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若昂與朱肅會見的場面肅穆而盛大。已經嚐到甜頭的若昂並沒有再玩什麼花招。想來,也是知道先前他的猶疑與搖擺,已經耗費了朱肅的一部分耐心。這一次會面,他將幾乎所有葡萄牙國的貴族和領主通通齊聚在里斯本,甚至自己也穿上了華貴的大明郡王袍服(用朱肅備用的親王常服改的),在王宮的高處主動升上了代表大明的日月懸天旗。
當著朱肅的面,若昂主動遞上了自承為大明藩屬的國書,並向朱肅這位大明親王俯首稱臣。同時向朱肅的船隊派出使節,等到朱肅回返大明之時,這位使節也將隨同前往大明,覲見大明懿文皇帝與洪武太上皇,正式將國書遞呈入應天府中。
同時,他也向朱肅表達了請大明派駐學者文士,以幫助葡萄牙國接受大明王化,以及向大明申請科技援助,購買大明軍備武器的訴求。
前者,是因為若昂這些日子一面征戰,一面向被他所僱傭的大明商人學習大明官話。一開始,或許只是為了單純討好朱肅。但在不斷的學習中,來自遙遠東方的風物,特別是大明皇帝的權威,引起了這位富有野心的西方國王的嚮往。
大明的洪武皇帝說一不二,殺貪官,除汙吏,掀起許多起波及全國的大案而國家卻依然安穩,一道旨意,北至漠北,南至安南,無敢不從。而他們西方的國王,雖然名為國王,實際上只是更上一級的貴族罷了。國家領地內的軍政財權皆為封地當地的貴族所有,國王政令經常難出城堡。
西方民諺有云: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連手下貴族的附庸都無法直接命令,可見東西方國家之間,權力架構差距之大。
而這一切的緣由,在現階段的若昂看來,在於東方儒學的“忠君”思想。若昂有意透過引進東方儒學,來強化他作為國王的法統和統治力。
此時葡國因為大明的幫助而成功擴張,大明租界的發展也是一日千里,往來里斯本港口的明朝士卒與軍官的風采更是讓葡國的少女貴婦趨之若鶩,正是舉國上下,對大明風物盡皆推崇備至之時。
這時候引進大明儒學思想,必然事半功倍。
至於向大明申請科技援助,則是若昂自身的訴求。這位務實的國王早已經看到了明軍寶船重艦和火器的威力,可以說,葡國與大明聯軍之所以無往而不勝,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明軍手中,擁有著這兩種遠超出時代的武器。
而大明對於藩屬國素來優容,似三大蘇丹國那般,身為大明藩屬,遭遇教會十字軍侵略,大明還能派出兩路遠征軍為其復仇。在若昂想來,既然能為三大蘇丹國派出大軍,那麼,或許也能夠將火器技術交予葡萄牙……畢竟葡萄牙離大明極遠,若遇侵略,大明可沒辦法似護著三大蘇丹國那般派出大軍。
既然不能派出大軍,那麼,或許可以以自保為由,請大明教授火器相關的技術。
這一點,朱肅倒也沒有完全拒絕。不過,朱肅拒絕了傳授火器技術,只是承諾,會在上書懿文皇帝朱標後,給予葡萄牙國國王若昂家族以購買大明火器的獨家勘合。
朝廷火器發展速度迅猛,總有火器需要淘換。而葡萄牙國,就是最好的淘換火器軍火的出售市場。而對若昂來說,大明只給予他的家族火器勘合,也正可以震懾國內的其他大貴族,加強他作為國王的統治力度,最後也是接受了這個方案。
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至於大明的航海技術,若昂倒是提都沒提。先前發展海軍準備進軍海上,是因為陸地上被陸軍強大的卡斯提爾國封鎖,這才不得不另尋發展出路。而今葡萄牙王國已可以與卡斯提爾王國分庭抗禮,若昂早已斷了發展海上力量的念頭,而是一門心思的想要穩固國內,加強實力,以覆滅卡斯提爾,統一佛郎機半島(即伊比利亞半島。因大明此前將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統稱為“佛郎機”,而今葡萄牙人也已改口,將伊比利亞半島稱呼為“佛郎機半島”)。
就這樣,歷史徹底改寫,原本的歷史軌跡中第一個開啟地理大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國轉變了方針,西方世界的殖民擴張程序也從根部被成功斷絕。
值得一提的是諾亞伯爵,這位“叛逆貴族”在之後面對朱肅的時候,卻表現出了超乎所有人意料的恭順,在對戰卡斯提爾國的戰鬥中奮勇作戰,戰績亮眼。他的名號“諾亞”原意是阿拉伯語中“邊境守護者”的意思,而今,卻成為了撕裂卡斯提爾邊境防禦的一把利刃。
雖然在若昂麾下作戰,但這位伯爵卻甚有眼力,對朱肅比之對若昂更為恭順,乃至於恭順到了諂媚的程度。在得知了華夏有“賜姓”的傳統後,更是以軍功為交換,請求朱肅為他的家族賜姓,以此彌合和朱肅之間的關係。
朱肅得知此事之後,啞然失笑之餘,倒也沒有拒絕,結合其外號,遂為其賜姓氏為“馬”,呼其為“馬佩”。蓋因諾亞伯爵本名為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卡斯特羅,官方名號本是叫“卡斯特羅伯爵”。但其“邊境守護者”的名號更為響亮,故而人皆稱之為“諾亞伯爵”,除此之外,他的本名“佩德羅”也很少有人稱呼,而是多稱呼他為“馬杜索”,即“好戰者”的意思。
而現在,無論是“諾亞伯爵”,還是“馬杜索”的名號,卻是都叫不得了。這位“叛逆貴族”自朱肅賜姓之後,便洋洋得意,四處自稱自己為“大明的馬佩伯爵”。
這其實是舉著大明的旗子,來隱晦的表達自己對葡萄牙統治的反抗了。知道自己無法掌控馬佩伯爵,更無法控制馬佩伯爵領的若昂,乾脆很大方的默許了馬佩伯爵領的自治。於是,在這位新出爐的“馬佩伯爵”的強烈要求下,大明又多收穫了一個新的直屬藩屬國,位於拉科魯尼亞港的“明屬馬佩伯國”。
於是朱肅一邊開始推進大明文化對佛郎機半島的滲透,一邊厲兵秣馬,透過“明屬葡萄牙王國”和“明屬馬佩伯國”的力量,開始積極查探歐洲本土東面燕王明軍的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