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第一紈絝

第1986章 分化瓦解(中)

能在這個時候進宮的自然都是朝庭的重臣,而這些人幾乎全部把目標對準了李承乾,讓他倍感壓力。

雖然以前也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李承乾並沒有意識到這代表了什麼,今日經過老頭子的指點,他已經意識到, 這一種奪權,一種傾軋,雖然在他眼前的這些人和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這卻不是一個好兆頭,假以時日必成大患。

意識到這一點後,李承乾並沒有再執拗下去,果斷選擇老頭子的建議,分化他們, 讓他們不要有機會針對自己。

於是乎在裝出吸取教訓的表情之後, 李承乾看著眾人說道:“朕打算繼續派兵西進,自大食國的背後發動一場襲擊,爾等覺得如何?”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眼下已經有四十餘萬部隊在境外駐紮,國內空虛,若再派出部隊,萬一有事情發生,只怕悔之晚矣。”馬周聽了李承乾的算之後,臉色大變,極力勸說。

而蘇烈等軍方將領則眼前一亮,上前數步說道:“陛下,馬大人危言聳聽了,我大唐盡為百戰精兵,一個大食只需再有五萬人馬必可將其滅國。”

“此事只是朕的一個想法, 你們回去準備一下, 有可能的話弄一份報告出來。”李承乾可不想馬上就做出決定, 之所以這樣說不過就是想要分散一下眾人的注意力而已。

不過蘇烈等人卻不這樣想,畢竟眼下已經沒有什麼大仗打了,邊境上太平的幾乎可以揹著錢到處走而不愁被人打劫,長此以往軍功什麼的能不能弄到不說,很可能軍費都會被裁掉一部分。

所以軍方聽說有仗可打自然是興高采烈,而那些文官則不然,相比於打仗,他們再喜歡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治理好國家,使稅收多增加一些,使百姓再多生育一些兒女,又或者再多出幾書,這些才是文官們喜歡的。

矛盾因為李承乾的一個想法自然而然的在文武兩撥人中間挑起了一個可以讓他們討論的話題,打與不打,好處與壞處,各自回去商討去好了。

這是李承乾第一次有意識的在挑起文武之間的矛盾,雖然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情況,但並不如這次一般刻意。

是夜,老頭子沒有回城,李承乾估計這些老頭子怎麼也得在外面樂呵幾天,為了不讓長孫皇后著急,他特地派人去通知了一聲,說明了白天的情況,末了又派了從醫學院擔調了一批醫生,安排他們第二天去華清池的事情,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時間也基本上到了午夜。

接下來幾天,李承乾仔細觀察著朝中官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因為有了老頭子的教誨,還真被他看出了一些門道。

以此之前他不管做什麼都是憑著自己的心意,覺得只要是為大唐好,只要是對百姓有益處那就去做,並未觀察過那些官員的反應,而現如今因為出發點不同,他立刻就發現這些人都有著自己的打算和想法。

雖然表面上,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當某件事情觸及到一些人的集體利益時,這些人便用跳出來反對,另外還有就是一些喜好名聲的傢伙,甚至不管什麼事情都會跳出來反對一下,用來表示自己的存在也好,賺取名聲也罷,總之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此種發現讓李承乾更加確定了老頭子的話,也知道了今後應該如何去‘離間’這些已經快要抱在一團的臣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