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科技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出低配版本,星火手機起步256gb記憶體,做個128gb多好!”
“是啊!還能便宜一點…現在電動車也是,好歹推出一個續航少點的,價格低點我肯定就買了!”
“這這這,只有189公里一個版本,配色倒是挺多的…有五個,但問題是價格!我可能買不起啊!”
“請把可能去掉,我估計萬元是跑不了了,還得看充電樁是免費送還是自己買,應該是自己買~”
“自己買才更好!方便統一採購,充電這麼快,根本不需要一輛車配一個電動車,完全是浪費!”
“說得倒也是,那這樣的話,星紀2017的起售價能不能降低一些?一萬塊還是有一點貴啊~”
“主要是我怕丟…雖然宣傳上面號稱可以和星雲手機互聯,實時監控,還能第一時間報警,但…”
“對對對,我也是這麼想的!一千多的電瓶車還老是丟,一萬多的估計得直接整個車被偷走!”
“說得有道理,所以我不買!絕對不是因為我買不起!而是用不上,相信我,我坐公交車就行!”
“怕什麼!買就完了!”
“什麼時候釋出?”
“……”
關於星紀2017的釋出時間、定價等問題,星雲營銷部並沒有透露出什麼有價值的訊息,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輛非常優秀的電動車。
別的不說,光和星雲產品的互聯,尤其是和手機的一些比如智慧車鑰匙、路況提醒、電量提醒、導航等就能再次提升星雲手機價值。
尤其是一些非星雲使用者,又對通勤有著極高需求的人士,還能順便帶動星雲手機銷量,提升星雲手機在二級市場保值率,好處多多~
對於普通星雲使用者來說,他們手裡的手機也變得更有價值了,儘管他們大多數人並不會購買星紀2017,但有新功能總比沒有更好。
“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再回過頭來看起步售價比較高的星雲手機,已經沒人會覺得貴了,反而覺得非常值,價效比高。
誰又能確定星雲科技會不會在未來推出一些更優質的產品,到時候再加入星雲生態鏈時會不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這才是重點。
這就是為什麼小米和華為會那麼早佈局生態鏈的原因,生態鏈越完善,帶來的利益也就越高,不過前提是生態鏈的佈局得完善才行。
否則還有可能會影響到主打產品的銷量,當然,目前佈局生態鏈的除了樂視已經快要出局了之外,星雲、華為和小米都過得很滋潤。
憑藉星雲科技提供的一部分技術,華為的科技水平已經遠遠超出了曾經的時間線,就連一直被詬病的組裝廠小米現在也開始翻身了。
包括正在佈局生態鏈,但進度稍微有點慢的ov…但最終具體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還得靠產品來說話,至少三月份的產品都還不錯。
小米依舊是最猛的,現在的miui依然是那個最好用的安卓系統,雖然和星雲os不能比,但在安卓陣營當中是有其獨特魅力的。
雷布斯是個狠人,新品釋出會中再次拉出蘋果7/7 plus進行一頓鞭屍,並且2499起售價還配上了67充,主攝2800萬畫素+光學防抖。
並且還首發了紫微星110m這顆新款晶片,m是小米首字母縮寫,具體的引數非常猛,可以全方位硬剛驍龍835,且能效比要更加出色。
這讓高通真的是有氣沒出撒,連續幾條火龍之後好不容易有了一顆各方面都還算可以的旗艦晶片,結果華夏廠商們直接都不用了…
這誰能忍得了?
“行!既然現在不用,那麼以後都別用了!還有我們的配件,也都別用了!我看你們能忍得住?”
