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36年,冬,寒風呼嘯。
臨安雖然位於江南,但入了冬天依舊很冷。
寒風捲過,所有人都聳起了脖子。
經過了長達半年的“逃亡與反逃亡”之後,臨安的人口已經減少了近一半,已經不再有“一國首都”的氣勢,變成了一個稍大一點的府城級別。
而與之對應的是,開封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王霸之氣,人口眾多,繁華如夢。
南宋現在的政治形勢,一天比一天混亂了。
半個月前,一個文臣上書,請求兩宋歸一,打響了“國家統一”的第一槍。
接著,大群文臣一個接一個地上書,請求官家與北宋聯絡,推進兩宋合一的事項。
趙構一開始還以為這些大臣是幫自己的,是要讓北宋並回南宋來。
沒想到的是,這群大臣一個比一個賤,他們話裡話外,一幅“誰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國祚”的態度。
有幾個人更是直指趙構軟弱,不如趙栻,不如干脆禪位於十七弟,恢復大宋國威。
趙構當場氣得半死,下令拿人。
但有趣的是,這幾個敢於直接罵趙構的官員,本人都不在臨安,只是從他們的轄地“上書”而已。趙構一下令拿人,這些官員就掛印而逃,跑去北宋逍遙了。
趙構氣得牙咬咬的,偏偏又拿他們沒有半點辦法。
入冬之後,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上書言兩宋歸一,一個個字裡行間,都是為大宋好,為天下好,但沒有一個人為趙構好。
“呼!好冷!”
秦檜慫著脖子穿過街巷,在他身後,跟著一大群心腹,什麼万俟卨、羅汝楫、王次翁、王晌、勾龍如淵、李文會、段拂……等等遺臭萬年的奸黨,現在全都跟在他身後,浩浩蕩蕩好大一片人。
還有他們的家丁、護院、花錢買的民間打手等等,人數起碼超過一千。
擺出這樣的架勢,原因當然只有一個,今天他就要逼宮了。
万俟卨低聲道:“秦相爺,咱們就靠這一千烏合之眾,只怕鬥不過禁軍,會被楊沂中擋下的。”
秦檜嘿嘿笑:“楊沂中中了我的計,被我調出城去抓捕反賊去了。”
万俟卨大喜:“相爺妙計。”
秦檜冷笑:“而且我也不止這麼點人,別忘了我們還有張俊和劉光世。”
万俟卨點頭:“相爺神機秘算,必無遺漏。”
秦檜:“今日逼宮,讓他退位禪讓給十七王爺,咱們這功勞可就大了,大家都打起精神來。”
說話間,張俊和劉光世的人已經到了,他們兩人手下的兵在對付金軍時慫得一逼,除了逃跑啥也不會,但要用來對付趙構,這些兵卻個個精神抖擻,不慫了。
張俊和劉光世披著戎裝,一到秦檜面前,就先問道:“楊沂中不在吧?”
秦檜:“不在,今早出的城,還在我安排的城外反賊大宅子裡搜查抄家呢。”
劉光世大喜:“很好!楊沂中不在,就沒什麼好害怕的了,咱們直接攻進皇宮去。”
眾人筆直地來到宮前……
臨安的皇宮其實不能叫皇宮,只能叫“臨時行在”,也就是“皇帝臨時在這裡的意思”,沒有高大巍峨的紫禁城,只是一個巨大的地主家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