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禎擺爛怎麼了?!

第74章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封毛文龍為東江伯

“老貨!要不是你,我阿哥會死嗎?你還有臉跑來我這裡叫囂?!”碩託眼睛都紅了。跟阿敏、濟爾哈朗的塑膠兄弟情不同,他們兄弟兩個可是真的有很深感情的,兄弟倆一母同胞,從小就不被阿瑪代善寵愛,真的算得上是相依為命走到今天的。

阿敏蠻橫慣了,見碩託竟然敢回嘴,於是就想像往常一樣用輩分和氣勢壓人。哪曾想,碩託悲憤之下根本不怕,直接拔刀對準了他,局面頓時緊張了起來。不過最終他們還是沒有打起來。其他幾旗的貝勒勸說碩託收手,碩託也有自知之明,他肯定是打不過阿敏的,至於發展成鑲紅旗、鑲藍旗火併,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誰都知道現在皇太極磨刀霍霍,正想法子跟各旗旗主奪權呢,他們要是火併,皇太極怕是要笑死,正愁找不到藉口對他們動手。

當捷報的訊息傳到北京,已經是半個月以後了。狗皇帝朱由檢在宮裡面吃著火鍋唱著歌,被這封捷報給幹懵了。

由於毛文龍這傢伙是有假傳捷報的前科的,朱由檢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被騙了。可是這封捷報卻是由袁可立主筆,毛文龍等上百名東江鎮文武聯名上報的,並且十分自信地表示:朝廷可以派人去東江鎮查驗戰果,或是等天氣轉暖、冰雪融化以後,再用水師轉運,將這些建奴的頭顱送到京師讓兵部查驗。

如果說去年的西南、西北那兩場大捷還有那麼一絲絲水分在裡面,那麼這場大捷就是實打實的了,含金量比袁崇煥的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的含金量要高得多,這可是來自遼東的大捷啊!建奴有多難對付,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大明首功:亂民五兩銀子,南蠻十兩,而女真人賞格是六十兩!!!含金量可想而知。

今天原本是休息日,但是朱由檢還是專門為了這封捷報召開了朝會。群臣百官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不僅朱由檢自己有些蒙圈,眾臣心中也在嘀咕:難道這個看起來不怎麼靠譜的皇帝,還真就是大明的聖天子?!袁可立是他一手推上遼東經略的位置的,沒想到還沒半年呢,就整出了這麼大的戰果。

遙想當年,薩爾滸之敗以後,大明烽煙四起,一敗再敗。好不容易捧出個袁崇煥用來維護一下臉面,但那兩場大捷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只要是知兵的人都大概能夠了解。

“兵部儘快核查戰功吧,莫要剋扣獎賞,及早將銀兩發下去。我等雖於此戰取勝,然己方折損亦甚重。畢卿,你戶部還需及早撥下撫卹銀兩。”朱由檢開口道。

難得這次沒有人跳出來跟皇帝唱反調。大家關於獎賞和撫卹倒是沒有異議,不過關於毛文龍的個人獎賞,才是眾人關注的重點。毛文龍實際上的職位是東江鎮總兵,不過有個都指揮使的虛銜,官是沒辦法升了,只能封爵。

但是文官們本能地厭惡毛文龍:一個是毛文龍這廝從來沒有給過他們孝敬,還有就是毛文龍也確實有點離譜,手下士兵大都是他自行招募的,根本就是聽調不聽宣的草頭王!

這不是有袁可立在嘛!雖然袁可立在朝中也不是非常討喜,但畢竟是文官,總比毛文龍要強,所以大家本能地想把功勞歸到袁可立身上。

不過朱由檢覺得:幹嘛要選呢?不是都有功勞,一起賞不就可以了嗎?

除了正經的捷報,袁可立還給他上了一封私人奏疏,信中表示:他不需要這些功績,他都一把年紀了,已經位極人臣了,再多的功勞對他沒有好處,他希望皇帝把功勞折現,換成錢糧撥給東江鎮,東江鎮計程車兵過得實在是貧苦。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如此方使人信服。朕意已決,著封毛文龍為東江伯!”朱由檢朗聲道。

眾臣心想:這倒是符合皇帝一貫的做法,反正封爵這事情本來就是皇帝自己決定的,你開心就好了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