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ula4系列手機的升級就是往這方面考慮的,為什麼沒有3,因為在很多地區3並不是吉利的數字。
入鄉隨俗嘛,例如華夏有很多手機廠商,不做4或者7系列手機,畢竟產品名字也會影響到銷量。
前方道路問題解決不了,不管是對線下還是線上渠道都有影響,劉大郎對此也是頗感頭疼:
“難不成我賣手機還得自己修路?還得自己搞基礎建設?”
線下擴張受阻,好在另一邊的線上渠道已經初步打通了,星雲科技和亞馬遜印度、flipkart兩家線上購物網站取得了初步合作。
劉大郎本來還挺開心,因為線上出貨相比於線下渠道,成本會更低一些,可一看賈因交給他的報告,他的臉頓時黑了下來。
“我去,印度線上購物平臺怎麼這麼冷清!居然是因為快遞市場太過混亂?安全性沒保障?”
合著賣手機不但得自己修路,還得自己搞快遞公司?
這不禁讓劉大郎想起了後來統治東南亞快遞市場的極兔快遞。
“有利益,那就幹了!”
說做就做,劉大郎先在亞馬遜和flipkart上註冊了星雲旗艦店,隨後又成立了快遞公司星空速遞。
配合亞馬遜和flipkart的活動,星雲旗艦店直接打出了“星空速遞,承諾三天必達”宣傳標語。
敢這麼宣傳,是憑藉著星雲科技有四十個分部,可以實現就近倉庫發貨,才敢說出三天必達。
很多地方偏遠的阿三,一看星雲旗艦店上線了,還能三天送到,晚到三倍賠償,立馬就想下單。
結果填地址的時候,星空速遞直接提示他們不在服務區內。
阿三們頓時滿臉問號,又試了幾次後才發現被星雲科技套路了:
“靠!難怪你們敢說三天必達,晚到三倍賠償!原來三天到不了的地方,你們根本就不送啊!”
在星空速遞能送到的地方,就用星空速遞,在星空速遞送不到的地方,則是用其他快遞公司。
就這樣,星空速遞在一片罵聲中出場了,罵歸罵,但星空速遞的效率已經稱得上是相當高了。
畢竟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嗎?四通一達的成功案例擺在那裡,稍微變通一下就能拿來用。
劉大郎經歷過這些快遞公司的洗禮,照搬過來簡直不要太輕鬆。
快遞問題解決了,道路問題劉大郎是真沒辦法,星雲科技能建一條兩條路,還能全建了不成?
涉及到工程問題,每個地區都相當麻煩,劉大郎寧願損失掉這些利益,等他們自己完善基礎設施。
12月份的星雲科技進入了瘋狂擴張模式,整個第四季度市場份額突破30%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原本12月nebula2系列手機的銷量會稍微疲軟一些,沒想到安巴尼給星雲手機打了一波免費廣告。
作為首富,他的生活自然是備受關注,在訪談節目中,他衝著記者炫耀了一波他的“定製遙控器”。
這批nebula2 pro是根據他的需求定製的,但劉大郎保證,這批手機上面絕對沒那些奇怪的東西。
什麼定製皮革,什麼黃金鑽石,這還是他認識的星雲手機嗎?
既然這樣,劉大郎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宣傳的好機會,藉著安巴尼炫富的同時狠狠宣傳了一波。
nrbula2系列手機的訂單直接漲了不少,保守估計,12月份的星雲手機銷量能衝上400萬臺。
另一邊的星雲電視機nebula ae 12,訂單始終都是爆滿的,問題是星雲科技工業園沒這麼大產能。
12月份最多能出60萬臺星雲電視機,跟上個月沒什麼區別。
劉大郎已經決定,等下個月回到國內之後,直接就找國內代工廠進行代工,來滿足生產需求。
同時,nebula4系列手機進入規劃當中,依舊是由標準版、s和pro三個版本,定價也和之前一樣。
nebula4系列手機預計明年4月份召開釋出會,同期還有兩款星雲科技嘗試“萬物互聯”的產品。
分別是星雲科技初代智慧電視機nebula ae 13,以及和信城聯手打造的有八根天線的星雲路由器。
眾所周知,路由器的天線對無線訊號強弱沒有任何影響,但架不住人們就覺得天線越多越厲害啊!
星雲科技也不搞那些虛的,直接就給它來上八根粗壯的天線!
不過在這之前,劉大郎還需要回到國內,完成他的第一步計劃:
“華夏手機市場這麼熱鬧,怎麼能少得了我們的大郎手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