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197章 狸鬥

段熲給劉備的信裡,只提了一件事。

他的族女,也就是張晟的妻子,被羈押的地方就在西陵。

張晟的妻兒老小都在長安西部的槐裡縣,其中還包括部分冥卒的家小。

西陵(如茂陵、陽陵等)就在槐裡縣旁邊。

當時正逢張溫六路大軍全部敗退,羌人騎兵原本正在乘勝反擊,涼州叛軍當時已經再度包圍了槐裡、美陽兩地。

為了救出族女,段熲披上了他曾經的戰袍,持著戰刀出現在了叛軍大營前。

其實段熲沒有和任何人發生戰鬥,因為當時他身邊只有十來個親隨。

但先零羌沒有忘記曾經的涼州軍神段太尉……

在見到活生生的段熲之後……或者說是見到不知道是鬼還是人的段熲之後,數萬羌兵在一夜之間全部散去,而且跑的很遠,一個個的全都回了部落重新變成了老實巴交的牧民。

這都不叫退避三舍了,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望風而逃,一點都不帶耽擱的。

羌人跑路了,叛軍的主要兵力沒了,自然也就不敢攻城略地了。

朝廷大軍在張溫戰敗後沒有被叛軍徹底打崩,董卓大概能佔其中三分因素——董卓在涼州名聲也不小,和諸羌關係也挺不錯,很多羌人會給董卓面子。

而剩餘的九成七,全靠段熲一個人出現在了叛軍大營前。

可是,可是。

段熲能讓羌人畏其如神,卻沒能把族女救出來。

因為朝廷大軍一直蹲在槐裡和美陽兩地沒動……段熲沒法去救人。

其實段熲嚇退羌人的時候,正是朝廷一舉平定叛軍的大好時機,可張溫之前已經被一場大敗打得沒了膽,根本不敢再出兵。

其實董卓和孫堅都看到了戰機。

可偏偏董卓與孫堅不和……甚至都不能叫不和,應該叫敵視。

之前董卓是唯一全身而退的部隊,對張溫自然很看不起,連帶著也對張溫的參軍孫堅頗有敵意——畢竟是孫堅先坑害的董卓。

軍中兵士也更偏向於董卓,畢竟跟著董卓的那兩萬人都沒死,而且董卓對部下出手很大方,封了侯得了賞也都全部分給了部下,深得軍心。

但是,大軍統帥畢竟是張溫,軍糧軍餉都在張溫手裡……董卓若想出兵,至少得有後勤保障。

而孫堅也是知道應該立刻出擊的,但孫堅只是參軍,手裡部曲僅幾百人,擔心出兵後董卓會害自己,也就沒敢勸說張溫。

結果這個好機會就被平白錯過了。

段熲當時差點被氣成腦溢血——羌人都特麼跑了,朝廷大軍居然視而不見?這近十萬大軍都是來長安旅遊的是吧?

