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郎

第486章 仰慕德行

趙基返回晉陽城時,先期解散的裴秀、張紘以及許多將校已先一步抵達。

雖然不喜歡形式化的東西,可很多必須透過形式化進行宣揚。

從晉水中橋向北直通臨晉門,道路寬三十餘步,是今年新夯築而成的硬化路面。

趙基乘戰車而行,道路兩側是披甲盛裝的虎步兵、晉陽國兵。

虎步兵依舊是漢軍裝束,而晉陽國兵暗紫色軍服外也是與虎步軍一樣的兩襠鎧,然而鎧甲之外是對襟罩衣。

因天氣轉寒,用的是細氈質地的短袖氈衣,整體染成暗紫色,就領口、衣襟、袖口刺繡綠色花紋;衣襬垂掛裝飾褐黃絲絛。

背後又是赤邊烈日刺繡,再算上其他一些細微裝飾、配色,晉陽國兵的罩袍堪稱五行、陰陽齊備。

主色是趙氏的紫色,這種紫色也非趙彥、趙基首創,而是趙氏的族群象徵色彩。

趙國就是紫色,三家分晉時韓魏是姬姓,使用姬姓火德赤色旗號即可,可韓國推演自身為青色木德,為的是更好的扶助姬周火德。

趙氏為了宣揚對姬周的忠誠,就用了火木德,以示以木助火匡輔姬周火德之忠誠。

於是趙氏宗族內部崇尚水德黑色、金德白色的同時,軍服、旗號用七紅三青構成的紫色。

德行這種東西,趙氏立國之初是一套說法,後期形勢變化,話語權、立場也會變。趙氏的特色就是靈活善變,並不拘泥於固定的配色。

但紫色,與趙氏有著一定捆綁。

就如袁氏兄弟,麾下軍隊旗號配色就會採用土德黃色為主。

五德配色這種時期,春秋是一種,戰國又是一種,秦定天下後又是另一種。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但此刻因趙基兩次出兵關東打下的威名,以及自身喜好紫袍的形象,已經牢牢與紫色繫結。

服色變化,這絕不是小事。

顏色是有等級的,引用五德學說後,又有了特殊的政治意義。

晉陽國兵全員配紫,本就是一種內部的思想同化。

認同紫色,那就是自己人;不認同,那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都認同紫色了,也穿著紫色,那你肯定同意聯手推翻火德炎劉赤色天下。

已經不止是晉陽國兵配紫,去年時趙基就給匈奴義從配紫,以區別於赤色的虎步軍。

一年兩套軍服,在編義從也會分發。

大量的紫色渲染需求,使得民間也開始流行紫色布帛。

以至於趙基乘車而行,就見道路兩側圍觀的百姓男女中許多人衣袍都配飾紫色,但最多的還是布帛褪色後的泛白舊黃之色,或符合冬日的肅殺黑色,再要麼是秋季的褐黃之色。

紫色多是配色,除了軍士家屬穿戴裁剪後的暗紫色軍服外,其實並沒有多少人會穿全身紫。

趙基座下戰車緩慢前進,路邊民眾密密麻麻,都在努力向前擁擠,想要將趙基看的更清楚一些。

年紀小的孩童、少年結伴而來,他們不論男女紛紛對著趙基揮手、叫喊,想要吸引趙基望過去。

趙基也熱情回應晉陽軍民,不時展臂調整方向,引的少年、青年紛紛效仿,對著他展臂高舉。

時不時就有面色漲紅激動暈厥的人……

去年率兵向北離開聞喜時,鄉里人就是如此歡送趙基的。

那時候趙基還敢拋灑錢幣或別的東西,現在是真的不敢拋灑小禮物,這會引發大面積的哄搶與踐踏。

晉陽南門,臨晉門。

趙彥站在戰車上,望著二里外緩緩而來的趙基隊伍,‘萬勝’、‘萬歲’呼聲不絕於耳,如似山呼海嘯一樣,一波接著一波。

賈詡立在車下,抬手撫須,神情欣慰嘴角含笑。

至於對漢室社稷傳承的憂慮,自然不會在這種時候表達出來。

趙基的戰車緩緩抵達,相距二三十步時趙基一躍下車,快步到趙彥車前,拱手長拜:“拜見祖父。”

趙彥也下車,賈詡還攙扶一把,趙彥上前攙扶趙基,仰頭觀察趙基略曬黑的面容:“元嗣更健壯了。”

“勞累祖父,孫兒不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