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釋出?在星雨釋出會前還是後?其他配置沒有變吧?”
“肯定沒有啊!我覺得應該在星雨釋出會之前,有可能是一天!”
“價格呢?有誰知道價格只要跟gtx1060款一樣就行!千萬別加價!”
“放心,amd以價效比著稱!不可能加價,甚至還有可能會降價!”
“……”
就算不了解也沒關係,星火遊戲本開機自帶獨顯直連,不需要專門設定,可以說星雲產品在開機設定中是所有廠商中最激進的,沒有之一。
螢幕支援144hz高刷,開機就是144hz,連智慧重新整理率都不設定,支援2k解析度,開機就是2k,不會因為線下使用者不懂手機而設定成別的。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廠商的產品明明支援120hz高刷,在開機時卻只有60hz,還需要手動調節,為了什麼?展示的時候多些續航?還是別的?
劉大郎認為,既然這是產品的優勢,那就應該展現出來才對,別的東西先不需要考慮,等之後再說就行。
星雲科技再次將市場熱度集中了過來,不過新版星火-幻焰的新配色還沒公佈,可以再稍微留一下,即便如此,這次的熱度也達到了一個新高。
“有星雲科技在,就沒有淡季和旺季的區別!”只要有星雲科技、星雲產品,整個電子產品市場每天都是旺季,是整個,而不是星雲一個。
包括華米ov,他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安排著自己的產品,甚至連ov都開始投資準備進軍平板、膝上型電腦市場了,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市場不需要某個巨頭的壟斷,百花齊放才是最美的,廠商們交替前進、消費者們可選擇的產品更多,尤其是平板類產品,爭議一直非常大。
在三年前,一提平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ipad,除非是實在缺錢,不然根本不考慮安卓平板,真的太差了,不光效能拉跨、應用適配拉稀。
就連外觀顏值都完全被ipad碾壓,導致安卓平板成了智商稅的代名詞,要說ipad有多好…其實不見得有多好,一些缺點ipad也無法避免。
最典型的就是透過系統更新降速,有非常多的ipad使用者會發現自己的平板在某一天忽然變卡了,即便如此,ipad也比之前安卓平板好太多。
第一代星雨平板出來之後,華夏市場中才算是出了一個能夠和ipad真正抗衡的產品,再到後來星辰、星雲平板的出現,已經不僅僅是抗衡了。
而是直接把ipad按在地上揍,從行業標杆到行業弟弟的轉變用了僅僅不到3年,速度太快,蘋果高層還沒反應過來,已經被後起之秀給超越了。
要說不憋屈那肯定是假的,平板這個產品是蘋果帶到公眾視野當中的,結果現在被一個華夏科技公司給超越了…但也不算完全超越了。
畢竟蘋果的一些特有功能、軟體星雲產品沒有,星雲團隊目前也在做,但想要真正打敗蘋果,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和口碑發酵才可以。
這個積累不僅僅是靠一些優秀的產品、軟體就可以的,還要靠渠道,蘋果在華夏的渠道非常猛,甚至壟斷了一些市場,比如一些大型企業…
聯想、戴爾、惠普同樣也有,渠道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地某工作單位要採購一批裝置,買什麼?
星雲產品的出貨量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個人消費者手裡,在一些商業公司看來,這種發展模式非常不穩定。
尤其是星雲科技的發展還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一旦科技創新變得緩慢下來,就會逐漸丟掉市場份額,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些事情。
對於星雲科技來說,想要這些渠道是為了先把蘋果給清理出去,而不是說真的在意這些渠道,即便沒有,他們也照樣不會那麼輕易地倒下。
科技發展就算有過渡時期,但整體依舊是向上的,別的廠商或許會有瓶頸,但星雲科技不會,還可以帶領合作廠商一起沒有瓶頸,創造未來。
華米ov四大廠商在今年的行動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統一的一年,上半年釋出小旗艦、價效比機型,而真正的大旗艦,都放在了9月份和蘋果打。
以往這種策略非常冒險,可現在有星雲科技頂在前面,不把蘋果往死裡揍才怪,最好是能像揍三星一樣把蘋果的市場份額揍到1%以下就好了。
難度有點高,但並不是沒有機會,蘋果十週年紀念的蘋果x系列可能會很猛,不過卻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4g,訊號差是蘋果的老傳統了。
單純的4g訊號差沒什麼,可今年的紫薇星旗艦晶片是顆5g晶片,且用上了星雲科技的整合5g基帶,光在訊號這方面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廠商。
五個目前華夏實力最雄厚的國產品牌在一個月內釋出5g旗艦手機,專門針對蘋果,就算蘋果x系列有通天的本事,這波也不可能扛得住打擊。
歷史中蘋果唯一一次市場份額暴跌,就是在華為釋出5g手機的時候,儘管那時候的5g還不完善,還有不少人聲稱5g沒用,4g已經完全夠用了。
但依舊有不少人沒有選擇那一年的新款蘋果手機,今天的這個局面完全就是提前了,並且他們的5g技術還更強大,幾乎相當於是完全體5g。
為什麼是幾乎?因為華夏官方的5g基站還在建設當中,不管是星雲科技還是華米ov都投資了不少錢進去。
但5g基站也不是光有錢就能建設出來的,還需要一些時間,第一階段的目標只需要覆蓋大部分地區就夠了,等回血之後再進行深入的建設。
6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夠了,在這之前,3月份就相當於9月份國產vs蘋果大戰的序幕,不光星雲科技在,華米ov甚至是一些小廠同樣也都在。
星雨主打的價位段是3000~5000,他們主打的價位段就是1999~3000,簡單的很,ov有一些機型或許會超過3000,但很明顯並不是出貨大頭。
一方面推出高價效比機型,比如擅長此道的小米、榮耀,另一方面也是透過為接下來的大旗艦做準備,只要成功了就可以一起衝向高階。
試想一下,當價效比機型能夠和蘋果8/8 plus這種產品分庭抗禮的時候,是不是更高階的產品也可以做?
失敗的話也沒關係,小米有價效比機型在,ov有龐大的出貨渠道,華為同樣有自己的渠道,但這麼輪番進攻下來,蘋果一定是最不好受的。
因為華米ov目前都沒短板了,安卓廠商在硬體堆迭的能力上是要強於蘋果的,拖後腿的高通和聯發科同樣沒了,剩下的只有系統一個缺點。
只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不光能衝擊高階手機市場,還可以推出更多產品,平板、電腦、生態產品…
“蘋果8/8 plus,聽說你們這次加量不加價啊!可惜你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星雲科技,我們還有合作伙伴!”
至少現在是合作伙伴,以後大機率也會是,如果華米ov沒有倒下的話…這種情況誰能說得準呢,十五年前諾基亞還是王者,但現在呢?
只能說想要保證長久的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有足夠的創新、研發投入才行,兩者兼備的同時考慮市場環境,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去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