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趙嘉仁回答的極為果斷。學生們登時就來了興趣,大家盯著趙嘉仁,想聽聽他的辦法。
“派一支船隊,一直向東或者向西開。如果他們能夠再次開回我等這裡,不就說明我等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個圓球麼?南轅北轍也說得通啦。”趙嘉仁說到最後,回想起當年上初中的時候和同學們討論南轅北轍這個詞時候的爭論,臉上露出了笑容。從詞意來講,南轅北轍是指解決事情的思路完全不正確。從物理上講就是個效率高低的問題,而不是思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謬誤問題。
臺下的學生們沉默了,如此簡單粗暴的建議把他們駭得無言以對。坐在屋裡怎麼討論都可以,趙嘉仁則跳出書房的範疇,直接提出了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用詢問,趙嘉仁知道這些讀書人為何沉默,環球航行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極限。就在此時,之前說話的那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又開口了,“趙先生,朱子說存天理滅人慾,我等所處的天下到底是天圓地方,又或者是一個巨大的圓球,這就是天理麼?”
趙嘉仁心裡面一震。這個問題讓他回想起上一世為了挽救大宋而做的努力。面對蒙古人的進攻,趙嘉仁狗急跳牆的想試圖透過普及知識來挽救大宋。那時候只有少數人回應了趙嘉仁的努力,而他們的回應全部都是質疑乃至反對,‘你說的就是天理麼?’
想到曾經的經歷,趙嘉仁心中覺得不安。自己馬上就要磨勘,把未來命運都寄託到賈似道身上明顯是愚蠢的做法。賈似道不過是整個南宋文官乃至文人系統中的一員,現在貿然推出自己的體系,只是徒然激發起反對者。
“這……”趙嘉仁準備順著理學的經典論述,把理學那套思路巧妙的講述一番。可話到嘴邊,趙嘉仁怎麼都說不出來。讓他在卷子上寫理學理念的文章,趙嘉仁能辦得到。讓他照本宣科的講述理學的理念,趙嘉仁也能辦得到。可讓趙嘉仁用理學的理念去解釋科學,趙嘉仁從內心有種強烈的牴觸。
“這……,你們相信太陽是三角形的麼?”趙嘉仁終於開口了。
下面一陣鬨笑,大家都是笑,連反駁的力氣都沒有了。
趙嘉仁沒有笑,他正色提了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從來沒見過太陽的盲人,有人對他說,太陽是三角形的,有人對他說,太陽是方型的,有人對他說,太陽是圓形的。大家認為,盲人應該相信太陽是什麼形狀的?”
聽了這話,下面的學生中有個少年氣憤的漲紅了臉,他起身說道:“怎麼能騙人呢?”
看著少年單純的氣憤,趙嘉仁笑道:“你說騙人,那是你把自己的想錯了。我等不是那些說話的人,我等是那個盲人。”
此言一出,好幾個成年人立刻肅然起敬,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等相信大地是圓的,或者相信大地是方的,這都是我等自己的事情,因為現在沒有證明。等到證明出來的那天,我等就如瞎子開眼,看到太陽是何等模樣。那時候不會再爭論太陽是什麼形狀的。現在,我等首先要清楚,我等不知道。我等在不知道的時候,當然可以選擇我等自己所相信的。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