在段熲看來,但凡自己手裡能有個五千人馬,涼州叛軍早被平定了。

可段熲又沒法光明正大的出現在朝廷大軍面前,朝廷大軍不挪窩,段熲還真就沒辦法。

如果段熲暴露了,正在雒陽當空頭中郎將的段煨一家多半會性命不保。

目前駐於西部戰區的將領,其實大多都認識段熲。

董卓最早擔任郡吏的時候,就是段熲推薦入京成了羽林郎的,當然,關係並不算深厚,真正讓董卓做官的還是張奐。

張溫也是段熲的熟人,段熲當太尉的時候,張溫任御史中郎,曾同朝為官。

熟人太多,段熲反而不好辦……

而且段熲真的老了,他七十多了,走路都費勁,他知道時日無多了,只想解決這最後一個牽絆。

於是段熲給劉備寫了信,但並沒有要求劉備幫忙,只是希望劉備將張琰(張白騎)和冥卒派往槐裡,讓張晟的老部下自己去解救袍澤家人——這也是冥卒們心中的執念。

每個人都有心中必須做的事,冥卒們為張晟自戮的場面劉備至今仍記憶猶新,這樣的袍澤之情劉備是很敬重的——無論他們做過多少惡,至少不能掩蓋其閃光之處。

功不能抵其過,過也不能遮其義,不能因為張晟等人大節有虧就否定其袍澤之義,人是不能非黑即白的。

段熲最後的心願,以及冥卒們的執念,這當然是要辦的。

雖然段熲沒讓劉備額外幫忙,但劉備還是打算幫一幫。

正好趙雲被趙霖流放涼州……

也正好朝廷調劉備去‘增援’張溫——劉備若去增援,駐地就是在槐裡。

……

到了正午,產房的門仍然關著。

已經兩個多時辰了。

劉備能聽到左沅疼痛難忍的聲音,也能聽到秀娘在不斷的鼓勵和引導。

劉備的心開始變得焦灼。

他知道從羊水破裂,開始宮縮到生下孩子,通常確實得有幾小時到一天的時間。

但這幾小時確實很漫長,像是過了幾年。

他沒有進去幹擾左沅和秀娘,而是搬來了左沅的鼓,輕輕用手拍打。

不是進軍鼓……而是舒緩的手鼓,打的是‘脈聲’,也就是一般人心跳的節奏。

他獨自作戰時,左沅為他擊鼓。

如今左沅在獨自奮戰,他也用這種方式讓左沅知道,郎君正在身後。

卞姬坐在門前,頗有些羨慕。

但她也知道,若裡面正在生產的是自己,劉備也會這麼做的……但可能不會擊鼓,而是會撫琴。

其實劉備既不會打鼓也不會彈琴,但劉備會內視。

練劍練刀練得多了,對心跳和人體機能就極為熟悉,總是能將節奏打在‘心動’之時。

這是一種共鳴,也是練武養生之法,與段熲畫畫的核心很相似——很多傳統武學都與鼓相關,這不僅是基於軍事傳統,也是基於對人體的認知。

兵法要平心靜氣,劍法也一樣。

鼓點的共鳴能便於人確定自身行動的節奏,也能讓人對心跳的速率有明確的認知,如果節奏不穩就應該自行調整,如果心動過速就該停下來重新積蓄力量。

這種節奏在很多時候都適用,也不拘泥於用什麼器物。

除了輕輕的鼓聲,院子裡沒人說話,大家其實都有些緊張。

張飛來回的踱步,口中唸唸有詞:“大兄廣施德行,上天若是有道,便該讓大兄的子嗣福運綿長一生安樂……若是無道,那便換個有道的上天來管事……”

“何人?!”

就在此時,卞姬突然指向了院子的圍牆。

劉備轉身看向卞姬指著的位置:“阿襄,何事?”

“似乎有人窺探,但突然又不見了。”

卞姬依然盯著圍牆低聲說道。

這院子是三進的宅院,也是莊園中心的內院,有單獨的圍牆,與整個莊園構成“回”字形。

此時暖房在生孩子,院子是關了門的。

內院住有女眷,平時只有親近之人才會進來,院子內部一般沒多少護衛,護衛都在圍牆外。

由於因為今天情況特殊,再加上弟兄們大多都想來湊個熱鬧,院子外面護衛非常多,五百近衛基本全都在圍牆外守著,莊園其他位置也有不少兵士。

這院子不算太大,有五百人守在周圍,已經是三步一崗了。

但這種情況下仍然能見到有人窺探,那可就不是小問題了。

張飛回頭看了看產房,從懷裡摸出骨哨。

簡雍朝張飛搖了搖頭——現在不能吹哨示警,無論驚擾了正在生產的左沅還是導致醫護人員慌亂,都可能會出大問題的。

劉備不會懷疑卞姬的眼神,他把鼓交給卞姬,拔出橫刀,指了指側門,自己向院子正門走去。

張飛向側門跑去。

簡雍則很自覺的守在了產房門口。

卞姬一直盯著圍牆,隨後也按剛才的節奏輕輕敲起了鼓點。

劉備則猛的開啟了院門,沒見什麼異常,便招手示意門外部曲過來:“可曾見有人攀牆而入?”

“沒有,出了何事?”

外面的兵士明顯有些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