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1208章 和平誠意(十八)

聽到繼位哈里發的建議,蘇丹陛下的神色有些動搖了。蘇丹在真神教歷史中原本是類似總督的官職,這個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權”、“裁決權”,後來變為權力、統治。最後,它變為對一個特殊統治者的稱號。凡是這種蘇丹統治的地方,一般都對外號稱擁有獨立主權或完全主權。奴隸王朝就是這樣的國家。然而蘇丹通常不會自稱是哈里發,也不會表示他是實際上是受到哈里發統治的。被蘇丹統治的地方,無論是王朝還是國家都可以被指為“蘇丹國”。

哈里發源於阿拉伯“繼承”一詞,意為“代治者”、“代理人”或“繼承者”。真神教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設定一個代理人”的經文。先知及其以前的眾先知,即被認為是真神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先知去世後,“哈里發”被用於指稱先知的繼承人,即真神教信徒的領袖。後來又成為真神教阿拉伯帝國的政治、宗教領袖的稱呼。

從地方總督變成阿拉伯帝國的領袖,從宗教大學者變成宗教領袖,便是奴隸王朝的蘇丹陛下此時也大大動搖。之前他在心情平和的時候仔細考慮過這個局面,考慮的結果是不要這麼做。這裡面牽扯很大的問題,奴隸王朝是突厥人,歷代哈里發則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當然能承認一個突厥人的蘇丹,卻未必會接受突厥人的哈里發。

巴格達這個地方位於水陸要衝,在阿拉伯帝國控制整個兩河流域與阿拉伯半島的時代中當然是最適合的首都,此時周圍強敵環伺,和奴隸王朝依山傍河,易守難攻的地勢相比就難以固守。如果不能遷都巴格達,兩河流域的真神教信徒更不會認同遙遠‘邊疆’的突厥哈里發。

可哈里發的頭銜是如此的榮光,阿拉伯帝國的正統繼承者都已經覆滅,奴隸王朝又攻下了巴格達,這種誘惑對於蘇丹陛下成了時時刻刻的煎熬。正在想,大臣們已經紛紛喊起來,“請蘇丹陛下順應真神的指引繼位哈里發,以領導真神教兄弟。”“陛下不繼位哈里發,難道就讓哈里發斷絕了麼?”“真神教不滅,哈里發永存!”

“你們……”蘇丹陛下抬手讓大臣們安靜下來,他艱難的說道:“你們先安靜,讓我再想想。”

“陛下當為哈里發!這何須多想。”還有大臣不依不饒的說道。

蘇丹陛下此時還能把持的住,繼位哈里發就意味著要承擔起巨大的責任。對整個真神教世界的責任。而且阿拔斯王朝覆滅後那幫哈里發好歹都在阿拉伯帝國的名城自立,德里這個地方以前是雅利安人的地盤,真神教並不認為婆羅門和他們是一類人。

現在的奴隸王朝蘇丹並不知道後世的雅利安人和現在的雅利安人指的大大不同。雅利安人歷史上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遊牧民族之一。後**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將北歐五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區的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定義為了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實際上兩者毫無關係,相距甚遠。

**認為古代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應該:長顱窄面,金髮碧眼,眼間距小,智力超群,體質極佳,為世界上最為高貴的種族。實際上古代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應為:黑髮褐眸。那些阿拉伯人是閃族後裔,黑髮黑眼。光是從表徵上就能做出明顯區分。

之後的一個多月,來了好多從波斯地區以及阿拉伯地區來的真神教教區首領,他們見到蘇丹之後都無一例外的講述了他們教區的信眾對蘇丹解放者的感激與崇敬,然後請求蘇丹繼位哈里發,成為真神教世界的領袖與守護者。

這些人既然能到德里,自然是被安排好的。以這幫人的習慣,他們既然能在奴隸王朝的上層的威逼利誘下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不在意和大宋有了瓜葛。所以訊息很快傳到了開封。趙嘉仁聽後又哈哈大笑了。讓趙謙再次弄不清楚這事情到底有啥能逗得老爹這麼開心。

趙謙當然不知道突厥人與哈里發之間的關係。西元1258年,蒙古人消滅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滅亡。但是阿巴斯家族的哈里發在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庇護下在開羅重建了開羅哈里發體系。不過此時的哈里發實際已淪為馬穆魯克王朝蘇丹們的工具,除了在蘇丹繼位儀式上象徵性地出現外,其他時間幾乎足不出戶。

1516年,突厥人出身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消滅了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罷黜了埃及的傀儡哈里發。至此阿巴斯哈里發才算徹底消失。後來雖然屢有人出於恭維和頌揚,稱第九任蘇丹賽利姆(1512~1520在位)為哈里發,但他本人也從未使用。

18世紀,奧斯曼帝國受到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和瓜分,為了聯合***對付共同敵人,表明自己在***世界享有最高權威,奧斯曼皇帝又開始按舊有概念(即對全體***有控制權)使用哈里發這一稱謂,並見諸正式外交文書。這一舉動在阿拉伯各國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支援與反對者都非常活躍。

歷史鉅變的結果居然導致新的突厥哈里發,這奇妙的結果對趙嘉仁來說實在是有趣的是感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