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山河

第471章 無妄之災

“軍國大事,豈同兒戲!”

“明人不說暗話,朝廷現在需要兩百萬石糧應急。

一半用以平息京中糧價,一半用來救災,李先生開個價吧!”

呂凌風強忍著怒氣說道。

大義壓迫,無法發揮作用,那就只能談錢。

拿難民要挾,那是算了吧!

不盡快把這些祖宗送走,誰來負責養啊。

北方數省之地,遍地都是饑民。

沒有安南都護府接受難民,別說是一百萬石賑災糧,就算有一千萬石賑災糧也不夠吃的。

縱使勉強渡過眼前的危機,後面遇上天災人禍,難民危機又會再次爆發。

本質上,大虞面臨的困境是土地不足,人口大量過剩。

歷朝歷代封建王朝,走到這一步的時候,都到了壽命盡頭。

安南都護府對大虞朝的最大意義,不是開疆擴土的武功展示,而是在根子上延長了這個古老帝國的壽命。

沒有這個蓄水池,按朝廷最近幾年的折騰法,天下早就狼煙四起。

朝中大員不是傻子,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預設李牧在南邊擴張。

哪怕明知道大量移民湧入,會讓安南都護府做大,容易出現藩鎮割據,也只能先飲鴆止渴。

後續的問題,那是下一任官員的麻煩。

“尚書大人,您來晚了一步,若是早些時候。

若是早幾天過來,想辦法給您湊湊,勉強能籌集一百萬石。

現在這種時候,頂多拿出五六十萬石。”

李和頌雙手一攤說道。

安南都護府本身不缺糧,但架不住移民數量多。

前面的年份,每年都能接收百萬移民。

遇上這種大災之年,被迫移民都護府的百姓只會更多,必須預留足夠的糧食。

為了替北方各省籌糧,李牧都打上了南洋各國的主意。

一面透過商業手段,從南洋地區收購糧食,一面搜刮新佔領區。

不過這些行動,都是需要時間的。

短時間內,運送到北方的糧食依舊有限。

特批的一百萬石,剛過來不到兩天,就賣出去了一半。

這還是訊息沒有傳開,只有少數訊息靈通的知道,有一批糧食運送到了天津衛。

“糧食不夠,就拿糟糠來湊。

據本官所知,這次船隊過來,還攜帶了大量的糟糠。

老夫也不佔你們的便宜,就按九錢銀子一石,全部包圓了!”

呂凌風當即回應道。

京中糧價,早就飆升到了天上去。

上等大米,一石足足要十幾兩銀子。

就連粗糧,都賣到了六七兩一石。

許多清廉的中小層官員,現在都面臨生存危機。

以往戶部發放俸祿,祿米都是折錢發放。

現在糧價太高,官員們不幹了,要求俸祿中祿米實物發放。

他這個戶部尚書,都被京中官員圍堵了好幾次,現在出門都要小心翼翼。

往日無人問津的糟糠,現在也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糧店中,成為了京中百姓的主食。

有條件的家庭,還能搭配點兒粗糧,沒條件的直接吃糠。

“吃糠咽菜”,完全是大家生活的真實寫照。

外面的災民更慘,朝廷施粥就是一團糊糊,還要限量供應。

近郊的草根樹皮,都被大家吃光了。

這固然有天災的緣故,更多還是人禍。

京中缺糧不假,但不等於豪門士紳,就沒有存貨。

被大水損毀的,主要是地窖裡的存糧。

建在地面上的糧倉,要遭受逢春日曬,豈能不做防水準備。

如果大家肯拿出存貨,渡過這次糧荒,並不是一件難事。

可惜這種事,只能想想。

除了少數豪門士紳,象徵性的捐獻了一些糧食賑災外,更多的都在裝死。

糟糠能成為主食,還是得益於安南都護府的移民政策。

船隊北上的時候,不能空跑,總得捎帶點兒貨物。

普通商品在北方不好賣,可供選擇的大宗商品非常有限。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捎帶木炭過來銷售。

後續隨著北方缺糧,有人發現了糟糠的商機。

都護府只是禁止出口糧食,又沒禁止往外面賣“糠”。

開了這個頭之後,不光徵調的民間商船開始攜帶,就連官船也跟著有樣學樣。

不光是糟糠,禁令之外的海貨,一樣有運過來人賣。

可惜北方百姓肚子裡缺乏油水,腸胃受不了海鮮產品的腥味,海貨根本賣不動。

“尚書大人,既然這麼爽快,自然沒有問題。

糟糠就按大人說的價格,粗糧我們也不細分了,統一五兩銀子一石批發給你。”

李和頌故作爽快的說道。

相比和商人討價還價,明顯是和官員談價格更舒服。

或許是來錢太容易,這些人通常對金錢數字,沒有那麼敏感。

大宗商品交易,給出的報價,居然接近市面上的零售報價。

但凡是猶豫剎那,那都是對金錢的不尊重。

雙方默契的沒有談細糧,那玩意兒災難並不受歡迎。

豪門士紳手中有存貨,不需要花高價採購,普通百姓又吃不起。

採購一批粗糧,那都是為了給中下層官員發祿米。

無論如何,都不能餓死官,不然他這戶部尚書的名聲就全完了。

至於不採購細糧,純粹是價格太高,戶部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嗯!”

“什麼時候能夠交貨?”

呂凌風關心的問道。

交易達成,他的心情瞬間好了不少。

價格上的問題,他直接選擇了無視。

看似戶部的官員人人大出血,實際上都是做做樣子。

最終這筆錢,還是朝廷來買單。

回頭在賬目上修飾一下,把賑災的開銷,挪移到官員俸祿支出中平掉即可。

如果平不完,還能攤銷到其他支出上。

“尚書大人,糧食正在運往京師的途中,沿途有軍隊護送。

什麼時候能運到,就看您的誠意了!”

李和頌當即暗示道。

災難運輸大量的糧食,本身就是高風險的活。

手頭沒有足夠的實力,根本無法做糧食買賣。

軍隊護送,既是在做信用背書,也是在炫耀實力。

“李先生放心,那幫冒充藩國使者,敗壞侯爺名聲的人,不會再出現了。”

呂凌風當即許諾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