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郎!星雲科技創辦人,董事長兼ceo,科研工作者!”
劉大郎的頭銜沒有那麼多,簡單明瞭,再一看詳細介紹,網友才發現,這不是大郎科技董事長嗎?
總共十三萬粉絲,十萬都是假的,熱搜也是買的,但花錢在微博上做宣傳,又不是什麼寒磣的事。
前兩個頭銜網友們還可以理解,但最後的科研工作者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劉大郎還搞科研?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大郎這次帶來的遊戲手機“星火-烈”,光看宣傳圖還真不錯。
國內的手機配色,在13~14年這個階段,很少會採用這麼亮眼的顏色配置,更別提做遊戲手機了。
星火-烈的配置引數除了沒有4g,處理器版本略低一點之外,其他的配置引數已經壓了小米4一頭。
可現在小米4還沒釋出,星火-烈的配置引數也沒有曝光,劉大郎只放出了幾張真機宣傳圖而已。
1月15日釋出,離現在還有半個多月,在這半個多月時間裡,星雲科技可以做的營銷宣傳非常多。
星雲科技要做遊戲手機的訊息一實錘,熱度一造出來,劉大郎的初期目標就達成了,隨後營銷部立馬開展下一步宣傳計劃。
首先透過目前掌握的上千個企鵝群、貼吧、論壇進行大力宣傳,隨後又培養一批測評博主進軍b站。
初期進軍b站的測評博主一共有五個:大白測評、烏鴉測評、悟空測評、五嶽開箱、前線科技快報。
兵不在多而在精,五個測評博主風格完全不同,但在同一時間段內,先後投出總計三十九個影片。
內容全都是測評各大主流手機品牌的產品,只看影片,絕對不會把他們和星雲科技聯想到一起。
因為影片裡測了華為、三星、蘋果、lg、htc、中興、酷派、魅族、聯想、小米、天語、金立、ov等等一系列主流手機品牌。
烏鴉測評裡甚至連一些山寨機都測了,就是沒有星雲科技旗下的大郎手機和大郎電視等產品。
還是在一些粉絲“強烈要求”下,烏鴉測評和悟空測評才專門做了一期大郎手機、電視機的影片。
悟空測評的博主就是大郎特別紀念版的第一批購買者,孫廣傑和他的幾個同事,在接到星雲科技邀請函的時候,他們還都不敢相信。
“只需要按照要求做測評影片,就能賺到錢,這麼簡單嗎?”
“做了!為什麼不做!”
“大郎手機用著還行,我到現在還沒出現過特別卡的情況。”
“主要是大螢幕真好看!哪怕不賺錢讓我們做影片都行!”
“星雲科技也沒要求我們必須說什麼,為什麼不幹!”
孫廣傑等人第一次做測評,給星雲科技營銷部審稿時,還被打回來幾次,改了幾次才最終透過。
倒不是因為內容不行,而是缺乏特色,或者其中的一些話會得罪其他廠商,遭到一些水軍的攻擊。
差評可以說,但一些比如“某某手機就是垃圾”、“某某廠的手機毫無誠意”之類的儘量不能說。
很多時候一些話委婉一點表達出來,起到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連續幾次,孫廣傑也學會了該怎麼做,影片一發出去,銀行卡上立馬就收到了星雲科技的充值。
“您尾號6666的銀行卡12月30日20時5分收入99元,活期餘額99.31,客戶附言:現結工資!”
孫廣傑頓時覺得真香!
他忽然有些期待星雲科技的遊戲手機上線時,給他發一臺過來測評,不但能白嫖手機,還能賺錢!
這樣的工作誰不愛?
至於其他影片博主:
大白測評主要測旗艦機或者準旗艦,前線科技快報主要測一些科技含量和熱度都比較高的產品。
五嶽開箱的東西就比較雜了,甚至連騎士腰帶、星球大戰鐳射劍都買回來專門做了一期影片。
雖然五個影片博主都是為星雲科技工作的,但他們在測評時的一些內容,卻儘量做到了公平公正。
本身的影片質量不錯,再加上星雲科技營銷部幫忙引流,五個影片博主在半個月內就吸粉三十萬。
這些粉絲可是實打實的粉,再慢慢的積累,等星雲科技未來發布新產品時,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其他手機廠商同樣會用一些類似的手段,培養一些自媒體宣傳,這些都沒關係,等其他博主一出來,星雲科技直接花錢充值就行。
不出一些無腦吹的影片博主,怎麼能凸顯出星雲科技的影片博主影片內容質量優秀,人品更好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