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華歆、辛毗、劉曄三人皆是眉頭一皺。
“這童謠傳到哪了?”曹叡似乎沒看到,對著三人問道,“可曾傳到陳留?”
辛毗搖頭道:“陳留未曾聽聞,但六十里外的鞏縣確已有此妖謠。
“臣已讓縣令將那些傳謠的孩童收容起來了。”
這年頭,哪個地方沒有一群靠乞討為生,半死不活的大小乞兒?
別有用心之人只消一頓飯,就能讓這些人把謠言傳唱開來。
先前“帝已崩”的謠言之所以能大肆傳播,大抵也是這些人在街頭巷尾不斷傳唱所致。
謠言越短促,越貼合情景,越朗朗上口,傳唱度就越高。
如今這“洛水枯,聖人出”六字,簡直就是集大成者。
聽兩遍你就要被洗腦,而且覺得真有那麼些道理。
為何?
第一個,自然是大魏吃了敗仗,劉禪贏了大魏一場。
第二個,則是洛水都快斷流了,可北邙山以北的大河,水位卻沒有非常明顯的下降!
這顯然是在告訴所有人,影響了整個關東的旱情,對已經被劉禪佔據的關中沒什麼影響!事實上,除了“洛水枯,聖人出”這六字讖語外,華歆、辛毗、劉曄自陳留至洛陽這一路四百餘里,還聽到了另一種說法。
——天厭魏德。
但眼下這關節,卻是沒人敢在這位大魏天子面前說了。
沉默許久後,曹叡無奈地嘆了一氣,道:“還有一事,朕封鎖了訊息,三位應還不知曉,如今正需要三位替朕排憂解難。”
三人神色一凜。
他們離開洛陽才二十日,一回來就聽到了這些謠言,本就有些焦頭爛額了,難道還有更值得這位陛下“憂難”之事?曹叡嘆道:“右將軍張郃,也敗軍喪首了。”
“什麼?!”華歆登時大駭,鬚髮皆張。
辛毗與劉曄莫不如是。
一時間,老成持重、半截入土的三人面面相覷,皆不敢置信。
劉曄顫著唇齒,怔怔道:“張郃良將,國家所依,今蜀寇未平,奈何敗軍身死?”
辛毗卻從天子神色中看出了些不對勁,問道:“陛下,敢問…右將軍怎麼死的?”
曹叡便把張郃如何設下奇計,如何孤軍深入,又如何遭致大敗之事向幾人道來。
三人聽罷,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天子沒有對張郃蓋棺定論,那麼張郃敗亡是為了國家拼死一戰,還是愚蠢糊塗,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剛剛還說張郃是國家良將的劉曄,此刻更恨自己那麼急做甚,已經敗軍身死了,還良將什麼良將。
但顯然,不論是曹叡還是這三位國家重臣,對於該如何給張郃蓋棺定論都很是猶疑。
按情感說,在場幾人包括曹叡在內,對於張郃敗亡是憤怒的。
既失了隴右,又失了幾萬軍民,還把諸葛亮大軍從隴右放到了關中。
這簡直就是拿大魏國運當兒戲。
但人家確實為國死命了,還不是夏侯淵這種宗親,可以罵一句“白地將軍”以安撫將士之心,告訴他們不是蜀寇太厲害,而是夏侯淵太菜。
也不用擔心這“白地將軍”的蓋棺定論會寒了將士之心。
因為諸曹夏侯都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以夏侯淵一輩子名譽去換個國家大局罷了。
可如今,曹真敗亡了,張郃也敗亡了,兩個國家名將,竟在短短時間內全部敗於蜀寇之手。
如何才能安撫將士之心?
歸咎於曹真?歸咎於張郃?還是說,告訴將士,他們兩個都是白地將軍?那對這兩位“白地將軍”委以重任的大魏朝廷算什麼?大魏天子又算什麼?討論不出結果,曹叡只能暫時將此事放下,徐徐道:
“三位,你們說,驃騎將軍能打敗蜀寇嗎?這長安,還守得住,還有必要守嗎?”
不是曹叡輸得沒了心氣,他想打,想守長安。
可是曹真、張郃,兩個人的敗亡,局面就已經如此難以收拾。
倘若司馬懿再敗一局,這天下的人心向背就真的再難揣度了。
華歆、劉曄、辛毗三人也都沉默起來。
片刻後,劉曄毅容道:“陛下,涼隴之地於我大魏而言本就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於偽漢也大抵如此,桓靈之時,便有不少人向二帝進言,勸二帝放棄涼州。
“是故隴右雖為蜀寇所得,誠不足惜,但長安卻是無論如何都不容有失!“倘若讓劉禪奪得長安,那麼昔日關羽水淹樊城,兇震華夏之勢恐將再現啊!
“如是,奈天下人心何?!”
劉禪現在還沒有奪得長安,洛陽附近就已經出現了“洛水枯,聖人出”的讖語,還有什麼“天厭魏德”的議論。
一旦讓他奪下長安,還於舊都,在天下人面前展現出劉邦“還定三秦”之勢,那還了得?
曹叡眯起了眼,搖頭道:
“太中大夫所言,朕如何不知?
“可萬一驃騎將軍輸了呢?“豈不是既丟長安,又失軍心人心?”
還有更讓他憂心卻不能為外人道的:萬一司馬懿也死了呢?那關西方面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蜀寇了。
如此,他怕不是要遷都鄴城,以避阿斗鋒芒?他避阿斗鋒芒?
劉曄上前一步:“陛下不宜漲蜀寇志氣!“守,還有可能逆轉乾坤。
“不守,則必敗無疑,事關天下人心向背,陛下且深思啊。”
曹叡微微一滯。
劉曄現在的堅持,與張郃的賭一把似乎也沒什麼區別。
贏了乾坤倒轉,輸了…士氣人心損失更甚,蜀國就真有能力與大魏掰手腕了。
雖不至於是滅頂之災,卻足稱得上傷筋動骨。
他願不願意就這麼幹脆認輸,把長安拱手讓給蜀寇,讓司馬懿儲存實力去守潼關?
劉曄仍繼續篤聲道:
“陛下,如今敵我之勢,正如當年太祖與袁紹官渡鏖戰。
“眾少糧盡,士卒疲憊,人心慮敗,後方不穩。
“太祖卻是氣吞宇宙,一擲乾坤,親率奇兵殺至烏巢,身冒鋒矢,終獲大勝。
“遂據有河北,鼎定基業。
“今蜀寇雖兵臨長安,其勢必不可久,何如袁紹?
“而我大魏之勢,比太祖官渡鏖戰時雄渾不知幾許。
“天命在魏,陛下不宜灰心自沮,驃騎將軍必能反敗為勝!”
曹叡再次一滯。
沉默許久後看向辛毗:“衛尉以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