俯瞰下來的景色非常漂亮。

不過劉大郎並不滿足於此,他迫切的需要一代足夠強的產品,帶領星雲科技創造一個新的高峰。

更高規格的生產線先不需要換,等星雲科技的影響力足夠時,再進一步吸納更多的研發人員。

到時候的研發工作會更輕鬆,進度也會更快,所以現在的積分只需要用來提高生產線產能就行。

劉大郎倒是想換5g技術,問題是換不起,不過他已經準備再成立星雲通訊,專門用來研發5g技術。

在這之前,劉大郎分別用長庚1和長庚2設計了兩款手機,一款是大郎2014,另一款則是星雲2014。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兩款手機是紀念品手機,大郎2014外觀是劉大郎當年設計的第一款智慧機。

3寸的螢幕,配上實體按鍵,還有炫酷跑馬燈,直接夢迴八年前。

星雲2014則是一款真全面屏手機,曲面無邊框設計,說是屏下攝像頭,其實是取消了前置攝像頭。

反正它只是一個紀念品性質的產品,展示長庚晶片、以及提出一些概念性技術,才是它們的作用。

“大郎2014和星雲2014分別生產1000臺,並且全部做成標本!”

一些生產工廠的員工們不理解劉大郎要這麼多不能用的手機幹嘛,只用來紀念?但他們不會問。

劉大郎要求什麼,他們照做就行,好奇心那麼重,遲早得玩完。

這些紀念品標本用來做什麼?

當然是送友商啊!

雷布斯收到兩款紀念品標本的時候,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還在搞買辦,劉大郎已經造出晶片了。

這還怎麼玩?

“雷總!星雲科技公佈了他們為奈米壓印技術專門研發的星體架構,和旗下首款自研晶片長庚!”

雷布斯:???

劉大郎這就把技術公佈了?

雷布斯連忙開啟星雲科技官網,有些無語,這算哪門子公佈?

頂多算是通知,通知各大手機廠商,星雲科技有晶片了,而且還是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晶片!

用腳後跟想想都知道,劉大郎怎麼會把核心技術公佈出來?

雷布斯看著桌子上的兩臺紀念品手機有點懷疑人生,單獨展示出來的長庚1、2彷彿在耀武揚威。

華為麒麟都沒讓他這麼難受,同時他也意識到了,必須加快建設小米科技園,研發自己的技術。

至於華為,在收到星雲科技的兩款紀念品手機後,一眾華為高層立馬就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別看長庚1和長庚2只是一個入門級晶片,能被麒麟按在地上摩擦,但它用的是奈米壓印技術啊!

如果奈米壓印技術只是一個噱頭,他們根本不會重視,可現在成品一做出來,這種性質就變了。

奈米壓印技術一旦發展起來,整個世界的晶片製造格局都會發生改變,受到衝擊的行業會非常多。

“星雲科技要改變世界了嗎?”

“華為不能再和之前一樣了,我們也必須發展自己的技術!”

可是談何容易?華為本身的模式就和星雲不一樣,怎麼改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