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庫克來說,他們並不指望蘋果電腦能撼動ndo電腦的市場,只需要保證其獨特的市場競爭力就夠了,但蘋果手機可不行啊!
可惜的是,由於一些地區的基礎通訊設施還不完善,蘋果就算提前放出蘋果8/8 plus,起到的效果也比較有限,這就屬於客觀因素了。
不過在全世界範圍內,蘋果、三星等公司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三星還在努力覆盤,蘋果已經放出大招,星雲科技還沒訊息…
這兩天熱度最高的依舊是三款星雲顯示器,只可惜顯示器這種東西由於體積比較大,所以在運輸上並沒有手機、筆記本那麼方便。
所以星空速遞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不光在國外,在國內一些星空快遞員也身穿黑色制度出現在了城市當中,並且還配了專用電車。
利用星雲科技的網點,可以實現快速出貨,快遞員本人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因為一些訂單中消費者會選擇上門安裝產品的服務。
大部分人還是不需要的,一款顯示器而已,只要稍微懂點電腦常識的都能隨便拿來用,不過目前星空速遞員還不多,影響力並不大。
倒不是說星雲科技的執行速度緩慢,而是說硬體還沒跟上,星空快遞員的福利待遇是非常高的,不光配專用電車,還配一臺工作機。
這臺工作機可跟一些用著安卓系統的掃碼槍不一樣,它可是搭載正兒八經星雲os的產品,還內建了esim卡,流暢度方面自然不用說。
缺點是隻能接打電話和用一些固定快遞軟體,其他的…電池做到了8000毫安時,快充用上了50雲閃充2.0,螢幕顯示效果也不錯。
畢竟有不少快遞員的工作環境就是在高溫強光下,螢幕亮度不行也會影響工作效率,至於那臺電車…自然是由合作廠商提供了~
比亞迪的高國鵬對此非常上心,一聽劉大郎有要求,立馬就按照星雲科技提供的圖紙加班加點搞出來50輛專用快遞車,效率極高。
這也與設計部在設計產品時就拿的是比亞迪現有的模具進行設計的有關,只需要生產出來後組裝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重開一套模具。
拿到成品後,再經過專業機構檢測、上牌,一共只花了一週時間,放在以往沒一個月肯定下不來,但現在的話真的是一路綠燈。
因為新能源行業是風口,從去年開始熱度便一路飆升,直到今年各個廠商都要有大動作了,比亞迪甚至準備放棄掉燃油車的產能。
用一些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風口上的豬都能起飛,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已經有一個世紀騙局正在進行,而很多人還沒意識這一點。
就連劉大郎都差點剋制不住,想要帶領星雲科技大舉進軍新能源產業,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他們提供技術和關鍵產品會更穩妥一些。
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再推出新能源產品也不遲,他們要的是革新,而不是跟現有的一些廠商爭奪市場份額,打來打去的根本沒必要。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三年後,這段時間是新能源產業集體暴發的一個時間點,這也是為什麼那個世紀騙局能成功。
這些暫且不提,星空快遞車的整體造型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拉風!不光要比其他快遞公司的車大、能裝,造型還要更加帥氣!
銀白色的車身兩側是兩個碩大的星雲雙色logo,用了a級鋰電池的快遞車在續航上自然不用擔心,夏天純電續航能跑到200km以上。
冬天的話會折損到60%左右,也足夠一天的工作了,在星雲分部旁邊的星空速遞分站還專門設定了充電樁,第二天又是滿血復活。
只不過目前星空速遞還只在渝州市有,想要推廣到全國各地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還要付出極高的成本才行。
總得來說,這是一個投入大於回報的產業,至少在五年內,星空速遞並不會給星雲科技帶來什麼實質上的收入,還會增加不少支出。
但不能僅僅侷限於眼前的利益,星空速遞能夠進一步提升星雲科技的影響力,並且在將來還有可能派上一個比較重要的用場…
有一部分渝州市的星雲使用者在下單時注意到了這一點,趙曉華在星雲商城下單了一款星雲顯示器後,便發現結算頁面有了些變化。
“可選快遞公司?”
“星空速遞?”
“這是什麼東西?”
“不管了,先試一下!”
這幾年的順豐速度還是不錯的,後來的話就不提了…星空速遞這名字一聽就是星雲科技的官方快遞,選一下試一試也不是不可以。
晚上十點鐘下單,這個時間是下單高峰期,這點很正常,因為晚上人們會更感性,並且難得的空閒時間中,也很容易去衝動消費。
結果沒想到,星空速遞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星空快遞員8點鐘上班,趙曉華8點半就收到了快遞電話,並且快遞小哥還給他送上門。
由於沒有點付費安裝服務,所以快遞小哥只是簡單送到拆箱驗機後就閃人了,拆箱驗機這個環節理論上是為了防止產品出現問題。
實際上星雲科技的良品率高到離譜,幾乎就沒有次品,所以這個環節便成了一個形式,使用者可以拒絕開箱驗機,這些都沒有關係。
至於一些可能出現的惡客,把好的說成壞的…這也沒關係,都在星雲科技的承受範圍內,畢竟他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使用者都合心意。
驗機都無所謂,趙曉華震驚的是星空速遞的速度,他昨晚可是10點鐘下的單,今天早上8點多就送到,甚至要比狗東自營還要快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