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郎給星雲手機每個店鋪都配了三個銷售人員,但三個人一個人收錢算賬,一個人負責出貨,一個人維持秩序都忙不過來。
場面實在是太混亂了,還驚動了警方來維持秩序,當然這些警察可不是白來的,每個人都從中間撈到了不少的油水。
第一批90萬臺nebula手機,半個月的時間便銷售一空,每天每個星雲手機店鋪都能賣出兩千臺。
賣光之後,三十家星雲手機的店鋪門口,依舊是排著長龍,很多人的目的並不是買來自己用,而是以拿貨轉手賣到其他城市。
有不少聽到訊息,從外地過來的阿三,因為買不到開始限量銷售的nebula手機而在店門口指著星雲科技的銷售員破口大罵。
“各位請耐心等待!我們星雲科技工業園正在每天全力運轉生產,產能不夠是因為每臺nebula手機都要進行最嚴格的品質檢測!”
劉大郎並不介意倒賣商品賺差價的行為,相反,這種行為在現階段還可以為星雲手機的擴張省下佈置分層式銷售網路的成本。
純靠低價可能只能吸引一部分有購買手機能力的阿三,拼團首銷優惠兩個月,又能吸引一批人,贈送禮品還能再吸引一部分人。
阿三們嗜糖如命,按照印度風俗,請人吃糖或者送人糖果都有好的寓意,代表著贈方的美好祝福,希望吃到糖果的人幸福安康。
nebula1系列手機贈送的糖果不光做成了阿三們喜歡的五顏六色,而且個頭很大,甜度更是高到離譜,甚至能用齁甜來形容。
哪怕是很多印度人根本沒有購買手機的需求,衝著拼團低價以及贈送祝福糖果,也會購買一臺星雲科技的nebula1系列手機。
售價1199盧比的nebula1,淨利潤為150盧比,摺合下來是15塊,目前出貨最多,有50萬臺。
售價3399盧比的nebula1s,淨利潤為400盧比,摺合下來是40塊,目前出貨量為30萬臺。
售價5599盧比的nebula1 pro,淨利潤為2000盧比,摺合下來200塊,出貨量最少,只有10萬臺。
再加上最近一個月新出的30萬臺,光在新德里和阿爾格爾兩個地區,劉大郎就賺取了3950萬,換算成積分是39500點。
10盧比可以兌換1塊錢,1000塊利潤可以兌換1積分,積分也可以和反向兌換成資金,在現實用錢解決,在【科技寶典】用積分解決。
nebula1系列完全迎合了印度市場,唯一的缺點就是,星雲科技工業園的產能實在有些跟不上,不是缺配件,而是組裝速度跟不上。
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星雲科技工業園的生產工廠組裝線已經進行了三次擴張,到現在已經有了三百多個流水線組裝工人。
即便如此,生產工廠的產能依舊有些跟不上,在積分到賬之後,劉大郎立馬花費2萬積分,兌換了兩條d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
d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可組裝達到d級標準的電子產品,產能:2000/小時,當前可組裝:nebula1s、nebula1 pro。
nebula1系列手機,只有兩款智慧手機達到了d級標準,功能機nebula1並沒有達到標準,還需要原本的流水線工人進行組裝。
從【科技寶典】當中兌換的生產線可以進行迭加,最大上線為10,也就是說一條d級生產線的最大產能為10000/小時。
剩餘的19500積分,劉大郎又兌換了六條d級生產線,共計花費16000積分,剩餘3500積分。
兩條d級ram生產線,兩條d級rom生產線,還有一條d級lcd螢幕生產線和d級鋰電池生產線。
d級ram生產線:可生產1~4gb的隨機存取儲存器(執行記憶體),產能:2000/小時。
d級rom生產線:可生產2~32gb的只讀儲存器(儲存記憶體),產能:2000/小時。
這下子,星雲科技工業園的生產工廠就有了lcd螢幕、鋰電池、ram、rom、全自動組裝五種d級生產線,產能均為2000/小時。
並且每條生產線,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入原材料,劉大郎就可以自定義想要的產品,前提是產品必須在生產線的生產範圍內。
這也是星雲科技能將nebula1系列手機的成本壓到如此低的原因,不過最便宜的d級感測器生產線也需要10萬積分才能兌換。
d級奈米soc生產線就更誇張了,需要整整50萬積分,還只支援65~40nm處理器的生產。
關鍵是奈米soc生產線就算是能生產也不代表就能用啊,它還需要往裡面新增晶片設計圖紙!
而在【科技寶典】當中,入門級別的九霄系列圖紙都是7nm起步的,想要生產7nm晶片,至少需要b級奈米soc生產線才能生產。
按照【科技寶典】的標註,大部分d級生產線都不需要新增圖紙,但從c級生產線開始,轉變成了幾乎都需要新增圖紙。
劉大郎試著生產了一下,發現d級ram和rom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產品非常奇怪,跟他曾經所見過的任何儲存元器件都不一樣。
除了原材料相同之外,其他方面真的是沒有一個共同點,不過原材料才能值幾個錢?值錢的是製作工藝、技術專利和生產機器。
不再糾結這些問題,也不再去看【科技寶典】當中那些琳琅滿目的電子科技,劉大郎開始分析起市場部銷售人員反饋回來的資料。
新舊德里和阿爾格爾加起來超過3000萬的人口,哪怕在市場估算減少50%,剩餘的潛力也非常大。
憑藉現在的星雲科技,連新德里都吃不下,nebula1系列手機產能依舊不足,儘管出貨量比以前翻了兩倍,但還是有些不夠。
星雲手機的店鋪在新德里和阿爾格爾擴張到了六十家之多,但每天的供應量始終只有那麼多。
並且在新德里手機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專門的黃牛,將星雲手機搶購一空之後,帶著產品轉手去印度的其他幾個大城市進行倒賣。
“在哪都不缺投機倒把!”
星雲科技將每個人的限購數量規定到了最多五臺,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種限購規定根本限制不了想要從中牟利的阿三們。
走在新德里的大街上,忽略膚色和語言和,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宛如回到了十年前的國內。
破舊的磚房,路邊的大排檔,錯亂的廣告牌堆迭在一起,但在破亂背後,卻又迸發著活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