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憑藉開局的巨大優勢,雖然張本智和奮起直追,可謝名揚還是乾淨利落地拿下第一局。
回到場邊。
王浩露出滿意的笑容,將水瓶遞給謝名揚:“第一局打得不錯,對中間位的保護很好。”
“但,不要輕敵鬆懈。”
“第一次跟你交手,張本還沒摸清你的比賽節奏。”
“而且,張本最擅長的東西,除了反手以外,發球搶攻還沒打出來。”
“第二局,一定要盯住張本的發球,不能給他輕易搶攻的機會。”
“擺不住的話,就捅他一箇中間位長球。”
“自己的發球輪次,多發轉不轉,限制張本的主動上手。”
謝名揚將毛巾迭成方塊,輕輕擦拭著臉頰上的汗水,靜靜地聽著王浩的戰術佈置,沒插一句話。
很快。
局間休息結束。
第二局比賽,隨即開啟。
正如王浩所料,張本智和迅速調整了打法戰術。
減少在反手位與謝名揚的過多糾纏,以發球搶攻,開啟局面。
雖說謝名揚也知道,張本智和的發球搶攻,乃是一絕。
接發球時,滿心戒備。
然而,真正的上手,畢竟不同於紙上談兵。
一旦謝名揚的臺內控制稍差,就會給到張本智和搶攻的機會。
也因此,丟了好幾個球。
更重要的是。
第二局一上來,張本智和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利用自己的靈活步伐和快速銜接,竟以正手,向謝名揚的右半臺發起猛烈進攻。
如此打法,與張本智和平時的比賽風格迥異。
謝名揚猝不及防之下,反被張本智和在正手位打了個措手不及。
“咦?”
觀眾席上,陳金敏銳地發現了張本智和打法的變化,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張本的正手,長進不少。”
“可惜,速度稍微慢了些。”
都是世界頂尖選手,旁觀者清,林施棟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追求力量,張本選擇增肌,自然就會犧牲速度。”
想當初,張本智和出道時,擊敗過不少國乒主力。
憑藉的便是速度優勢。
如今,他卻犧牲自己成名的技法,未免有點本末倒置。
“技能點不足,卻又想什麼技能都點,這種思想,只會害了他。”
陳金搖搖頭。
說話間。
張本智和以側身正手爆衝,轟穿謝名揚的中路。
“焯——”
賽場上,響徹張本智和的怒吼。
一看比分。
3:7。
謝名揚落後。
在對方驟然提升的正手火力下,配合落點的變化,謝名揚的失誤,開始增多。
節奏也被打亂。
而且,張本智和屢次正手進攻得分,氣勢如虹。
打瘋了的張本,似有瘋血加持,各種神球,頻頻得手。
雖然謝名揚奮力追趕,可終究還是無力迴天。
以8:11的比分,輸了第二局。
大比分,1:1。
最後一球落地,耳邊再次傳來張本智和的咆哮聲。
謝名揚臉上並無太多神情變化。
放下球拍,拿起毛巾。
轉身走向場邊。
王浩站起身,遞出水瓶:“整體上打得還是不錯,但有些球的落點,摳得不夠細。”
“張本知道反手未必拼得過你,所以他開始想從其他位置突破。”
“雖然他的正手一直被人詬病,但人終究是會成長的。”
“前面有點懵了,後半局打得不錯,適應了張本的正手節奏。”
“張本的正手,力量沒那麼大,根本打不穿你。”
“你看他的站位,大多都是中近臺,跟你打速度和落點。”
“所以,你不用怕他,頂住近臺,跟他拼速度,拼轉換,他幹不過你。”
“在拼速度的同時,注意把控節奏,還有落點,偶爾給他一個加轉,這球他只能貼,你直接啪的一下,衝他反手,他直接沒招。”
“關鍵是什麼?落點要開啟,節奏要有變化。”
“其他都沒問題,很好。”
“注意銜接,注意連續。”
“加油!”
第三局。
謝名揚堅決執行王浩的戰術,以更快的速度,調動落點,在運動中消耗張本智和的耐心和體力。
與謝名揚這樣的年輕選手相比,張本智和在速度上,確實無法相提並論。
況且,他正手位的漏洞,在謝名揚持續的高壓轟擊之下,不斷放大。
11:7。
謝名揚拿下勝利,再次將大比分反超。
經過前三局的較量,彼此的打法和比賽節奏,都已基本摸清。
到了第四局。
比分從開局就異常膠著,一路交替上升。
從5:5,打到7:7。
從7:7,打到9:9。
再從9:9,戰至10:10。
每一分,雙方都贏得極其艱難。
每一次揮拍擊球,無不消耗著巨大的體能和精神。
11:11。
關鍵時刻,運氣似乎站在了張本智和一邊。
一板正手爆衝。
球在越過球網後,以一個極其微小的角度,擦到了謝名揚球檯正手位的白色邊線上端。
擦邊!
11:12。
張本智和再次拿到局點。
另一側,謝名揚舉手示意擦邊有效,臉色平靜。
但緊握球拍的手背上,青筋微微賁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