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62章 發船的機會?

事情答應下來之後,趙嘉仁卻覺得有些問題。他一直靠自己的力量辦事,趙勇是趙嘉仁的心腹,除此之外大概就沒有別人能讓趙嘉仁放心使用。他也需要擴大自己的得力手下規模。想到這個問題,趙嘉仁回家去見自己的母親。

趙夫人瞅見兒子興沖沖的進來,她開口就問道:“你可是要乘船出門?”

見母親神色嚴厲,趙嘉仁連忙解釋道:“沒有要出門。我只是想起娘講過,陳家有人想尋些差事。我現在需要人辦事,只要不是那位縣令表哥的模樣,就可以。”

聽兒子提起自己的外甥,趙夫人回想起在福清縣見到的種種,直接被氣樂了。“三郎,是你運氣好,才能見到如此……”趙夫人不想過份批評自家外甥,卻又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見到如此奇葩!”趙嘉仁隨口答道。

趙夫人聽了兒子的評價,先是一愣,接著放聲大笑。在大笑聲中她還盡力勻過氣來,連聲說道:“奇葩!說得好!說得好!”

笑歸笑,趙夫人知道兒子這次肯答應,大概也是真的動了心思。她在孃家就見到父親當官,自己嫁了官員之後見識更多。知道兒子早就該有自己的一幫幕僚。然而兒子在此時方面優柔寡斷,遲遲不肯選定。此時他終於開竅,趙夫人答道:“我這就寫信給你外祖父,讓他尋幾個族裡聰明伶俐的過來。”

趙嘉仁連連點頭,心裡面卻有些不以為然。真的聰明伶俐之輩,大概就去讀書了。能派過來的定然是讀書不成,所以想另尋他路的。一想到自己的福清縣令表哥,趙嘉仁對陳家的水平完全沒有了信心。

船隻派出去的時候還帶上了趙夫人的信,得知趙嘉仁的船要遠行。好多商人都託關係前來找趙嘉仁,希望能夠在船上多帶些貨物。官船入港不收稅。趙嘉仁更是不滿自己手下的船隻太少,噸位太小。若是有那種號稱五千料的大船,據說能運載200噸貨物。

不過“料”的原意是指材料、物料,所以轉用為載重計量單位.古時設計船舶主要以載重多少石為準,再依據行江航海等實際需要,計算長度、寬度等等資料,畫成“船樣”(圖紙).

宋代的沈括說:“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當時船舶載重,“皆以米為準”.一石米為92.5宋斤,約合110市斤,這就是一料的載重量.

所以,當時的“料”是無法直接轉換成現在的公噸計算的,不同的船型,千料的大小不一.

以福船為例,如果是民料一千料的船,根據考古結果和專業論文的資料,大約長17米,寬6.5米,高6.5米。其輕排水量在250噸左右。

如果是官料一千料的船,根據考古結果和專業論文的資料,大約長27米,寬8米,高8米.輕排水量在600噸左右。

回想起這些繁雜的知識,趙嘉仁只想儘早擁有自己的船廠,然後按照自己的心意建造船隻,制定標準。

日子這麼一天天過去,趙嘉仁沒等來陳家的親戚,卻等來了加急公文。公文不是走海路,而是走的陸路。從宋歷七月初,好多海盜突然出現在泉州附近,並且繼續向北擴充套件。航路好多船或者被搶,或者險些被搶。泉州請求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撫使的徐遠志能夠知會左翼軍,讓左翼軍參與剿匪的事情。

左翼軍是駐紮在福建路的官方武裝,趙嘉仁對這支軍隊的評價很低,他們鎮壓陸地上的盜匪也許還行,在海上並沒有足夠的實力。讓他們出動也不過是聊以**罷了。

更重要的是,對於缺乏船隻的趙嘉仁來講,左翼軍的出動無疑有些阻礙他從海盜手裡弄到船的大業。

無論如何都要收割到這波海盜。趙嘉仁也沒什麼可以商量的物件,他開動腦筋,自己尋求起解決問題的思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