嘿,還別說,真能忍得住,劉大郎巴不得高通趕緊來一波斷供,星雲科技的配件多的是,高通有的他們都有,早就全部生產出來了。
價效比依舊是那個小米,大出了風頭的同時,雷布斯心裡也有些無奈,這全都是被逼的啊,上了星雲科技的船,就得一條路走到黑。
至少跟星雲科技站在同一陣營中,他們可選擇的餘地還更大一些,不過既然搞起了自研晶片,那再想跟高通、三星合作就難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驍龍三條8和數字8的新火龍時期,某個廠商的天璣9000機型賣得太火了,居然被要求減少天璣9000機型出貨…
逼的這個廠商沒辦法,在大促期間愣是把主要出貨產品給砍掉一大半,換成了炎龍機型,不然還能怎麼辦?除非以後都不想合作了。
總有人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實際上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太多次了,廠商們沒得選,所以劉大郎還挺佩服米ov現在想要改變現狀的魄力。
當然,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但卻有點相似,米ov還是沒得選,不跟星雲科技合作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現在星雲才是手機界風向標。
而且還給了他們相當大的可操縱空間,並且紫微星、虎賁等晶片讓國產手機再中高階、低端產品上都能節省更多成本用來做別的~
至於高通驍龍…可惡的火炎焱燚龍,誰愛用誰用去吧!連著坑了他們好幾年,真當他們沒脾氣?斷供?最好要搞清楚一件事才行~
是華夏手機品牌將高通晶片帶到了全世界,而不是高通將華夏手機品牌帶了起來,只要晶片問題解決掉,高通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不過小米作為半個網際網路公司,在新產品上依舊玩著一些營銷套路,比如起步記憶體只有64gb、首發比較難搶、想搶就得加價等…
這都不是重點,為了價效比,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再等等,還有一大部分人則更期待第四代星雨,但目前爆料的訊息很少。
甚至還不如星紀2017爆料的多,不是星雲營銷部不爆料,而是還不到時候,同時要給國產廠商留一點時間,給他們發一發產品。
不然星雲科技把風頭都搶光了,親愛的友商的產品還賣不賣?事實上劉大郎正在忙著另一件事,他正在一家生產頭盔的廠商裡面。
星紀2017很可能會在6月份之前上市,在這之前還有一個關鍵配件沒有出來,那就是頭盔,劉大郎為星紀2017準備的可不是一般頭盔。
這是一款3/4頭盔,相比於全盔和包盔兼顧了防護性和透氣性,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頭盔的鏡片兩側又兩個非常小的投影裝置。
可以將導航路線、時間、電量這些簡單的資訊投影到頭盔鏡片上,同時還不影響視野,並且改支援在頭盔內部喚醒語音助手小星。
這又是一個星雲生態鏈上的產品,性質和星x16這款合作耳機差不多,貼兩個品牌的標,頭盔廠商的商標還要更大,但並不影響使用。
利用星雲手機同樣可以實現一碰互聯,並且該有的功能都有,不光可以用在星紀2017上,還可以用在電動車、輕便摩托車等產品上。
劉大郎實際體驗了一把,顯示效果還算不錯,但還明視訊記憶體在一些問題:“頭盔舒適性、聽筒效果還可以最佳化一下,通透性有點差…
還有外觀,外觀設計,我們不需要節省成本用這種材料,你敲一敲,還有這邊過渡不太好…我跟你講,頭盔市場的潛力是很大的…”
何止是大啊,那是相當大,尤其是在共享電動車盛行的年代,就連不住校的高中生都幾乎人手一輛電動車,電動車普及率越來越高。
為了安全,自然也要制定相應的規則,當然,普通的家用電動車肯定用不上導航這種功能,但一些長續航的電動車或者摩托車呢?
星紀2017就是典型的長續航電動車,嚴格意義上來說歸到輕便摩托車這個品類當中了,這型別的頭盔只要推出,並且定價相對合理…
根本不會擔心市場銷量,所以這個頭盔廠商的總負責人對這次跟星雲科技的合作也是相當上心:
“好嘞好嘞!這就改!”
“進度要快一點,後續還有各種測試,這個流程最費時間,全部走完至少需要一個半月,再加上後期營銷宣傳…所以懂我意思嗎?”
“明白明白!那邊還愣著幹什麼!?全都給我工作去!產品做好了我給你們半個月假!來,劉總這邊坐,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