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只是讀書時有些斷句上的疑問,是以在課間向孔師請教,不想孔師為兒臣講解時竟有所悟,所以此事確實和兒臣無關。”
李承乾用了三個月時間總結體會,認為太子這個工作就是給老李同志當出氣筒用的,其它一切都是扯蛋。
所以只要老李同志找他,不管問什麼,首先就是死不認帳,然後是努力狡辯,最後低頭認錯。
“廢話少說,快去寫來。”李世民拿出當老子的威風,根本不理會李承乾的狡辯。
三個月的時間,李承乾在總結經驗,老李同志同樣在總結自家大小子。往好裡說,這混小子是爛泥扶不上牆;往差裡說,那就是閻王爺操小鬼,自在一會兒是一會兒。
“是,兒臣領旨。”老頭子一瞪眼睛,李承乾就慫了,跑到一邊找了筆墨,一揮而就。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李世民拿著手中的紙,低頭沉吟:一體兩意,果真是一體兩意,為什麼這麼多年就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呢?
等皇帝手中的紙傳到孔穎達手中後,李承乾不出所料再一次得到訓斥:“承乾,朕說過,要專心學業,莫要總耍小聰明,為何總是不聽。”
“是,兒臣知錯了,今後不會再犯!”捱打要立正,有錯要改正,每次被教訓李承乾都會拿出認罪伏法的態度,錯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錘百煉嘛。
“陛下莫要錯怪太子,殿下此次決非玩鬧,老臣之言足以證明。”腐儒有腐儒的好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孔老頭認為這次李承乾沒錯,哪怕是皇帝陛下認為太子有錯,這老頭子也敢直言相鑑。
父子間的友好談話被人打斷,老李同志很無奈的眼了李承乾一眼,再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扭頭看著孔穎達說道:“孔卿認為太子所說可行麼?”
“陛下,我華夏文字含義頗多,而我大唐對於斷句又無定法,所以斷句不對往往就會失去本意,所以老臣認為殿下所說極有道理。”孔穎達現在心裡只有自家先祖的著作是否會被篡改,自然認為李承乾說的有道理。
李世民坐在桌子後面沉思不語,一直沒有表態,作為一國之君他有他的想法,豈能因為兒子一個念頭和一個老頭子說有道理就會改變?
斷句之法在李世民的思維中主要還是應用到行政方面,一條政令頒發出去,如果真的一體兩意,那些世家一定會按照最有利於他們的方式去解讀,最底層的那些民眾就會被剝削。
雖然他李家王朝就是大唐最大的地主,但地主也決不能容忍管家來剝削自家長工吧?
良久之後,李世民睜開雙眼,沉聲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孔卿就主持修定《五經注義》,同時由承乾輔助制定斷句之法。其它細節,回去你寫個摺子呈上來。”
“臣遵旨。”得到李世民允許,孔老頭臉都快笑成菊花了。
重注五經這種事情如果沒有皇帝陛下首肯,你就是注一千次也沒用,因為沒有人會認同你所註釋的東西。
這事情就像我們現在去檢車一樣,廠家說汽車的排放標準是國五不行,必須要去國家指定的檢車地點去檢,人家那標準才算,否則你就是在美國檢驗合格都沒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