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衝下旋?95?”
聽了吳教練的話,不單是劉國良,連王浩都震驚了,有些難以置信地望向吳教練,“吳指導,你確定是衝下旋,不是上旋?”
要知道。
衝下旋和衝上旋,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處理起來,差異十分明顯。
上旋能夠借力,暴衝的時候,只管壓低重心無腦掄,真正的大力出奇跡,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因此,衝上旋的資料往往更具視覺衝擊感。
比如“黃金左直”許炘,巔峰期正手衝上旋的球速,可以達到恐怖的120km/h。
可衝下旋要考慮的事情可就多了。
首先是摩擦,必須先抵消掉下旋的旋轉,然後才能發力。
否則,便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下網。
國乒一隊主力,正手衝下旋的平均球速,頂破了天也就80。
能破90的,如鳳毛麟角。
像王浩巔峰時,被稱為“兩面重炮”,正手同樣暴力,彼時他衝下旋的最高記錄……哦,09年那會兒國乒隊裡還沒有測速儀這種先進的玩意兒。
不過,前幾年王浩閒來無事,教練之餘,也曾測試過自己的球速。
破70輕輕鬆鬆,破80也算手到擒來。
考慮到腰力老化這一塊,不敢往死裡掄,因此最高記錄85。
退役多年,許久不曾系統訓練,但當年的底子仍在,這正手衝下旋的能力,堪比主力。
當然,像他這種年紀,單板爆發的功力還是有的。
可真要拿著球拍上賽場,或許前兩局還好,打個三四局下來,估計腳底下就跟生了根似的。
四旬老漢的體力,哪裡還能比得上當年。
跑動是不可能跑動的,更別說全臺跑了,只能效仿泥窪打方博,靠站樁輸出維持一下手感這樣子。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咱們隊里正手衝下旋的單板最高記錄,好像是小胖對吧?”
劉國良道。
“對。”
談及小胖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兒子,王浩的臉上,不覺自主地流露出一抹老父親欣慰的笑容。
對於樊鎮東,王浩可太熟悉了,各項資料,如數家珍:“21年7月測的,最高記錄97。”
測試時,馬瀧、王褚欽、梁靖琨、陳孟、孫穎紗這些主力都在,輪流上場,親眼見證了這個記錄的誕生。
猶記得當時現場,哇聲一片。
而如今,陳金的最高記錄,竟然跟樊鎮東之間,只差了2km/h。
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創下97km/h的記錄,那可是巔峰期的樊鎮東啊!陳金卻還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甚至可以預見,用不了多久,陳金便能打破樊鎮東保持了三年之久的記錄。
若非瞭解吳教練的為人性格,斷然不會扯謊,否則打死劉國良和王浩也不會輕易相信。
“雖說是直板,能有這樣的正手,也很罕見。”
劉國良嘖嘖稱讚,“那他的反手呢?”
眾所周知,相對於正手,直板的反手,才是最難練的。
“比起正手,反手確實弱了一點。”
吳教練沒有絲毫隱瞞。
聞言。
劉國良神情一鬆,笑道:“直板反手弱點兒,也很正常,並不是每個直板選手都能像當年的王浩那樣,兩面重炮。”
自從王浩14年退役以後,雖然國乒有意再培養幾個直板選手出來。
結果,始終不如人意。
成績最好的,莫過於許炘。
可許炘的單打成績,有目共睹,根本達不到王浩的高度。
至於薛非等現役直板小將……其實年齡也不小,就看能不能未來可期了。
“如果陳金能夠進入一隊,到時候我再給他指點一下反手。”
王浩笑道,“畢竟,現在出一個直板好苗子不容易啊。”
他和劉國良都是直板選手出身,對於直板,有著很特殊的情感。
更何況。
直板橫打,本就是王浩的領域。
有他親自指點,再加上這少年的天賦,必定進步神速。
然而。
吳教練好像沒聽見兩人的對話似的,臉上沒有半點波瀾,神情語氣,都很平靜:“陳金反手橫打衝下旋的最高記錄是94。”
劉國良:“……”
王浩:“……”
不是,這特麼也叫反手弱了一點?!
哦,不對!從資料上來看,確實是弱了“一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