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上的大宋

第524章 集思廣益

韓世忠小聲嘀咕道:“看來,兩宋不合一還好些,就靠北宋的實力就能北伐,合併南宋過來完全就是帶個累贅。”

他這個“小聲”故意嘀咕得有點大,所有人都聽到了。

南宋來的一群大臣不由得小臉微紅,尷尬,相當的尷尬。當初還硬著脖子和北宋談合併的條件呢,覺得北宋佔了很大的便宜,哪想到自己只是北宋的一個包袱。

張浚道:“也就是說,沒法發動大規模北伐?”

錢卓群很認真地點頭:“沒法!頂多只能打打小型戰役。”

這時候,一直在旁聽的岳飛突然開口了:“有偽齊國的內應,我們本來就不必非要按大型北伐的準備去打仗,就以小規模戰役的方式去準備,憑藉內應的幫助,這一仗也是可以打的。”

聽他這麼一說,大夥兒才想起來,岳飛可是打游擊戰出身的武將呢。

當年他還沒有受到趙構重用之前,一直到處打游擊,但他也從來沒慫過。

岳飛道:“我投北伐一票,但不是大規模北伐,而是小股部隊突入偽齊國作戰,與內應接上頭之後,給偽齊國和金軍制造點麻煩,也是挺好的。若是能找到機會,就將黃河北岸的城市奪回一些,那就更好了。”

李綱:“奪回一個城市,就要建一片灰堡,對財政造成的壓力很大。”

岳飛:“不建灰堡就沒有那麼多壓力。”

李綱:“那金國遊騎兵來時,沒有灰堡保護的百姓,豈不是很慘?”

岳飛:“不留百姓即可!咱們將奪回來的城市周圍的百姓,都遷回黃河南岸。”

此話一出,數名官員同時“咦”了一聲。

別說,你還真別說,只要遷走百姓,金國遊騎兵自然失去了用處。灰堡自然也就不用建了,能省下大量的錢,當然了,安置南遷百姓也需要一些錢,但比起原地建灰堡保護他們需要花的錢少多了。

眾人剛開始感覺到此計可行,就見吳加亮搖了搖頭:“諸位,你們似乎忘了一件事。張孝純等人之所以願意給我們做內應,就是盼著咱們攻過去之後,奪回大片國土,他們生活在這些國土上的家族才能安心,他們也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迴歸大宋。若是咱們打一槍就跑,還把百姓都遷走,不符合內應的利益,他們如何還能全心全意地給我們做內應?”

眾人:“哎?”

岳飛也皺起了眉頭,顯然,吳加亮說得有理。大宋也必須考慮內應們的利益,否則就對不起張孝純等人多年來的暗中活動了。

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整個議會場面都混亂起來。

嶽文軒一直沒說話,看著他們爭來爭去,商量來商量去,久久做不出決定,心中也感覺有趣,挺好,第一次議會開成這樣,也算成功了,以後慢慢來吧。

這次議會主要就是走個流程,讓大臣們明白國家大事的方方面面,做出決定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各個方面的不同利益分配……

要讓他們感覺到,一個人拍板定國策肯定是錯漏百出,一群人集思廣益,才能顧及到方方面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