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2號,洛杉磯,斯坦普斯中心,西部決賽首戰打響。
雙方是互相毫不陌生的老對手了,甚至可以說沒有太多秘密可言。
賽前菲爾-傑克遜試圖在新聞釋出會上引發一些話題爭議,並鼓動手下球員攻擊開拓者,製造緊張激烈的氛圍。
但出乎傑克遜的意料,沒有人這麼做,大家心照不宣,知道想要擊敗阿甘,最好還是別激怒他。
洛杉磯媒體對這些話題興致寥寥,大家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比賽吧,一決雌雄吧,別整亂七八糟的了。”
傑裡-韋斯特少見的出現在重要比賽的現場,一般情況下他喜歡呆在家裡等訊息。
他看上去比在波特蘭時蒼老了很多,頭髮花白,麵皮下垂,回洛杉磯這幾年日子並不好過。
湖人隊內的事比在開拓者要糟心很多,沒有甘國陽這樣的壓艙石,要伺候奧尼爾這樣的大男孩,球員們之間不服氣,勾心鬥角,互相拆臺。
還好,球隊的兩個核心奧尼爾和基德之間場下不對付,場上倒是合作無間,沒有將多餘的情緒帶到比賽中來。
菲爾-傑克遜的確很有手段,像個心理醫生那樣,針對每個球員的問題對症下藥,並精心打造了三角進攻體系。
但沙奎爾-奧尼爾對傑克遜的那套常常不太感冒,麥迪、基德等年輕球員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傑克遜對湖人的掌控顯然沒有對公牛那麼強。
所以,韋斯特對這支湖人能否掀翻開拓者,充滿了憂慮。
好訊息是,開拓者的情況同樣糟糕,內部老將們已經喪失了強烈的進取心。
而新人雖然很有潛力,可是從前兩輪看,靠新人挑大樑尚需時間。
科比更是個定時炸彈,因為瓦妮莎的事和家裡鬧得翻天覆地。
這幾天洛杉磯報紙的體育版上,都是科比家裡的八卦訊息。
可以想見,科比的狀態會受到影響,開拓者隊內的氛圍必然不如前兩個賽季那麼團結。
總之,兩支球隊各有各的問題,各有各的毛病,到底誰能在系列賽中脫穎而出,在激烈的鬥爭和對抗裡完成總決賽前最後的錘鍊,需要到比賽中見真章了。
晚上七點半,比賽準時開始。
開拓者的首發是甘國陽、小奧尼爾、薩博尼斯、科比和佈雷洛克。
隨著季後賽的深入,裡克-卡萊爾逐漸定下了球隊的首發。
薩博尼斯重新回到首發中鋒的位置,而甘國陽則來到了三號位,阿蘭-亨德森基本掉出輪換。
經過一個常規賽的“折磨”,甘國陽的體重成功降到了255磅。
基本和他新秀賽季差不多了,雖然這樣的賽季中降體重對比賽狀態不是太好的事。
但為了減輕身體壓力,在進攻中能做出更多貢獻,彌補休賽期沒有進行賽季規劃的問題,甘國陽還是堅決執行了減重計劃。
減重之後,甘國陽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態更好,更加輕盈。
相應的,力量、噸位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移動力恢復了一些。
為了有人能在五號位硬抗奧尼爾,卡萊爾自然派上了薩博尼斯。
甘國陽則直面那些傑裡-韋斯特為自己準備的鋒衛搖擺人,要和他們一較高下。
湖人的首發則是奧尼爾,奧迪斯-索普,羅伯特-霍利,麥迪以及賈森-基德。
丹尼斯-羅德曼在湖人打了三分之一個賽季,就因為和奧尼爾、基德等人不和而離開了球隊。
傑裡-韋斯特也不想留個定時炸彈在球隊更衣室,便在賽季中裁掉了羅德曼,讓球隊中的新秀德文-喬治上位。
而37歲的索普屬於油箱裡還有點油,能在首發位置支撐一段時間,能給奧尼爾做好保駕護航工作,並且還有一定的低位進攻能力。
