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且看,”
司馬懿卻是指著前方陣間隙地,解釋道:“左幕軍守備森嚴,陣型齊整,久戰而無半點縫隙,其陣後景象,我軍一無所知。”
此時三月中旬,成都城外的田間野草都已經長到50至70厘米了,都快接近半人高了。
一旦人坐在其中,遠處根本看不清楚。
更何況交戰戰場周邊還有好幾處小樹林,裡面隱匿了什麼對方根本就不知道。曹昂自己就清楚曹軍可是藏了不少騎兵在樹林之中的,料想對面也是應如是。
即便不提這些,曹昂和司馬懿站著的土臺也是臨時堆積而成,僅僅只是超過地面四五米,視線並沒有多好,貿然投入騎兵進入陣間隙地,的確十分冒險。
若是敵人無備,那的確能打出不小的優勢來,可但凡敵人設有陷阱,這隊騎兵必然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曹昂醒覺過來,皺眉沉思了片刻之後,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言:“就讓次鋒上前相替。”
中軍號角悠揚,位於次鋒的張衛得到訊息,讓他前進接替史渙所部。
張衛得到命令時大吃一驚,這才剛剛開戰不過半個多時辰,就要換他所部了?
原本沒被安排在頭陣,張衛還有些感激曹昂,覺得對方沒把自己和漢中軍當做炮灰消耗品,可這替換的也太快了吧?
心中狐疑歸狐疑,可軍令如山,不從那可是要當場斬首示眾的。
張衛還是分令麾下諸將各回本部,整理隊形,然後在將旗的指揮下緩緩上前。
這倒不是張衛偷奸耍滑,而是漢中軍的訓練素質就是這般低下,若是走的快了,陣型當場就碎裂了,上去了也是白搭。
曹昂和司馬懿也很清楚這點,並沒有催促張衛,畢竟即便再慢,一刻鐘的時間也足夠他們走到史渙處了,就當是一刻鐘後才下的決心了。
正如曹昂和司馬懿所想的那般,張衛所部花了整整一刻鐘的時間才來到了史渙部後方,又多耗費了一炷香的時間重新齊整了佇列,穿上甲冑,隨後才上前替換。
有了張衛輪換,史渙長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撤了下來,甚至還下令手頭的兩百鐵甲士以及刀盾兵重新披甲待命,生怕會出什麼問題。
所幸張衛本身也知道漢中軍和左幕軍之間實力的差距,這源自於訓練、經驗和配合之間的差距並不是道兵悍不畏死就能拉平的。
因此,張衛排出的是密集型陣型。五千餘人的大陣,僅僅拉出了與左幕軍相近的陣型寬度,卻將厚度增厚了許多。
雙方接觸之後,並沒有出現讓史渙擔心的事情。漢中軍竟然頂住了左幕軍,僅僅只是陣線向後退了三十多米。
史渙長鬆了口氣,下令本部人馬後撤,補充飲水吃食,抓緊時間休整。
同時,曹純所部的一個曲的騎兵在軍候的帶領下移動到了史渙和張衛兩部的中間側翼,顯然也是做好了援護對方的準備。
就在上至曹昂、司馬懿,下至史渙、張衛都悄悄鬆了口氣的時候,戰場上卻突然風雲大變。
發生變化的是戰場右路,也就是文聘對陣蜀軍前鋒劉璝的戰事。
卻說文聘率兩千精兵列陣右路,見對面蜀將劉璝也在伸展陣型想要發揮兵力優勢。
可劉璝的指揮能力不如史渙許多,蜀軍的訓練和經驗也不如曹軍,這一機動,陣型就有些變形了。
再加上兩翼的軍官立功心切,居然頂著弓弩手抄襲左幕軍陣後,結果在三輪齊射之下,死傷慘重,更直接影響了兩翼的穩定。
劉璝無奈之下,竟然又從中線抽調了兩百士卒分別增援兩翼,想要爭取時間收攏重組潰散的兩曲人馬。
可就在這個時候,文聘卻敏銳的察覺到了其中線單薄如紙,不由撫掌大笑,謂左右曰:“劉璝當真是視我如無物耶?”
當即喚來親兵,密令下令調集了鐵甲銳士兩百,大黃弩一百副,精銳弓手五十人。
很快,士卒就集結了起來。
文聘將大黃弩佈置在中線後方,並排成三列,最後十個人則由他親自掌握。而兩百鐵甲銳士則佈置在大黃弩的兩翼,只等著跟進擴大戰果。
“退!”
文聘一聲令下,中線的長槍隊嘩啦啦的就朝著兩翼撤退,在此之前,文聘就已經悄悄的撤下了後面兩列,只剩下最前沿的兩列。
此時一撤,直接打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一時之間,蜀軍不知該乘勝追擊,還是該繼續維持陣線。
不等劉璝做出反應,文聘一聲令下,三排熱列的大黃弩分成三波逐次射擊。弩箭如同暴雨一般潑向蜀軍長槍方陣,剎那間宛如熱湯潑雪一般,將長槍陣給融化掉了。
因為抽調兵力的緣故,中線的長槍陣只剩下了一千六百餘人。
文聘集中打擊正中間那部分,攏共只有四五排厚度,大約六百人的樣子。被大黃弩三波齊射,結結實實的射翻了上百人,整個陣型被射的四分五裂起來。
緊接著,文聘又大聲喊道:“急速射!目標中間!”
剩下的大黃弩和弓箭手再度潑灑起箭矢,尤其是弓箭手,在短短的十秒鐘內傾瀉了整整五支鐵頭重箭,蜀軍殘存的陣型中又是響起了一片哀嚎慘叫之聲。
“跟我上!”
文聘戴上盔帽,高舉戰刀,大吼道:“克敵在即!”
“克敵在即!”
一眾甲士大聲迎喝,跟著文聘朝著突破口衝了過去。
這兩百餘人幾乎人人鐵甲,後面又有弓弩手掩護,只是一波衝擊,就將原本就已經難以維繫的長槍陣給衝了個七零八落。
僅僅只是一個照面,文聘就率眾衝破了蜀軍的陣線。
文聘高舉左手,捏握成拳:“文石、姚岡,按計劃席捲左右!”
“喏!”
兩個楚地熊士高聲應命,帶著甲士分別朝著左右席捲而去。
文聘則帶著五十名親兵以及一百五十名重新裝填好了的大黃弩和弓箭手朝著劉璝本陣撲了過去。
雙方距離不過短短三十米,此時劉璝的臉上已經滿是慌亂之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