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禎擺爛怎麼了?!

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

宣府總兵侯世祿之前在遼東的時候,在孫承宗的手底下混過,所以他現在訓練的車營,正是參照孫承宗車陣訓練的。孫承宗車營是輕重車營、步騎搭配組成的大型合成營,人數一般在六千人以上。

其最初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車營鋪開之後,長期守住陣地,在車營的庇護下開展生產建設活動,為己方軍隊構築一個有足之城、進退之所,方便開啟屯田建城等活動。實際上,確實達成了熊廷弼戰敗後對於遼西失地的收復,唯一的弊端就是燒錢!!!孫承宗經略遼東雖然只能稱得上可圈可點,但已經是歷任遼東經略裡面做得最好的一個。不勝不敗對於大明來說,就已經是萬幸了。可是為了支援他的策略,大明掏空了國庫,榨乾了內帑,很難說得清他的作為到底是挽救了大明,還是加速了大明的毀滅。

虎魯克寨桑追擊王廷臣部騎兵至宣化城外二里,卻見明軍騎兵迅速散開,沒入許多小方陣之中。等到虎魯克寨桑察覺不對,想要撤退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與他們近在咫尺的,是十幾個排列成一字長蛇陣的空心方陣,而更遠處,卻是直接平地立起了一座城。這座城由許多偏廂重車首尾相接構築而成,有兩人高,戰馬無法跳躍,左右看不到邊際,更是找不到一點下嘴的地方。這面牆的出現,使得明軍從一開始就已經立於了不敗之地。

明軍騎兵掀起的滾滾塵煙剛剛被吹散,蒙古騎兵還未曾勒住戰馬,卻聽見對面一陣炮聲響起。硝煙瀰漫之中,鋪天蓋地的槍子和炮彈潑灑而來。

自俺答封貢之後,蒙古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除了那拼了老命攢出來的三千鐵浮圖,其他的蒙古騎兵身上,大都只能穿棉甲,或是長輩們留下來、快要散架了的破舊鐵甲。這樣的甲冑在面對明軍火器的時候,自然是無法提供很好的防禦的。

他們要面對的是五步範圍之內,三門弗朗機炮、兩門湧珠炮以及數十杆鳥銃、三眼槍的密集火力進攻。霎時間,蒙古騎兵人仰馬翻,中彈者不下千騎,墜馬倒地者亦不下五百。

“中了明人的埋伏了!”這是此時所有參與追擊的幾千蒙古騎兵的共同心聲。然而按照他們的經驗,在承受了一輪火器之後會有一個間隔,這就是他們進攻的時機,存活下來的蒙古騎兵咬著牙,朝著明軍的方陣衝來。

然而讓他們感到膽寒的是,就在面前一字長蛇方陣的間隙之中,又有無數的小方陣冒了出來。面對他們的騎兵衝鋒,這群明人不僅不害怕,反倒是朝著他們反向衝了過來。蒙古短弓的弓弦炸響,與此同時,明軍的新一輪火炮打擊也來臨了。

在幾百年前,蒙古人曾經用柺子馬的騎射戰術橫掃歐亞大陸,然而到了今日,他們的騎射反倒是成了弱勢的一方。小短弓的射程短、威力小,欺負一下純步兵還行,面對明軍戰車前方那巨大的車載盾牌時,他們的弓箭顯得那樣的綿軟無力。

這一輪,明軍僅僅傷亡數十人,而北虜騎兵倒下了近千騎。巨大的恐懼籠罩在這群蒙古人的心中,就像是他們曾經給其他民族軍民造成的恐懼一樣。

偶爾有一部分騎兵好不容易衝到了明軍陣前,面對的卻是插著五支大槍頭、寒光凜凜的獨輪炮車。這些炮車連結在一起,構築成了空心方陣的外圍,他們從方陣之間的空隙衝了進去,然而招待他們的卻是裝備了刀盾、勾刀、虎叉、大刀、長矛的步兵肉搏小組。

衝陣的北虜騎兵被協同車陣的明軍步兵小心料理,這樣做是儘量避免傷害到珍貴的戰馬。在送北虜騎兵歸西以後,他們興高采烈地牽著搶奪而來的戰馬,迴歸本陣。

終於,這群蒙古騎兵回想起來了長輩們曾經跟他們訴說過的恐怖故事。從前他們都不以為意,以為只是長輩們的勇武比不上他們這一輩,才軟弱地向著大明俯首稱臣。而這種情況在他們這一代是不會再出現了,他們這一代人終將碾壓大明,證明他們是草原上的天之驕子。