兩支球隊互相之間很熟悉,也互相研究的很透徹,沒有太多的秘密可言。
尤其是湖人對開拓者,從菲爾-傑克遜到傑裡-韋斯特,已經把開拓者上上下下研究了個透徹。
因此比賽開局後,雙方進入狀態都非常快,奧尼爾知道開拓者開局不會包夾,於是在籃下連續接球單打強攻薩博尼斯。
開拓者這邊當然知道甘國陽防守奧尼爾效果會更好,但那樣會讓開拓者的進攻缺少足夠資源投入,甘國陽更多精力放在了得分上。
內線就交給小奧尼爾和薩博尼斯了。
在洛杉磯,甘國陽的狀態一向很好。
奧尼爾得分的同時,甘國陽也依靠背身單打和中距離投籃早早開啟手感。
首節比賽,雙方打成24:25,主場作戰的湖人隊領先1分。
湖人除了奧尼爾之外,賈森-基德將球隊進攻梳理的井井有條。
基德對球隊的作用屬於不顯山不露水,球經常不在他的手上。
他總是把球交給隊友去處理,給麥迪,給奧尼爾,給霍利。
然後他自己就跑開,去底角,去弱側,甚至去三秒區埋伏。
有時候隊友打進了,看起來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可有時候當戰術發動時,基德總是能出現在恰當的地方。
比如麥迪投籃不中,基德竟然能在薩博尼斯、小奧尼爾面前偷一個前場籃板。
跟著一個妙傳給到籃下,奧尼爾接球雙手大力扣籃得手,拿下分數。
又或者他埋伏在弱側底角,湖人的低位進攻運轉不下去,球回到基德手裡。
基德再一傳,往往湖人的三角進攻就活了,很少會出現死球的情況。
菲爾-傑克遜說的沒錯,基德的確是個出色的“無球組織者”。
他的位置感極佳,這對三角進攻而言是最重要的。
甚至對於基德而言,三角進攻過於簡單,沒有什麼樂趣。
三角進攻就是這樣,原理非常簡單,但變化很多很複雜。
一旦掌握了原理,後面的變化就應運而生,根本不用強記。
而如果無法掌握三角進攻原理,或者某些基本素質不過關,融入就會非常艱難。
基德手拿把掐,輕鬆掌握三角進攻,並且在進攻中處於隱形的支配地位。
一如之前開拓者和湖人之間的對決,基德一直都是湖人取勝的關鍵因素。
看清這點的裡克-卡萊爾馬上在第二節調整防守策略,讓科比去盯基德,給基德施加更多壓力。
這樣做的確能削弱基德的威力,但相應帶來的問題就是,開拓者的外線整體防守質量會下滑。
這個賽季科比不僅僅可以提供令人窒息的單防,還能提供協防,籃板球,出其不意的搶斷等等。
在半決賽對陣太陽的比賽中,在沒有了格蘭特-希爾的突擊壓力後,科比在防守端非常搶眼,有很多精彩的協防、補位和關鍵後場籃板的爭奪。
卡萊爾讓科比去撕咬基德,有點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感覺。
果不其然,對位調整後,開拓者在第二節反而出現了一些防守漏洞給了湖人可乘之機。
湖人藉助這個機會,打出了一波7:1的小高潮,領先7分,率先搶奪到了比賽主動權。
卡萊爾馬上叫暫停,迪克-哈特提醒他,還是應該讓科比回到二號位防守。
“科比不善於防基德這種無球跑動流,他適合盯持球人,去有球的地方。”
的確,科比在防守端不是那種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型別,他必須積極投入到強側,投入到球權爭奪的第一線才行。
卡萊爾馬上做出了調整,同時用特里-波特換下佈雷洛克,佈雷洛克的身高在面對基德時太吃虧了一些。
菲爾-傑克遜也調兵遣將,在系列賽的第一場多試一些球員和組合,看看哪些效果最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