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川沒想到董樹本也跟著退了出去。
順子也想退,還沒來得及跟上董樹本的節奏,李順開口了,他便只能站在原處。
“你們仨都住在這個院子裡吧,下人們住在前院,我這人沒那麼多事,平時也不用人伺候著,下人在身邊反倒不自在。”
賈川毫不猶豫說:“行,我們去廂房看看。”
“拿幾身乾爽的衣衫,一會兒飯好了過來一起吃。”
賈川拿了三套乾淨的衣衫,拉著順子出了房門。
……
董樹本的家就在東光縣,他跟著出去是為了求崔有志讓明日去東光縣的人,幫他帶封書信。
崔有志倒是答應了,可眼下董樹本還未寫好,便說寫好後送去縣衙。
所以等賈川和順子出了主房,董樹本正好從前院冒雨跑回來。
三人先去了東廂房,裡面物什一應俱全,桌上還擺著一壺熱茶。
三人換上乾爽的衣衫,董樹本要來筆墨紙張,坐在桌前寫著書信,賈川和順子各懷心事的坐在廳中飲茶。
順子的心事是整日要與一位錦衣衛相伴,不知道會不會沒等到京中傳來什麼訊息,自己先因不當之處被治罪了。
賈川的心事是……如果死了是會回到上一世,還是繼續穿越?
只董樹本的心情是雀躍的,黃蘆嶺的事遲早會在百姓間傳開,家中人若是不知他還活著,必定痛不欲生,他早就想給家中傳信,奈何一直找不到機會,如今能有縣衙中人親自去送信,他怎能不開心。
書信很快寫好,董樹本又換上剛才那身溼漉漉的工服,將信放入懷中,到門口看了看雨勢,此時已是淅瀝瀝的小雨了,他縮著脖子跑了出去。
順子趴在桌子上輕聲問賈川:“那位百戶為何要讓咱們三個陪著住在這裡?”
賈川笑了笑說:“如果能將咱們關到牢中,他自然不會這般麻煩,可咱們三個是陪著太子走過最後危難之人,太子不下令,他暫時不敢對咱們如何,可又怕咱們有何不安分之舉,便用這種方式看著咱們罷了。”
“不是為了找機會尋咱們的錯處?”
“你覺得他是個人物,可在太子眼中,他連螻蟻都算不上,他說咱們有不敬之舉,便將咱們治罪了,你覺得太子能慣著他?放心吧,他清楚得很,在哪需要裝孫子,在哪可以做爺。”
順子長出一口氣,說:“那我也不願意看到他。”
“那便儘量不見。”
“可以嗎?”
“我來應付他便是了。”
……
晚飯擺放好了,李順在門口喊了一聲,片刻後只賈川一人進了屋。
“他們倆呢?”
“你就別難為他們了,即便是崔知縣在,跟你一起吃飯小腿肚子也得抽筋。”
賈川坐到李順對面,拿起筷子便吃。
“你怎就不知怕呢?”李順納悶的問。
賈川哼了一聲,想說你要是也死過一次便知道怕也沒用。
“太子若是信我,你有何可怕?太子若是不信我,我怕便會免死?”
李順探究的看著賈川,想從賈川的神情中找到什麼破綻,看了一會兒也沒耽誤賈川用飯,這才用真誠的語氣,開口問:“你與我說實話,你之前的言語中可有欺瞞?”
賈川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說:“沒有一個字作假,你先讓人給他們倆送些飯菜過去,再來套話。”
眼下外面的雨是停了,天色陰暗,可李順卻沒有命人掌燈,賈川開吃的時候屋內還能看得清,等吃差不多了,李順長什麼樣,賈川都看不到了。
“為何不讓人點燈?”賈川放下筷子納悶的問:“你不怕吃鼻子裡去?”
“不喜歡。”
“那你一人享受吧,我回屋了,一點光沒有,我受不了。”
“你可有想過生死?”
賈川屁股剛抬起來,又重新坐了回去反問:“你可有想過生死?”
李順故作灑脫,說:“世人皆有一死。”
“所以呀,想那麼多幹啥?你都不想,我為何要想?”
“或許我能救你……”
“快拉倒吧!實話實說,真到那種時候……你救不了我什麼,我卻能拉著你一起。”
黑暗中李順的臉色難看至極。
賈川實在想不明白這個百戶怎就這麼有毅力,從天亮到天黑一直就在琢磨著讓賈川認低伏小,就這麼缺小弟嗎?賈川不耐煩的又說:“太子信任我,自然無事,即便不信任也會見我一面再做決斷,若是我死在太子決斷之前,你必定會陪葬,你不過是個百戶,想在太子面前說上話,有些痴人說夢了,我與太子之間發生過什麼,你想象不到,莫要再自作聰明的想要如何我,聽明白了?”
賈川說完起身便走。
李順怎會聽不明白?他的那點小心思像是全被賈川看清了,他心中很是不爽,若非賈川救的是太子,換做其他人,他此刻都敢拍桌子瞪眼,甚至將賈川直接投入牢房之中。
可賈川偏救的是太子,而太子又是個不好糊弄的,他若是敢斗膽做了什麼,怕是徐恭也救不了他。
所以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賈川起身離開,他竟是一個字沒能說出來。
……
轉日,天晴。
賈川難得睡了個自然醒,等他起身的時候,董樹本正與順子在廳中閒聊,聽著心情不錯。
“衙門裡一早便派人去東光縣了?”
賈川到桌前拎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吹了吹,喝了下去。
“聽說天不亮便走了,快馬前去報信的,這時辰怕是都到了。”董樹本笑呵呵的答。
賈川心裡琢磨著,下午或許衙門報信的人便會帶著東光縣的誰回來了,而京城的訊息……賈川不認為會很快,倒不是朱瞻基會等著徐恭回去,而是這事兒朱瞻基也得琢磨琢磨,才好下指令。
眼下他是知道第一撥人是漢王府的,第二撥和第四撥是山匪,那第三撥人是誰?他們為何要屠盡巡檢司的人?賈川覺著他吃了訊息閉塞的虧,可說對山林外的人和事一概不知,那點可憐的歷史知識關鍵時刻跑的極快,或許朱瞻基看了他的工作彙報,立時便知道第三撥人是誰了。
這第三撥人極可能是全軍覆沒,無人回去報信,那幕後之人這些日子跟漢王一樣,日子怕是不好過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