明軍車陣更番迭射,隨行的步兵躍出本陣一陣砍殺,明軍的騎兵遊行於車陣外圍的兩翼,防備有可能到來的騎兵突襲。就這樣反覆推進,很快就把這群北虜騎兵打崩了。

他們丟下同伴的屍首,忘記了他們蒙古搶回戰友屍體的傳統,勒轉馬頭,拼命奔逃。明軍一方爆發出陣陣歡呼聲,推著輕車,對著北虜騎兵一路銜尾追殺,開銃放炮,打得不亦樂乎。

此役,宣府軍大捷,累計擊殺敵軍約兩千騎,割下首級一千六百顆,繳獲上好戰馬三百匹。二百多匹傷殘戰馬也捨不得丟棄,可以試著能不能救活用來拉車,剩下的馬屍自然就是用來給大軍加餐了。由此,宣府軍士氣高漲。

侯世祿率領一個合成車營六千六百二十七人,外加兩個騎兵營四千八百人出戰,以每天行軍六十里的速度,朝著北虜騎兵追擊而去。

北虜方面,粆圖臺吉和虎魯克寨桑先後大敗而歸,令得林丹汗又驚又懼,這也更堅定了他們撤離的決心。

如果只是輕騎兵,他們早就跑沒影了,但是搶奪的財貨、鐵浮圖的重甲、撿回來的火炮,這些都需要用大車拖拽。要麼丟棄輜重奴隸,相當於這次南下白來一場;要麼他就要面對宣府軍如同跗骨之蛆般的窮追不捨。

他們的速度還是比侯世祿的合成車陣更快的,畢竟他們有更多的馬匹,也不用拖拽重達數百斤的大車、重炮。

他們的行軍速度可以達到每日八十里,可是明軍也有騎兵,這夥騎兵的速度不止八十里,沒日沒夜地襲擾他們的隊伍,讓他們煩不勝煩。若是出兵追殺,這夥大明騎兵就會往回跑,躲到車營的庇護之下。

幾天下來,林丹汗快要瘋掉了。車營就是他們蒙古騎兵的剋星,無論是大迂迴攻擊側翼,還是頂著高傷亡用重騎兵去衝擊明軍的輕車陣,對於他們都是得不償失的舉動。

他們孱弱的手工業,就連木匠都是從其他民族手裡擄來的,一旦戰爭失利,他們只會越來越弱。建奴發展了屬於自己的車營,而他們蒙古人卻根本無能為力。沒有火器,沒有車營,甚至單純比拼騎兵,也不是建奴甚至明軍的對手。這個時代對於蒙古人來說,是失意的時代。

其實如果不計傷亡,林丹汗有四萬騎,而侯世祿只有一萬兵馬,就算車陣再厲害,也是很難打過自身四倍之敵的。破車陣的方法其實建奴已經寫好了好幾個範本了,林丹汗卻沒有膽量,也沒有能力去學。

第五天,察哈爾部與侯世祿部宣府軍拉開了上百里的距離。他們設伏給明軍騎兵來了一下狠的,百里追殺,射殺明軍騎兵數百人,總算是挽回了一點顏面。

此時明軍騎兵不敢再追,林丹汗他們也接近了當初入侵的邊牆潰口。他們破關之後,扒大了邊牆的破口,還在其他地方另外鑿了幾個口子,料想大明沒有幾個月是沒辦法完全修復的。他們自以為給自己留足了後路,卻沒想到碰到的卻是大同鎮上萬早已經在此等候他們多時的大軍!!!

大同、宣府本就互為犄角,這幾天大同總兵渠家楨和宣府總兵侯世祿早已經派遣塘騎透過氣了。

林丹汗遍體生寒!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來的時候有多囂張,現在要回去的時候就有多狼狽。現在留給他的選擇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趁著宣府軍還沒有追上來,硬著頭皮衝破大同軍依託城牆構建的防線。

否則等到明軍合圍,前後夾擊,那他就真的只能跪地請降了,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不足兩天。

渠家楨站在六米高的城牆上,看著面前無邊無沿的北虜騎兵,也是感覺到了壓力山大。他手上其實只有九千多人,因為他總不能將大同鎮的兵力全部帶走,草原上也不是隻有察哈爾一個部落。九千人,面對的是北虜的幾萬騎兵,對方甚至還有具甲重騎,這怎麼看都是一扯就碎。

唯一能夠給他安慰的,就只剩下了安置在城牆上的這幾門重達三千斤的紅夷大炮!這是大同鎮壓箱底的寶貝了。紅夷大炮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幾百斤,最大的有五千斤。這原本是艦炮,傳入大明之後通常用作城防炮,流入野豬皮手裡就成了攻城的武器。

“渠家楨,讓開!放我們過去,不然本汗的十萬騎兵就將你們踏作芥粉,你們這點人不是本汗的對手!!!”林丹汗喊話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